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67

发布时间:2022-08-27 23:16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知觉防御,是指个体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它使人比较容易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对与满足个体需要无关的事物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觉防御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C: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正确答案:A

解析: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容易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对与满足个体需要无关的事物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A项,诗句表现了一种道德取向,不涉及具体的感官,不属于知觉防御。
B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体现了只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符合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
C项,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体现了只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符合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
D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体现了只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符合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2、【判断推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患者在网上寻找医生信息的情况日益增多。为此,科研人员对美国28个典型医生评价商业网站展开研究。研究报告称,近60%的人在接受调查访问时表示,在选择医生时,网上评价对他们的选择非常重要。但对这28个网站的研究显示,允许用户根据“临床状况、医生性别、所说语言、所接受的保险”等条件进行搜寻的网站很少。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对这些商业性医生评价网站而言,要找到相对准确的医生定量评价颇为困难。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病人通过医生评价网站能清楚地了解某位医生的治疗经验

B:美国医生评价网站存在搜索机制烦冗且评价稀缺等问题

C:通过调查,系统性的收集数据,才更有可能积累足够的评价

D: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抽样医生在所有网站都没有评价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根据“这28个网站中允许用户依据条件进行搜索的网站很少”,得出“对这些商业性医生评价网站而言,要找到相对准确的医生定量评价颇为困难”的结论。  
A项,通过网站能了解某位医生的治疗经验,不能说明要找到相对准确的医生定量评价是否困难,该项为无关项,排除。  
B项,指出了美国医生评价网站存在的问题,说明要找到相对准确的医生定量评价确实颇为困难,直接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怎样“积累足够的评价”与找到相对准确的医生定量评价是否困难无关,排除。  
D项,指出“有三分之一的抽样医生在所有网站都没有评价”,但抽样医生占总数的比例是多少无从得知,样本未必有代表性,且该项与题干中要论述的找到相对准确的医生定量评价是否困难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3、【判断推理】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将所要戒除的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型条件反射,达到戒除或减少行为出现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厌恶疗法的是:

A:小王很胖还是喜欢吃巧克力,他的朋友建议他一次吃到腻,以后对巧克力就会丧失兴趣

B:小周害怕手指刮白板的声音,治疗师用录音机连续播放一整天这种声音,以降低小周的恐惧感

C:老赵不爱做家务爱喝酒,他的妻子规定,只要他喝醉,第二天就必须承担所有的家务

D:老吴想要戒烟,他每次想抽烟的时候都会在心里不停地默念“吸烟是不健康的”

正确答案:C

解析:厌恶疗法的定义要点:①将所要戒除的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②戒除或减少行为出现。
A项,小王很胖但是爱吃巧克力,朋友建议他一次吃到腻,并未将所要戒除的行为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周害怕手指刮白板的声音,治疗师为治疗他的症状将这种声音连续放一整天,并未将所要戒除的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不符合要点①。
C项,喝酒和做家务结合起来,达到戒酒的目的,符合定义。
D项,老吴通过提醒自己吸烟的危害来戒烟,并未将所要戒除的行为同某种使人厌恶的行为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4、【判断推理】科学家对近140名比利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半数受试者会说两种语言。结果显示,只说一种语言的患者平均在71岁首次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双语人群则是76岁。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出:

A:掌握两门语言可以延缓认知的老化

B:不掌握两门语言就不能延缓老年痴呆

C:只有学习外语才可以防治老年痴呆

D:长期使用两种语言能防止大脑退化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题干指出只说一种语言的患者平均在71岁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病,而双语人群则是76岁,则表明双语人群认知老化的速度慢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群,即掌握两门语言可以延缓认知的老化,该项正确。
B项,题干只说掌握两门语言可以延缓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时间,并不代表不掌握两门语言就无法延缓,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无法推出。
C项,题干只说掌握两门语言可以延缓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时间,而该项的推理关系为“防治老年痴呆→学习外语”,即如果不学习外语就不能防治老年痴呆,说法过于绝对,无法推出。
D项,题干只说掌握两门语言可以延缓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时间,不代表防止大脑退化,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马克思:唯物史观

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

B:列宁:武装斗争

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

D:恩格斯:科学哲学

正确答案:C

解析: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理论。A项顺序颠倒,B项武装斗争是毛泽东提出的,D项科学哲学是一门学科。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

A: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B: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

C:丙是甲的充分必要条件

D:丙既非甲的充分条件,又非甲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可知:甲←乙;由“丙是乙的充分条件”可知:丙→乙;因此可得:丙→乙→甲。但由甲不能推出丙,故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1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

7、【判断推理】如果王教授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则他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王教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B: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C:北京大学的教师中只有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D:很少有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王教授一定是哲学系的老师。论据:王教授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A项,只提及王教授与哲学论文的关系,而未涉及王教授与哲学系的老师的关系,属于无关项。
B项,只提及哲学系的老师与哲学论文的关系,而未涉及王教授与哲学系的老师的关系,属于无关项。
C项,只有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而王老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说明王老师是哲学系老师,可以支持。
D项,只提及老师与哲学论文的关系,而未涉及王教授与哲学系的老师的关系,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8、【判断推理】调研:座谈

A:转型:创新

B:垄断:专营

C:发明:试验

D:秩序:通畅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过座谈达到调研的目的。
A项,通过创新达到转型的目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垄断和专营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试验指已知某种事物的时候,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结果而进行的试用操作,与发明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畅是有秩序的体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9、【判断推理】金风送爽:橙黄橘绿

A:春华秋实:冬日夏云

B:山寒水冷:集萤映雪

C:秋收冬藏:雪兆丰年

D:满园春色:花红柳绿

正确答案:D

解析:金风送爽指秋天带来了凉意。橙黄橘绿意思是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季时节有明显颜色特征的景物。二者只涉及秋天一个季节。
A项,春华秋实指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冬日夏云指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二者涉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山寒水冷指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集萤映雪指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二者涉及夏冬两个季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秋收冬藏指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二者涉及秋冬两个季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满园春色指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二者只涉及春天一个季节,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53题

10、【判断推理】堵车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寒流

A:迟到 降温

B:交通 对流

C:车流 寒潮

D:红灯 冬季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堵车是迟到的原因,寒流是降温的原因,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B项,堵车是一种交通情况,对流和寒流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车流汇聚导致堵车,寒潮汇聚导致寒流,前后关系一致。  
D项,红灯可能会导致堵车,寒流多发生在冬季,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