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铁腕”推动改革,令市场________。但是要革除多年________,显然非一日之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雷贯耳 问题
B:闻风丧胆 弊病
C:为之振奋 阵痛
D:耳目一新 积弊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如雷贯耳”的意思是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为之振奋”多形容人振作精神,奋发努力。两词的主语通常为人,这里对象为“市场”,不恰当,排除A、C。“闻风丧胆”意思是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含贬义,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B。第二空,“革除积弊”为常用搭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2、【言语理解】没有精神内核的娱乐,即便一时热闹,________流于空虚。网民需要文化产品、需要轻松娱乐,但不需要无下限、无道德的“秀”。应该肯定的是,依法净网,不只是约谈平台、关停账号,而是持续发力、________治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终 固定化
B:难免 长效化
C:终归 常态化
D:终将 平常化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提示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持续发力”并列,意思相近,表达“连续不断”的意思。“固定化”“平常化”均无此含义,排除A、D。第一空,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与“一时”相对应,表达这样的热闹最终将流于空虚之意。“难免”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B。“终归”指最后将要,与“一时”对应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28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9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6题
3、【言语理解】中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它对历代执政者的操守要求与为政规则不外乎五个方面:重民生而知根本、畏法度而能自律、明廉耻而守气节、崇节俭而重情操、知恩惠而思报国。
下面对传统廉政文化特点的概括与文意不符的是:
A:执法如山、遵章守纪
B:注重民生、情操高尚
C:学识渊博、乐善好施
D:生活简朴、严于律己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可知,传统廉政文化的特点包括“重民生而知根本、畏法度而能自律、明廉耻而守气节、崇节俭而重情操、知恩惠而思报国”五个方面。A项体现的是“畏法度而能自律”;B、D两项体现的是“重民生而知根本”“崇节俭而重情操”。C项的“学识”“乐善好施”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5题,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8题
4、【言语理解】其实,许多历史文化遗址,何止“普通”,有的甚至已经陈旧颓破。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其________。沧桑变迁,更是遗址上烙刻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物的保护,也应包括对这种________逝去岁月“年轮”的保护。不仅是辛亥革命遗址,在凝结着屈辱与奋争的近代历史中,还有更多有价值的“普通”,等待我们去保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一项是:
A:光彩 见证
B:价值 表现
C:声誉 刻画
D:内涵 描绘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普通”“陈旧颓破”与历史文化遗址的“声誉”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排除C。“影响内涵”搭配不当,排除D。
第二空,与“逝去岁月”对应,“见证”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扩造,则与示范点建设初衷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B:不谋而合
C:南辕北辙
D:不约而同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句意为如果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实际上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是相背离的。“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填入与句意相悖,排除B、D两项。与“大相径庭”相比,“南辕北辙”体现的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的意义更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6、【言语理解】如何看待各项指标的起落调整?如何领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辩证用意?如何贯彻稳中求进的调控指引?________中国经济的复杂问题,需要________的专业剖析,更离不开格局宏大的战略思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破解 具体而微
B:反观 一丝不苟
C:解读 返观内视
D:反思 条分缕析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结合前文的三个问句和后文的“需要……的剖析,更离不开……的战略思考”可知,此处说的是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复杂问题,选“破解”或“解读”比较恰当。“反观”指反过来看,回过头来看;“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总结经验教训。均未体现“解决”之意,排除B、D。
第二空,由“需要……更离不开……”可知,第二空应与“格局宏大”构成反义对应。“返观内视”指自我省察,与题意不符,排除C。“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与从小处着眼专业剖析的语境相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7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3题
7、【言语理解】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 ,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 ,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 ,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 。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察秋毫 周密 威慑力 搪塞
B:明辨是非 周详 使命感 推脱
C:抓大放小 透彻 好习惯 塞责
D:高瞻远瞩 入微 内聚力 敷衍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公司领导在注重细节方面如何有效管理员工。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对应关系。从几个词语的含义中可知与“注重细节”意思相近的只有“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对应“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密”对应“细致”;“威慑力”对应“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搪塞”对应“马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设计师让新的梦想世界有了创建的可能,在这个世界中,商品被视为唾手可得的魔法物品,而不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正是这些设计师们,赋予这些商品流线造型的一体化塑料外壳,将它们各不相同、不规整的零部件隐藏了起来。无数技术复杂的产品被强烈统一的视觉特征转化为艺术品,产品的操作流程也全都被掩盖了,成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产品。由于利用模塑制造成型,塑料产品往往呈曲线形态,殊不知竟然因此助长了流线型风格的热潮,并使之成为现代时尚的同义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设计师利用塑料使产品成为艺术
B:时尚和工业化共同催生塑料产品
C:产品实用性与审美性应有机结合
D:工业化产品需靠设计获得生命力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设计师赋予商品流线造型的一体化塑料外壳,使其成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品,因此助长了流线型风格的热潮。“设计师”“塑料”“艺术品”是文段的关键词,对此概括最准确的是A。
B项未提到“设计师”,C、D两项未提到“塑料”,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0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0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3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3题
9、【言语理解】19世纪的西方建筑师大多满足于把钢铁作为一种________手段应用于当时流行的古典式或哥特式建筑。很久以后,建筑师才________了古典和哥特模式,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次要 放弃
B:补充 摆脱
C:主要 超越
D:典型 淘汰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很久之后,建筑师才……充分发挥”可知,填入词语应与 “充分发挥”构成反对关系对应,故可首先排除不能构成这种对应关系的“主要”“典型”。
第二空,句意为建筑师不再局限于古典和哥特模式,开始作出新的尝试,这是一种风格的突破,此处用“摆脱”比“放弃”更合适。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
10、【言语理解】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地区(北纬25°~30°)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目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高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实力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属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国际市场上红茶供应的问题,也就更不确定是否供过于求了。B项将“印度绿茶价格”与“国际绿茶均价”进行比较,而原文并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属无中生有。由最后一句可知,我国发展绿茶具有明显优势,故C项正确。D项,由“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可知,只有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个茶叶生产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且最后失败,故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