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97

发布时间:2022-09-02 22:51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整合营销,指对营销工具和手段进行系统化结合,并注意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与方法。
下列属于整合营销的是:

A:某品牌饮料独家冠名赞助某省级卫视开办一档技能竞赛类的公益节目

B:某网店搞活动,网民购满一定金额的书籍后,加几元即可换购紧俏小商品

C:某传媒集团的多个部门协调工作,受众越来越多,广告收入也随之迅速增加

D:某新品牌化妆品采用广告联盟的方式,在大大小小的门户网站投放广告

正确答案:A

解析:整合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对营销工具和手段进行系统化结合;②实现价值增值。
A项,冠名赞助可以在节目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植入式广告,属于对营销工具和手段进行系统化结合,实现价值增值,符合定义。
B项,仅是促销手段,并未体现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不符合定义。
C项,是传媒集团的内部协调工作,并未体现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不符合定义。
D项,化妆品在各门户网站投放广告,只是普通的互联网广告,并未体现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9题

2、【判断推理】冲突管理是由冲突与管理组合而成,冲突是指人们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况而感知到的不一致的差异,管理者不仅要解决组织中的冲突,更要刺激功能性的冲突,以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冲突管理的是:

A:某公司营销部和技术部因产品的定位产生意见分歧,公司领导在听取技术部的意见后,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B:某公司的部门之间常有沟通和协作障碍,公司决定将各部门人员分批送到拓展机构开展团队协作训练,效果显著

C:在课题论证会上,主持人鼓励大家发言,有些专家观点针锋相对,最后主持人汇总了大家的意见后提出结论性意见

D:某公司人力资源部与战略部对公司目标的确定存在争议,公司领导要求各部联合论证方案的合理性,最终形成新的方案

正确答案:C

解析:冲突管理的定义要点:①解决组织中的冲突;②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
A项,领导听取技术部的意见解决了两个部门存在的意见分歧,促进了组织目标的达成,属于冲突管理。
B项,公司为解决部门间沟通和协作障碍开展团队协作训练,符合定义要点①和②,属于冲突管理。
C项,专家在课题论证会中的观点存在冲突,但主持人只是汇总了意见,并没有解决冲突,不符合要点①,不属于冲突管理。
D项,各部联合论证方案的合理性是为了解决部门间存在的争议,且最终形成新方案,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

3、【判断推理】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的基础上,应急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死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成功应用应急预案的是:

A:特大山洪暴发后,甲市立即制定相关的救援计划解救被困群众

B:乙省遭遇台风,因气象部门预报准确,群众提前做好了防护准备,整体损失较小

C:丙市某幼儿园突然发生人质劫持事件,50多名教师和儿童被困,救援人员临危不乱,凭借集体的智慧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

D:丁市突然发生大型化学工厂有毒化学物外漏事件,政府马上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民众的疏导和救援

正确答案:D

解析:应急预案的定义要点:①面对突发事件;②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③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的基础上。
A项,特大山洪暴发后甲市立即制定救援计划,不属于预案,不符合要点③。
B项,台风被气象部门准确预报,因此不属于突发事件,不符合要点①。
C项,幼儿园发生人质劫持事件,救援人员化解了危机,未体现出在综合防灾规划的基础上,不符合要点③。
D项,突发有毒化学物外漏事件,政府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4、【判断推理】所有的地震都是以P波开始的,这些P波移动快速,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造成的破坏较小。下一个是S波,它的移动很慢,使地面前后、左右晃动,破坏性极大。早期预警系统通过测量P波沿地面移动的情况,来预测S波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发出警报。然而,从事此类系统工作的科学家们发现,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最重要前提是:

A:地震越大,P波与S波之间的间隔越短,留给人们预警的时间不多

B: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绝大多数的地震人们根本感觉不到

C:根据历年大地震的记载,强震大多在夜里瞬间发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防御行动

D:发生较大地震时,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而后才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种晃动是由S波造成的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根据早期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得出“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这一结论。
A项,说明地震越大,P波与S波之间的间隔越短,而早期预警系统是根据P波来预测S波进而发出警报的,那么两者之间间隔越短就说明人们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在题干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所需的前提。
B项,指出地球上每年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人们根本感觉不到,与人们是否有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无关,并非题干所需的前提。
C项,指出强震大多在夜里瞬间发生,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行动,能够支持题干结论,但并未在论据与论点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所需的前提。
D项,指出S波造成的影响,与人们是否有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无关,并非题干所需的前提。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0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5题

5、【判断推理】某志愿者组织招募赶赴地震灾区救灾的志愿者。最不可能被招上的是年龄在20岁以下、60岁以上或者完全没有震区救援经验的人;目前正在从事医护工作或身体强健的男性,被选上的可能性更大。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报名者中最有可能被选上的是:

A:老马,45岁,登山爱好者,曾经攀登过海拔4000米的高山,身体强健,虽然没有救助过震区群众,但曾在登山活动中勇救同伴

B:老赵,有30多年的医疗工作经验,曾多次赶赴地震灾区从事医疗工作。六十岁退休后仍身体健壮,在社区的户外徒步竞赛中赢了很多年轻人

C:小李,23岁,刚刚大学毕业的他目前在一家IT企业工作,前不久他所在的城市受到周边地震波及,有轻微震感,他曾在写字楼中帮助疏散群众

D:小张,19岁,某高校医科在读大学生,16岁那年积极参加过家乡的抗震救灾活动,并亲自将同学从废墟中救出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老马没有震区救援经验,不可能被选上,排除。
B项,老赵的年龄在60岁以上,不可能被选上,排除。
C项,小李23岁,年龄符合条件,且曾在写字楼中帮助疏散群众,有救援经验,因此被选上的可能性最大,当选。
D项,小张的年龄在20岁以下,不可能被选上,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1题

6、【判断推理】雷锋:千万个雷锋

A:妈妈:无数位妈妈

B:老虎:吃人的老虎

C:华佗:许多个华佗

D:苹果:上万个苹果

正确答案:C

解析:雷锋是一个具体人物,千万个雷锋中的雷锋是一个象征。
A项,妈妈不是一个具体人物,而是一个群体的统称,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老虎是一种动物,吃人是所有老虎的一个特征,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华佗是一个具体人物,许多个华佗中的华佗是一个象征,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苹果是一种水果,上万个苹果中的苹果不是一个象征,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7、【判断推理】原点思维:是指给人或事调定到一个原点,时常回到原点进行思考,进行状态对照,纠正偏差,不断向目标前进。
下列属于原点思维的是:

A: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宋代的秦桧

B:谁能解下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铃还须系铃人

C:怎样处理好人与人间的关系——经常交流沟通

D:无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定义,C项符合原点思维的定义;B项和D项并没有调到原点,不符合定义,A项考核小时候的表现,也不符合原点思维的定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确认偏差是指人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并无视那些不相符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确认偏差的是:

A:小刚认为终有一天会天降横财,便痴迷于彩票,尽管从未中奖,他还是整日游手好闲,甚至贷款买彩票

B:小东听到某个所谓的“预言家”断定自己会遭遇车祸后时常感到担忧,某天他突然发生车祸,于是他更相信那位“预言家”了

C:尽管别人告诉小黄所有泡菜坛里的泡菜原料、泡制时间都一样,但小黄仍认为用黄色泡坛里的泡菜烹饪鱼香肉丝会更可口

D:股票经理人告诉客户小明某股票会涨的同时又背着小明告诉其他客户该股票会跌,结果该股票大涨,从此小明对该经理人十分信任

正确答案:C

解析:确认偏差定义的要点:①人产生了某一信念;②寻找与所产生信念相符的例子,并无视那些不相符的。
A项,小刚认为可以天降横财,买彩票从未中奖,但仍痴迷购买彩票,并未体现小刚寻找与所产生信念相符的例子,不符合要点②。
B项,小东听到预言后担心自己会出车祸,某天他突然发生车祸,于是他更相信那位“预言家”了,并未体现小东无视与所产生信念不相符的例子,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黄无视泡菜坛里的泡菜原料、泡制时间都一样的例子,坚持认为用黄色泡坛里的泡菜烹饪鱼香肉丝会更可口,符合定义。
D项,小明因为股票确实大涨而信任该经理人,是找到相符的例子后才产生信念,与要点的先后顺序不符,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9、【判断推理】每年中秋节前夕各商家都会展开“月饼大战”。有关专家指出,月饼大战不仅不利于大众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甚至成了中秋佳节的“甜蜜负担”。月饼市场要想回归平实,必须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否则,就算包装和赠品再华丽,也不能满足正当的消费需求。
据此题干,不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只有改良月饼工艺和配料,才是满足消费者正当需求的关键

B:只要从月饼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就算包装和赠品华丽些,也满足正当需求

C:如果月饼市场满足了正当的消费需求,就说明一定是在工艺和配料方面得到了改良

D:若不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正当需求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满足需求→进行改良。
A项,由题干细节信息可知,只有改良月饼工艺和配料,才是满足消费者正当需求的关键,可以推出。
B项,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无法推出。
C项,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可以推出。
D项,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以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10、【判断推理】网络团购,是借助互联网,将具有相同购买意向的零散消费者集合起来,向商家大批量购买,以求得最优惠的价格。网络团购的特点是:有成交数量和成交时间限制、价格折扣高、可以小额支付等特点,实现网络组织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三方获益。
以下属于网络团购的是:

A:某公司在网上订购500件棉衣享受六折优惠

B:某购物网站征集欲购买某品牌跑步鞋的消费者后向厂家下了三千双的订单

C:某机构网络营销店长期代购某品牌产品且会员享受原价五折优惠

D:小王联络十余名邻居一同购买某家具以减免运费

正确答案:B

解析:网络团购的定义要点:①借助互联网;②零散消费者;③向商家大批量购买;④有成交数量和成交时间限制、价格折扣高、可以小额支付等特点,实现网络组织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三方获益。
A项,公司不是零散的消费者,不符合要点②。
B项,某购物网站征集欲购买某品牌跑步鞋的消费者,体现了借助互联网将零散消费者集合起来,向厂家下了三千双的订单,体现了大批量购买,征集过程体现了成交时间的限制,符合定义。
C项,未体现出消费者的大批量购买行为,不符合要点③。
D项,未体现出借助互联网,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