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以下有关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半球树木年轮较密的一方是北方
B:“花褪残红青杏小”是有性繁殖
C:树木在秋季落叶是为了实现新陈代谢
D:沙漠中的植物叶子较小是为了减少蒸发
正确答案:C
解析:在北半球,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树干朝南一面受阳光照射较多,形成层原始细胞分裂也较迅速,径向生长加快,导致茎干南面的年轮较宽;而在茎干背阴朝北的一面,年轮则明显狭窄,因此树木年轮较密的一方是北方,A项说法正确。“花褪残红青杏小”说的是被子植物一般先开花后结果,当“花褪残红”时,果实刚刚开始发育,这个过程属于有性生殖,B项说法正确。落叶的树一般叶片比较宽大,叶面气孔较多,在秋季落叶是为了减少新陈代谢,避免冬季失水过多,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C项说法错误。沙漠中的植物叶子较小是为了减少蒸发,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下列诗词与所描写的节令不相符的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
B: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七夕节
C: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寒食节
D: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相符。该诗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上元节即元宵节的场景。
B项不相符。该诗出自宋代诗人晏殊的《中秋月》,描写的是中秋节,从诗中素娥、玉蟾等意象也可以推出。
C项相符。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清明日忆诸弟》,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因为寒食节要禁火三日,因此寒食日之前必须预办冷食,即寒食,醴酪、杏粥、饧大麦粥都是寒食中的特有食品。此诗虽名为《清明日忆诸弟》,但从诗中“冷食”“杏粥”等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也与寒食节的习俗有关。
D项相符。该诗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从诗中秋、蟾盘等意象可以看出是中秋节。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3、【常识判断】关于探测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像仪可以在黑夜之中使用
B:声呐主要用于在陆地上及空中探测距离
C:雷达测距利用了无线电波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D:地下金属探测仪器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热像仪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并将其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不受光线影响,因此可以在黑夜之中使用。
B项说法错误。声呐利用水下声波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号处理实现对水中目标的探测、定位、识别和通信。因此,声呐主要应用于水下。
C项说法正确。雷达设备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物体会反射包含了目标的距离、方向和速度信息的回波信号,雷达接收器接收到回波信号后将其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从而提取出物体的距离信息。因此,雷达测距利用了无线电波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D项说法正确。地下金属探测仪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即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产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反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从而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5题
4、【常识判断】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影视片段不符合史实的是:
A:岳飞激愤地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B:隋炀帝笑曰:“择日朕将乘龙舟巡游大运河,众爱卿同往”
C:李白大声疾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戚继光慷慨陈词:“此番出兵,责任重大,必将扫平倭寇”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一生精忠报国抵抗金国的入侵。但是当时没有“南宋”这一叫法,应该改为“大宋”。
B项符合史实。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
C项符合史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D项符合史实。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将领,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必须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温泉资源丰富的甲乡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
B:
种植优质薄荷的乙乡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规模
C:
盛产富硒杂粮的丙乡建厂生产八宝粥罐头进行销售
D:
拥有万亩良田的丁乡拓展从深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
正确答案:B
解析: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一般包括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商业、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A项涉及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C、D两项均涉及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制造业。B项仅停留在农产品生产这一环节,仅涉及第一产业,不符合产业融合要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15题
6、【常识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及其标志性意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狂人日记》的发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项错误。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发表在了1918年5月15日的《新青年》上。
D项正确。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2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51题
7、【常识判断】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制定的廉政制度的是:
A:
《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暂行条例》
B:
《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
C:
《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D:
《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草案》
正确答案:C
解析:
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即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宁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算起,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进入华北为止。
A项不选。1938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防止和惩治行政机关、武装部队和公营企业中的贪污现象,制定并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暂行条例》。A项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制定的廉政制度。
B项不选。1943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重申政务人员务必做到“公正廉洁,奉公守法”。B项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制定的廉政制度。
C项当选。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该条例从诉讼程序上充分保障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民主平等权及财产权。C项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制定的廉政制度。
D项不选。1943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对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假公济私、包庇蒙蔽者,给以下列惩戒:撤职查办或向法院提起公诉;撤职;撤职留任;记过;警告或申诉。D项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制定的廉政制度。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3题
8、【常识判断】关于太阳系的行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金星,又称启明,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木星是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
D:土星是太阳系自转最快的行星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项说法正确,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虽然火星有时候会离地球更近,但综合来看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处于天空的西侧,被称为“长庚”。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仅次于木星。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A:在地球上的能源中,地热能仅次于太阳辐射能,排在第二位
B: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都是可再生资源
C: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做蜜胺塑料
D:1纳米等于二十亿分之一米,约为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
正确答案:D
解析: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四倍原子大小,D项说法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10、【常识判断】潜伏于裸岩间“距神灵最近,距人类最远”的雪豹,常让摄影师近乎绝望:它们行踪诡秘,常年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偏远荒僻之处;银灰色皮毛则让它们与高山裸岩融为一体,叫人难以发现。想要幸运地拍到雪豹,不仅需要耐心,还必须掌握它们的习性。以下关于雪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雪豹有几乎与身体一样长的“招牌式”尾巴
B:刨痕是雪豹标记领地的典型方式
C:在我国,雪豹多出现于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太行山脉
D:雪豹以岩羊为主要食物
正确答案:C
解析:雪豹常栖于海拔3000~6000米的偏远荒僻之处。而太行山脉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脊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不适合雪豹生存,C项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