1、【判断推理】张教授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所以网上批评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帖子不可能是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A:该委员会的委员在人选之前都经过严格审查
B:网络上的言论是不可靠的,且批评的帖子没有署真名
C:该委员会的委员从来没有人被指责有学术不端行为
D:凡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正确答案:D
解析:要使题干推断成立,需要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和“不可能有学术不端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即需要假设“凡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即D项。A、B两项不能推出这个帖子不可能是真的;C项从未被指责过不代表没有,这个帖子仍可能是真的。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2、【判断推理】将东西方两位戏剧大师的生平经历、文学造诣及身后影响做对比,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有专家认为,将汤显祖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就人格的魅力,还是就文本的美感而言,汤显祖都是不逊于莎士比亚的。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专家观点所包含的假设?
A:汤显祖的人格魅力及其文本的美感均高于莎士比亚
B:汤显祖在西方的影响要大于莎士比亚在东方的影响
C: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不愿意别人用他人的名字来称呼自己
D:“东方的威尼斯”是逊色于真正的威尼斯的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汤显祖在人格魅力和文本美感方面丝毫不逊于莎士比亚,推出将汤显祖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有很大的问题。
A项,指出汤显祖的人格魅力及其文本的美感均高于莎士比亚,是对题干论据的夸大,并非题干观点所包含的假设。
B项,题干并未涉及汤显祖在西方的影响力如何,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观点所包含的假设。
C项,两位戏剧大师是否愿意别人用他人的名字来称呼自己,与别人如何称呼他们无关,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观点所包含的假设。
D项,指出“东方威尼斯”实际上是逊色于真正的威尼斯的,说明如果将汤显祖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就代表汤显祖是逊色于莎士比亚的。而实际上汤显祖无论在人格魅力还是文本美感方面都不逊于莎士比亚,所以这一称呼有很大问题。该项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是题干观点所包含的假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3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5题
3、【判断推理】合同清偿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正确地履行了其合同义务,并使当事人订约目的得以实现。
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清偿的是:
A:小张将西装拿到干洗店清洗,交付了洗衣费后,与店方约好三日后取回西装
B:小王向他人收购了一批粮食,由于未在合同中约定粮食的等级,结果给付的均为次等粮,并在储藏中使小王的优等粮受到影响
C:小李与房东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协议,在协议中未约定入住日期,结果小李在协议签订完的当天就搬进了出租房内
D:小赵向某家具店订购了一套沙发,双方约定好一个星期后送货,结果三天后家具站就将沙发送来,但此时小赵的新房尚未装修好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中当事人还并未履行合同义务,不属于合同清偿;B、D项中当事人的订约目的并没有得到实现;只有C项中当事人正确履行了合同义务并使订约目的得以实现,属于合同清偿。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自我设障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设障的是:
A:小王在与客户谈判中失利,他认为这是由于对方占有优势信息资源所致
B:小明因考试前生病,成绩很不理想,他认为这是缺少考前复习所致
C:小刘在比赛前减少了训练时间,比赛失利后宣称是由于训练不足所致
D:老赵出差时不慎将旅行箱丢失,他责怪自己粗心大意
正确答案:C
解析:自我设障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
A项,小王认为自己在谈判中失利是因为对方占有优势信息资源,并未体现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不符合定义。
B项,小明因考试前生病而成绩不理想,并未体现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不符合定义。
C项,小刘在比赛前自行减少了训练时间,并将训练不足作为失败的归因,即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并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符合定义。
D项,出差时不慎丢失旅行箱,并未体现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5、【判断推理】足迹化石虽然不能像实体化石那样保存生物完整的形态,但从足迹化石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生物大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学特征。也就是说,当直接证据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反推是哪些动物留下的足迹,他们有没有复杂的动物行为等。因此,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结论的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
B: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
C: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
D: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当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题干结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论据和结论在“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与“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之间存在跳跃。结论成立要补充的前提,需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但并没有说明这两类化石的具体数量,无法说明实体化石是否缺失,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B项,即使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没有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但是若没有实体化石,足迹化石还是很重要,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C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与题干论述的足迹化石是否重要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D项,指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即直接证据缺失,因此间接证据——足迹化石尤为重要,在题干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2题
6、【判断推理】一家人准备一起去北欧旅游,各自表达如下愿望:
父亲:若去挪威,则不去丹麦和冰岛;
母亲:若不去冰岛,则去挪威和丹麦;
儿子:若不去挪威,则去瑞典和芬兰。
最终的方案满足了上述每个人的愿望。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下列( )项。
A:去瑞典、芬兰和丹麦
B:去瑞典、芬兰和冰岛
C:去瑞典、丹麦和冰岛
D:去芬兰、丹麦和冰岛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条件可整理为:①去挪威→不去丹麦和冰岛;②不去冰岛→去挪威和丹麦;③不去挪威→去瑞典和芬兰。
代入A项,不去冰岛,也未去挪威,与②矛盾,排除。
代入B项,符合题干条件,当选。
代入C项,不去挪威,也未去芬兰,与③矛盾,排除。
代入D项,不去挪威,也未去瑞典,与③矛盾,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8题
7、【判断推理】无因管理,是指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前提下,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
下面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A:某售货员将别人遗忘在柜台上的雨伞保管起来,后来发现是丈夫买的伞
B:某人抢救落水儿童
C:甲的邻居久出未归,其房屋因暴雨而成危房,甲雇人为其修缮
D:甲基于合同代乙保管货物
正确答案:C
解析:无因管理的定义要点:①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②为他人管理事务。
A项,售货员有保管顾客遗忘物的义务,不符合要点①。
B项,抢救落水儿童,不是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②。
C项,甲雇人为邻居修缮危房,符合全部定义要点,属于无因管理。
D项,甲基于合同为乙保管货物,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拖延症的是:
A:
每天下班后,小玲至少加班1小时,甚至有时还会把工作带回家处理
B:
小丽与小鹏打算大学毕业就结婚,但由于小鹏创业失败,公司破产,小丽找各种借口拖延结婚,失望至极的小鹏决定与小丽分手
C:
烟龄20年的老李最近被咳嗽困扰决定戒烟,但每次戒烟都坚持不到5天就会复吸,反复若干次,最后他还是放弃了戒烟的打算
D:
小美想出版个人画册并与出版社约定了交稿日期,但由于工作繁忙,她迟迟不愿动笔,总是想“明天赶赶就行了”,到了交稿日期,作品只完成一半
正确答案:D
解析:
拖延症的定义要点:①自我调节失败;②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③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
A项,小玲每天至少加班1小时,甚至有时还会把工作带回家处理,没有体现小玲自我调节失败,也没有体现是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B项,由于小鹏创业失败,公司破产,小丽找各种借口拖延结婚,失望至极的小鹏决定与小丽分手,小丽找借口拖延结婚是因为小鹏的公司破产,不是自我调节失败,不符合要点①。
C项,老李反复戒烟失败后放弃戒烟,属于把要做的事情直接放弃,而不是往后推迟,不符合要点③。
D项,小美与出版社约定了交稿日期,但由于工作繁忙,她迟迟不愿动笔,总是想“明天赶赶就行了”,即小美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8题
9、【判断推理】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
最能支持以上观点的是:
A:作文是不能靠别人教的
B:会写作的作家很少见
C:祖传的作家很少见
D:作家的子孙有很多是作家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观点是作文没有秘诀,论据是如果有秘诀作家就会传给子孙;要加强题干结论,则必须说明祖传的作家很少,即作家没有传给子孙,也就是没有秘诀,故只有C项加强了题干观点。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加速城市化,以城市化为杠杆,撬动内需增长,不失为一个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选择。并提出可以借鉴“破窗理论”:当一扇窗户被打破以后,主人自然要购置新玻璃,这就是间接促进了玻璃厂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拉动了经济发展。因此说,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理论和观点?
A:有官员声称,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政策,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
B:有学者论证,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摆脱长期陷于谷底的危险
C:有市民认为,仅仅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
D:有开发商认为,城市化就应该加速房地产开发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是:城市化能撬动内需增长,是加速经济发展,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举措。
A项,地方抓住中央刺激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说明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学者的论证也说明了加快城市发展可以加速经济发展,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则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举措,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如何加速城市化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