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67

发布时间:2022-08-28 1:38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铁腕”推动改革,令市场________。但是要革除多年________,显然非一日之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雷贯耳 问题

B:闻风丧胆 弊病

C:为之振奋 阵痛

D:耳目一新 积弊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如雷贯耳”的意思是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为之振奋”多形容人振作精神,奋发努力。两词的主语通常为人,这里对象为“市场”,不恰当,排除A、C。“闻风丧胆”意思是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含贬义,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B。第二空,“革除积弊”为常用搭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2、【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理喻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热火朝天,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D:要想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仅仅努力了还不行,必须做到锲而不舍,才能冲破种种困难与阻力,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涣然冰释”指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B项用来形容冰融化,属望文生义。其他三项中成语使用均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选出每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习近平步入指挥大厅,了解和飞船实时飞行情况  如果保罗真的选择加盟,那对于后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B:神十航天员将对“一号”进行维修  孙悟空为什么能大闹,而打不过诸多妖精

C: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化妆品直销品牌第一名,雅芳是不折不扣的在大赌场里……绅士和们正在一掷千金地纵欲狂欢

D:专栏作家斯蒂芬认为,中国的时代即将宣告结束  在“”向“世界市场”的转变中,电子商务的崛起是最具代表性的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第二句火箭指的是美国休斯敦火箭篮球队,与第一句的火箭含义不同;B项第二句天宫指的是玉皇大帝所在的天庭,与第一句“天宫一号”含义不同;C项第一句名媛代指化妆品行业的高端产品,第二句名媛指出身名门、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二者含义不同;D项两句中的世界工厂含义相同,故正确答案为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11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3题

4、【言语理解】“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那些________的市民予以惩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公平。更何况,大到国家政策尚且可能________,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挨罚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未雨绸缪 朝令夕改

B:防患未然 反复无常

C:居安思危 变幻莫测

D:临渴掘井 变化多端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预先参加摇号的市民可能是为了以后提前准备。“临渴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与文意相悖,排除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思危”都有事先准备的意思,但后两个词针对的是“患”“危”,买车是为了今后出行的便捷,不是防止“患”“危”,排除B、C。
第二空,“朝令夕改”形容政令多变,填入符合文段强调的政策不稳定的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5、【言语理解】以垃圾转运站为代表的垃圾收运环节,因其连接上下游,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枢

B:枢要

C:中心

D:中坚

正确答案:A

解析:对应前文的“连接上下游”,所填词语应说明垃圾收运环节在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起到承前接后的作用。“枢要”指中央行政机构。“中坚”指集体中最有力的并起较大作用的部分,如中坚力量。二者与“垃圾收运环节”搭配不当,首先排除B、D。“中心”侧重事物的主要部分。填入不能体现垃圾收运环节“连接上下游”的这一承接作用,排除C。“中枢”指在一事物中起总的主导作用的部分。其强调的“总的主导作用”暗含从整体上把控之意,与“连接上下游”对应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6、【言语理解】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201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约1.94万亿元,研发人员总量预计418万人,这些资源如果得到合理配置,可以实现更大作为。据《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975.5亿元,占R&D经费比重为5.5%。虽然规模、强度近几年在增长,但由于投入强度长期过低,加剧了基础研究资源配置的功利性,技术源头缺失问题日益凸显,未来要实质性地强化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体系,提高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

B: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进展

C:如何解决技术源头缺失问题

D: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多元投入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度长期过低,导致资源配置功利性、技术源头缺失问题凸显,最后给出解决措施,即未来要实质性地强化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体系,提高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延续文末“强化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体系”这一举措,具体论述应怎样做,即D。A项的“问题”和B项的“进展”文段均已涉及,排除。C项,“技术源头缺失问题”是基础研究投入强度长期过低导致的后果之一,末句已经给出对策,即强化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体系,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耕地破碎化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但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普及,更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极大浪费。有数据表明,2003年年末,中国农民户均地块数5.722块,其中规模不足0.033公顷的就有2.858块,接近半数,可见中国耕地破碎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农民的人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

B:应尽快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C:耕地面积是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D:机械化生产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说明了“耕地破碎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但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普及,更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极大浪费。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单是要指出问题,而是想要解决问题。而要解决“耕地破碎化”这一问题,就必须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发展。“耕地破碎化”不等于耕地面积少,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以网络为基础的当代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注意力,因此在互联网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时代对注意力的经济价值的强调无疑是必需的,但如果忽视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就会导致对注意力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起码的尊重,以致于会有人利用网络手段的便捷性和隐匿性,通过不实和不良信息去浪费、污染、践踏他人的注意力,这无疑也是一种严重的精神伤害。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呼吁网络时代要善用注意力,珍视其精神和文化价值

B:强调网络时代如何吸引注意力是创造经济价值的关键

C:强调网络时代忽略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

D:呼吁应加强对网络注意力污染和扭曲的管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下,最重要的资源是注意力。接着以“但”做转折说明在强调注意力经济价值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并指出如果忽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呼吁网络时代要善用注意力。B项“如何吸引注意力”、D项“加强管理”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项“忽略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是文段假设的情况,与文意不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0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9、【言语理解】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高级主管,那么你们在一起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一定是关于如何管理和经营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职员,那么你们在一起时谈论的主要话题一定是关于如何工作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房地产商,那么你们谈论的话题一定会是关于房地产的。
此段文字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当外因足够强大的时候可以改变内因

B:朋友圈子是决定你生活方式的关键

C:人们的话题总是和朋友的工作紧密联系的

D:不同的朋友会为你营造不同的生活环境

正确答案:D

解析:三个“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那么你们在一起时所谈论的主要话题一定是……”说明短文所讨论的话题是不同朋友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环境,A项文中没有体现,B项“决定”一词文中没有体现,C项理解错误,其中“人们的话题”表述不对,应是“不同的朋友与自己的话题”。D项是题干所要反映的主要观点。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我们的整个文明都建立在自然生态之上,它们跟不上我们的步伐,终将令我们也随之________。将责任推给“适者生存”,任凭野生动物在我们制造的阴影中________,这不但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更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亡 自谋生路

B:瓦解 自取灭亡

C:崩塌 自生自灭

D:崩溃 自求多福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是如果人类使生态文明跟不上人类步伐,人类自身也会消失、无法生存。“瓦解”指事物(从内部)发生分裂破解、毁坏;“崩溃”指完全破坏、垮掉,多适用于军队、堤坝、防线等有防御性的事物,或经济等宏观抽象概念。二者都指破坏掉,不符合“消失”的含义,且适用对象一般不为人,排除B、D。
第二空,“自谋生路”指自己寻找出路;“自生自灭”指自己生长又自己消灭,比喻不加过问和关心,任凭某物自行出现、发展和消失。句意是说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不予关注,任凭其在人类的破坏行为中自行发展或消失,“自生自灭”更契合,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