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70

发布时间:2022-08-28 18:38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正式报刊所持有的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家赋予出版单位专有出版权的标志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征

B:号码

C:代表

D:象征

正确答案:D

解析:空缺处要求填一个与“标志”近义的并列词语,D项最为恰当。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巫鸿考察了中国早期佛教题材的造像艺术,也认为“没有一例具有原有的佛教意义或宗教功能”,佛像与西王母、东王公像之间不但对应,而且可以互相置换;莲花、舍利和白象等佛教象征物也是作为祥瑞出现的,因此,这只能看作为流行艺术对佛教因素的借用,而这正是佛教艺术初入中国时的基本情形。但他同时也强调:“正是以这样一种粗浅的方式,佛教逐步得以在这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上扎根立足。”
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佛像与西王母可以互相置换是佛教早期传入时的一种粗浅的表现方式

B:早期佛教题材的造像艺术都不具有原初的佛教意义

C:佛教早期之所以能扎根立足主要原因在于把佛像、莲花等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相比附而存在

D:莲花、舍利被视作祥瑞是因为时人已理解其具体含义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佛像与西王母、东王公像之间不但对应,而且还可以互相置换……而这正是佛教艺术初入中国时的基本情形”可知,A项说法正确。由“中国早期佛教题材的造像艺术……‘没有一例具有原有的佛教意义或宗教功能’”可知,B项说法正确。由“正是以这样一种粗浅的方式,佛教逐步得以在这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上扎根立足”可知,C项正确。由“这只能看作为流行艺术对佛教因素的借用”可知,莲花、舍利被视作祥瑞并非因为时人理解其具体含义,D项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6题

3、【言语理解】王羲之书法所表现出的那种姿韵萧散、超然于物外的雅逸之风,一直是后代书法家极力追摹的理想境界。王羲之的书法从容自得、真率烂漫,没有一点尘埃气的风流神韵,散发着当时的时代趣味,展示了当时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我的自信和超逸,成为引领这一书风的代表。
最能概括王羲之书法风格的是:

A:傲岸磅礴,潇洒出神

B:肉不没骨,筋不外透

C:清华雅淡,晋人尚韵

D:丰富肥厚中藏遒劲之趣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王羲之书法所表现出的那种姿韵萧散、超然于物外的雅逸之风”“王羲之的书法从容自得、真率烂漫,没有一点尘埃气的风流神韵,散发着当时的时代趣味”可知,王羲之的书法雅逸脱俗,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趣味,C项与此相符。A项的“磅礴”文段未体现,且此句评价的是苏轼的书法特点;B项是后人对赵孟頫书法特点的评价;D项的“丰富肥厚”“遒劲”文段未体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4、【言语理解】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效果显现,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会得到一定遏制。受到物价上涨的惯性影响,预期2011年初CPI同比可能会继续小幅上涨,全年价格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下列表述,符合上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A:国家采取的调控政策可以保证物价不再上涨

B:预期2011年中后期CPI将不再上涨

C:消除了物价上涨惯性的影响,CPI才有可能下降

D:预期2011年的物价总水平仍然会上涨,但幅度不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所表达的意思是国家的调控政策使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是由于物价上涨的惯性影响,预计2011年物价总水平仍会上涨,但是涨幅不会很大。D项符合文意。
A、B两项是对文段的错误理解,且其中“不再上涨”表述过于绝对,也与常识不符,C项是对文段内容的过度推断。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5、【言语理解】夏商及周早期,中国并无商税。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手工业和商业较为落后,且必须在官府作坊内从事生产和贸易,史称“工商食官”,这种体制决定自己对自己征税并无必要,目前也尚无史料记载这一时期曾开征商税。
夏商及周早期中国没有商税的主要原因在于:

A: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太低

B:这个时期手工业和商业比较落后

C:当时的统治者还没有征收商税的意识

D:从事生产和贸易的作坊全都属于官府

正确答案:D

解析:由“这种体制决定自己对自己征税并无必要”可知,夏商及周早期中国没有商税的主要原因在体制方面,即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都属于官府。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3题

6、【言语理解】在当前单一的评价体系中,学校很难认识到将学生分为“优生”“差生”这种做法所存在的问题。因为目前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把学生分出高低,学校的做法不过是顺应这种体系。很多时候,学校老师还认为只给学生发奖状、证书不够,因而以徽章等来强化学生对优生、差生的印象,而对于学校的做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没有人认为有什么问题。
对学校将学生区分为“优生”“差生”这样的做法,作者的态度是:

A:有所怀疑

B:完全否定

C:不置可否

D:基本赞同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当前单一的评价体系中,学校很难认识到将学生分为“优生”“差生”的做法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这种做法不但认识不到,有时候甚至还有意强化“优生”“差生”的区分,而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也没有人觉得有问题。由此可见,作者是反对学校对学生进行“优生”“差生”的区分的,且对于大家没认识到这种区分的危害性而感到焦虑。
C、D项与作者的态度相违背,排除。A项“有所怀疑”程度太轻,作者并不仅仅是怀疑这种做法可能存在问题,而是非常肯定这种做法有危害。B项与作者态度相符,为正确答案。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题

7、【言语理解】通过寄生方式繁衍后代的黄蜂,能在适合自己后代寄生的各种昆虫的大小不同的虫卵中,注入恰好数量的卵。如果它在宿主的卵中注入的卵过多,它的幼虫就会在互相竞争中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空间和营养而死亡;其幼虫中注入的卵过少,宿主卵中多余的营养就会腐败,这又会导致其幼虫死亡。
根据上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出:

A:在黄蜂的寄生繁衍机制中,黄蜂应具备准确区分宿主虫卵大小的能力

B:黄蜂在虫卵较大的昆虫区出现的数量多,在虫卵较小的昆虫区出现的数量少

C:黄蜂在昆虫中注入过多的虫卵要比注入过少的虫卵更易引起寄生幼虫死亡

D:黄蜂的虫卵大小决定黄蜂幼虫的存活率的高低

正确答案:A

解析:如果黄蜂的寄生繁衍机制中,黄蜂不具备准确区分宿主虫卵大小的能力,那么,它就不能在适合自己后代寄生的各种昆虫的大小不同的虫卵中,注入恰好数量的自己的卵。所以A项是可以从文段中推出的。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一直到19世纪,地球上速度的极限才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那个世纪的头一二十年里,各族人民、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往来的速度就已超过了以往几个世纪。从前需要数天的路程,有了火车和轮船,一天之内就能完成。不过,尽管当时人们以无比自豪的心情感受到这种由火车和轮船所带来的新速度,但这种发明毕竟还是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然而,当第一批电气设备出现的时候,人们对它们所产生的效果就完全想不到了。由于电的发现,空间和时间的关系才有了有史以来最具决定性的改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电气设备的诞生是近代科技革命的标志

B:科学技术的发展常常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

C: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电给人类的交流速度带来根本性改变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前一部分论述了19世纪初,地球上速度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其后以“然而”转折,主要说明电的发现对于速度的决定性改变。文段主要论述的是电与速度的关系,只有D项表述与此相关,当选。
A项中近代科技革命的说法过于笼统,排除。B、C两项与文段论述的电和速度均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

9、【言语理解】为避免养老金制度面临破产之灾,英国政府主要从四方面改革这项制度:一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从2011~2012财政年度开始,雇员和雇主的缴纳比例将各上升1%。二是推迟退休年龄。无论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都将进一步提高。三是对职业养老金加以改革,要求所有年收入7475英镑以上、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没有参加任何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劳动者都将“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四是成立了由政府资助的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来管理职业养老金计划。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具有超低的0.3%年管理费率,届时第三支柱的私人养老金、个人寿险会更多地和第二支柱融合,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从而构成英国养老金的主体。
英国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实质是:

A:增强职业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

B:增加养老金收入并节约其开支

C:增加更多的养老金品种以供选择

D: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

正确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英国政府的四项改革措施分别为:增加养老保险缴费、推迟退休年龄、改革职业养老金、成立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管理养老金。分析可知,增加养老保险缴费、改革职业养老金均能增加养老金收入,而提高退休年龄能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年限,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也能降低其成本,故英国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实质是增加养老金收入并节约开支。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只能增加收入,没有强调节省开支。C项文段没有提及。D项只是文段的第四项措施,为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9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9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10、【言语理解】本地杂草野花由于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________,对当地气候和土质都有极好的适应性,根本不需要过多额外的养护。而且,与属于外来物种的人工草坪相比,本地杂草野花还有一个________就是生态安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洗礼 优点

B:进化 长处

C:选择 优势

D:淘汰 好处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中说的是本地杂草野花经历了千百年自然优胜劣汰的考验,所以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自然选择”是进化论领域描述适者生存的固定表述,填入恰当。“洗礼”通常指一种基督教的仪式,也可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如战争的洗礼,不能与“自然”搭配,排除A。“进化”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淘汰”指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二者均不能表达本地杂草野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意思,排除B、D。
验证第二空,“优势”指能超过对方的有利形势。用于将本地杂草野花与外来物种的人工草坪进行比较的语境也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30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3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