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95

发布时间:2022-09-02 11:38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发出某种行为后,引发外部对其行为的某种反应,导致令该个体不愉快的后果,使个体今后发出此行为的可能性降低。负惩罚是指当个体发出某种行为后,撤销令个体愉快的后果,使个体今后发出此行为的可能性降低。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惩罚的是:

A:禁烟标识贴出后,在办公室吸烟的人明显减少

B:母亲要求小明不写完作业不得出去玩

C:某人因酒驾被处罚后,再没有酒驾

D:冰棍解暑,所以夏天冰棍很畅销

正确答案:C

解析:正惩罚的定义要点:①个体发出某种行为导致不愉快的后果;②今后发出此行为的可能性降低。
A项,贴出禁烟标识后在办公室吸烟的人减少,并未体现个体是因为产生不愉快的后果而不在办公室吸烟,没体现要点①。
B项,不写完作业不得出去玩,是母亲直接对小明提出了要求,并非小明的某种行为导致了这种不愉快的后果,也未体现小明今后发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降低,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酒驾后被处罚,是个体的行为导致了不愉快的后果,符合要点①;之后再没有酒驾,是发出此行为的可能性降低,符合要点②。
D项,夏天冰棍畅销,并未涉及个体的行为导致不愉快的后果,也未体现个体今后发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降低,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1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6题

2、【判断推理】上山:山上

A:上海:海上

B:回收:收回

C:工人:人工

D:下台:台下

正确答案:D

解析:上山后就能到达山上,山上是一个地点。
A项,上海是一个城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收回并不是一个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人工并不是一个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下台后就能到达台下,台下是一个地点,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在一定情况下极有可能发展为由本企业承担,而迄今尚未完全肯定,需通过将来不确定的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的负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企业行为可能产生或有负债的是:

A:准备接收即将获得的侵权赔偿金

B:为已出售的商品提供质量保证书

C:为即将签订的合同约定洽谈日期

D:准备支付事先约定的合同违约金

正确答案:B

解析:或有负债的定义要点: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②一定情况下可能发展成为本企业的负债;③迄今尚未完全肯定。
A项,准备接受即将获得的侵权赔偿金,赔偿金并非负债,且即将获得是确定的情况,并非尚未完全肯定,不符合要点②③。
B项,为已出售的商品提供质量保证书,是基于过去的交易,且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发展成为本企业的负债,而商品是否会出现质量问题是迄今尚未完全肯定的情况,符合全部定义要点。
C项,为即将签订的合同约定洽谈日期,即合同尚未签订,并非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不符合要点①。
D项,准备支付事先约定的合同违约金,即已经是确定的情况,并未尚未完全肯定,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63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54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63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54题

4、【判断推理】洁癖:强迫症的一种,即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感到焦虑,强迫性地清洗、检查及排斥“不洁”之物。
下列不属于洁癖的是:

A:胡某害怕自己染上病菌,他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

B:斯密司先生出差一律入住白色房间,甚至地毯也必须是白色的才行

C:有位年轻小姐为了避免在公共汽车与他人接触,每天竟花三个小时走路上下班

D:李某不允许孩子在外面乱吃东西,也不允许孩子接近生病的小朋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洁癖定义的要点是:将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并且强迫性的清洗检查和排斥。D项中的外面乱吃的东西和生病的小朋友都不是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因此不属于洁癖;其他几项均符合洁癖的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鲁迅:写作

A:梵高:作画

B:狗:看家

C:柴可夫斯基:舞蹈

D:猫:抓老鼠

正确答案:A

解析:鲁迅是作家,有写作的特长;梵高是画家,有作画的特长。且鲁迅和梵高都是人,排除B、D。C项柴可夫斯基是作曲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为了加强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某饮品生产公司打算和其员工签署一项协议,协议规定员工在离开该公司后的两年内不得从事饮品行业的工作,公司为此补贴每位员工2万元。该公司研发部门的8名员工均拒绝签署该项协议。他们认为,公司的这项规定将使他们失去离职后两年内重新就业的机会。
以下哪项是上述8名员工观点的基本假设?

A:上述8名员工离职后需要立即就业

B:上述8名员工在离职后的两年内只能从事饮品行业的工作

C:研发部门的员工薪金超过公司员工的平均水平,补贴2万元对他们来说不公平

D:研发部门的员工均可以自主研发饮品新配方,他们离职后到新公司任职时可以开发新配方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公司的这项规定将使他们失去离职后两年内重新就业的机会。论据:为了加强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某饮品生产公司打算和其员工签署一项协议,协议规定员工在离开该公司后的两年内不得从事饮品行业的工作,公司为此补贴每位员工2万元。
A项,员工离职后可以在其他行业立即就业,也就没有失去重新就业的机会,因此该项未能在协议和员工失去就业机会之间建立联系,不是基本假设。
B项,因为员工离职后只能在饮品行业工作,而协议规定离职后的两年内他们不能从事饮品行业的工作,因此签署该项协议将会使他们失去离职后两年内重新就业的机会,该项在协议规定和员工失去就业机会之间建立联系,是员工观点的基本假设。
C项,补贴金额的公平性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员工可以自主研发饮品新配方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8题

7、【判断推理】某个航班上,大多数中年乘客都购买了航空意外险,而该航空公司的金卡及以上会员均购买了航空延误险,所有购买了航空意外险的乘客都没有购买航空延误险。
如果上述论述为真,下列(       )项关于该航班乘客的论述必定为真。
Ⅰ.有中年乘客没有购买航空延误险。
Ⅱ.该航空公司的金卡及以上会员都没有购买航空意外险。
Ⅲ.有中年乘客购买了航空延误险。

A:Ⅱ

B:Ⅱ和Ⅲ

C:Ⅰ、Ⅱ和Ⅲ

D:Ⅰ和Ⅱ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推理关系:①大多数中年乘客→购买了航空意外险;②金卡及以上会员→购买了航空延误险;③购买航空意外险→没有购买航空延误险。
Ⅰ,根据①大多数中年乘客→购买了航空意外险和③购买航空意外险→没有购买航空延误险,能够形成连锁推理,得出有些中年乘客没有购买航空延误险。Ⅰ正确。
Ⅱ,根据③购买航空意外险→没有购买航空延误险,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即购买航空延误险→没有购买航空意外险。结合②可构成连锁推理,得出该航空公司的金卡及以上会员都没有购买航空意外险。Ⅱ正确。
Ⅲ,根据①和③只能得出有些中年乘客没有购买航空延误险,而“有些不”不能推出“有些是”。Ⅲ无法确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Ⅰ和Ⅱ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0题

8、【判断推理】某大型晚会的导演组在对节目进行终审时,有六个节目尚未确定是否通过,这六个节目分别是歌曲A、歌曲B、相声C、相声D、舞蹈E和魔术F,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导演组确定了如下方案:
(1)歌曲A和歌曲B至少要上一个;
(2)如果相声C不能通过或相声D不能通过,则歌曲A也不能通过;
(3)如果相声C不能通过,那么魔术F也不能通过;
(4)只有舞蹈E通过,歌曲B才能通过。
导演组最终确定舞蹈E不能通过。
由此可以推出:

A:无法确定魔术F是否能通过

B:歌曲A不能通过

C:无法确定两个相声节目是否能通过

D:歌曲B能通过

正确答案:A

解析:E不能通过,根据(4)必要条件“否前否后”可知,B不能通过,又根据(1)可知A可以通过,再根据(2)充分条件“否后否前”可知C和D都能通过,再根据(3)充分条件“否定前件无法进行有效推理”可知无法确定F是否能通过。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2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7题

9、【判断推理】金库:现钞:保管

A:录音棚:专辑:播放

B:美术馆:字画:陈列

C:网球场:球迷:观看

D:电缆车:景区:观光

正确答案:B

解析:现钞在金库中保管。
A项,专辑在录音棚中录制,而非播放,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字画在美术馆中陈列,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球赛在网球场中观看,观看球赛,而非观看球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电缆车是景区观光的一种交通工具,题干的金库和B项的美术馆均是地点,而电缆车不是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0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5题

10、【判断推理】考古学家通过对消失已久的鹦鹉嘴龙进行体色重建,发现其腹部颜色为浅色而背部颜色较深,这是一种保护色,作用是通过在身体上形成阴影,让动物自身在其他动物眼中失去立体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反荫蔽体色,这在现代动物中也较为常见。据此分析,考古学家推测鹦鹉嘴龙最有可能居住在森林里。
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的前提条件是:

A: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其体色模式大多为反荫蔽体色

B:恐龙包含许多种类,其中大部分都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

C:在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考古推测该区域曾有大片的森林

D:鹦鹉嘴龙是种小型恐龙,这种体色对于逃避天敌有天然的伪装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通过鹦鹉嘴龙具有反荫蔽体色,得出“鹦鹉嘴龙最有可能居住在森林里”的结论。题干的论据和论点之间明显存在跳跃,要想确保题干结论成立,就需要在“反荫蔽体色”和“居住在森林里”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大多都为反荫蔽体色,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B项,指出恐龙大部分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但无法确切说明鹦鹉嘴龙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其也有可能生活在草原中,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C项,指出考古推测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曾有森林存在,但并未说明其发现的恐龙化石是鹦鹉嘴龙,无法确切说明鹦鹉嘴龙最有可能生活在森林里,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D项,指出反荫蔽体色有逃避天敌的作用,但无法确切说明鹦鹉嘴龙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