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这些文学巨匠________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等众多派别,他们的作品很直观地反映了由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法国文化的辉煌,也淋漓尽致地________了社会的现实状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包涵 映射
B:涵盖 映射
C:包涵 折射
D:涵盖 折射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涵盖”指包容、覆盖,涉及对象为范围。此处用来表达“文学巨匠”涉及的派别广,用“涵盖”更恰当,排除A、C。
第二空,由“也”可知,此处存在并列关系,即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直观地反映”意思相近。“映射”意为反射,反映;“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根据词义可知,“映射”填入更符合句意,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2、【言语理解】这一片花海,每个季节都有十几种花卉________。远离城市的________,回归大自然的宁静,让人诗意地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绽放 喧嚣 栖息
B:怒放 喧嚷 歇息
C:开放 喧闹 安居
D:盛放 喧哗 隐居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二空,“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二者的适用对象通常是人,用来修饰“城市”不恰当,排除B、D。
再看第一空,“绽放”指花朵开放,符合文段所描绘的诗意、惬意的美好意境。“开放”则过于口语化,不符合文段的散文语体,排除C。
验证第三空,“栖息”指停留、休息,填入符合人们远离城市、回归大自然,沉浸在花海中的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
3、【言语理解】①经济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发展协调、生态环境改善、人民获得感增强等,都是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新追求
②把好脉、选对路、巧施策,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就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应更好兼顾社会效益
④制定宏观政策不仅要善于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民生账、社会账,看看是否有利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
⑤与过去高速度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系统工程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⑤③
B:③⑤①④②
C:④⑤②③①
D:⑤③②④①
正确答案:B
解析:从选项给出的4个首句入手,发现都可做首句,无法破题。继续分析句子,⑤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系统工程”,①说明“经济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发展协调、生态环境改善、人民获得感增强等”是高质量发展的追求,所以①是对⑤的具体说明,故⑤①应紧密相连,符合这一顺序的只有B。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23题
4、【言语理解】下列有歧义的一句是:
A:昨天你参加演出了吗?
B:谁陪我去超市买东西呢?
C:妈妈给我打电话,说明天就回家。
D:我没有时间等你,自己先走吧。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她明天就回家;另一种是,妈妈给我打电话,说让我明天就回家。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互联网给报纸带来了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报纸要和互联网势不两立。对于一种更为有效、更吸引受众的传播技术,报纸没有理由厌弃,完全可以为自己所用。在此轮改版中,很多报纸都强调了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融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转变,说明报人已经意识到了在目前的传播格局中应该做出改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报纸的改版应注重:
A:提高发行速度
B:借力新兴媒介
C:寻求独特价值
D:深耕特色新闻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在此轮改版中,很多报纸都强调了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融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转变”可知,文段意在强调报纸的改版应注重借力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B项表述正确。A项“提高发行速度”、C项“寻求独特价值”、D项“深耕特色新闻”文段都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47题
6、【言语理解】金融领域的投资骗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国外,各类“庞氏骗局”也绵延不绝,________从事后看,这些骗术的手段并不高明,________从来不缺乏上当者,________还有社会名流、高级知识分子身陷其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 也 反而
B:如果 却 而且
C:虽然 但 甚至
D:无论 都 并且
正确答案:C
解析:前两空,“骗术的手段并不高明”与“从来不缺乏上当者”之间为转折关系。C项“虽然……但……”表示转折,符合文意。A项“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B项“如果”常与“就”搭配,与“却”搭配不当;D项“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三项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B、D。
验证C项第三空,“不缺乏上当者”与“社会名流、高级知识分子身陷其中”之间为递进关系,“甚至”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7、【言语理解】①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 、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②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白鹤等20多种 鸟类,近年来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断 揭穿 珍稀
B:终断 揭露 珍奇
C:终断 揭示 珍贵
D:中断 揭开 珍稀
正确答案:D
解析:中断: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还可以继续。终断:指终结,停止。依据第一句句意可知,中华文明是没有断开、一直延续五千年的文明,选“中断”比较合适,排除B、C两项。第二句“揭穿”、“揭露”、“揭示”都不能与下文的“新篇章”搭配,只有“揭开”合适。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虽然思考偶尔能带来激动人心的发现,但这些发现与发现之间的阶段对思考者的精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思考时,我们没有必要告诉自己正在经历一种令人兴奋的过程,而只要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是按照人类状况对我们的要求,认真地、理智地并且是自律地进行的,就已足够。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按照人类状况的要求进行思考是思考者的使命
B:思考者思考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力
C:思考者思考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令人兴奋的过程
D:思考者思考问题必须是认真的、理智的,而且是自律的
正确答案:A
解析:从“只要认识到”、“就已足够”等字眼可以看出,文段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在思考时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即按照人类状况对我们的要求进行思考。A项表述正确。D项是干扰项,D项的“必须”一词错误地理解了该句的内涵,将其作为了一种强制性要求,故D错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________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故乡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异乡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________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________的风吹雨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天动地 凄恻 接二连三
B:石破天惊 凄迷 三番五次
C:惊天动地 凄苦 屡见叠出
D:石破天惊 凄冷 屡次三番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不能形容“台风暴雨”,排除A、C。
第二空,文意为故乡的雨听上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而“于今在异乡回味”,在之前的感受之外,“再笼上一层________”,可见再笼上的是另外的感受,语义上更递进一层,“凄冷”与之前“凄凉”意思很相近,不符合要求,排除D。“凄迷”指悲伤怅惘、迷茫。契合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10、【言语理解】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只是语体的不同,但它们使用的象形表意的方块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创造,其中________的民族精神、民族生命是血脉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蕴含 贯通
B:沉积 相通
C:呈现 流通
D:体现 连通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民族精神、民族生命”是沉淀在方块字这一文化形式之中的,“呈现”“体现”均表示显现在外面,填入不合语境,排除C、D。
第二空,“贯通”的“贯”体现出了方向性,恰与文段中“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时间性相对应,“相通”不含有这层意思,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4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1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