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32

发布时间:2022-09-09 21:01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长期耐心细致的普法教育活动,确实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于法律的信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纸面上的法律并不能自动保障人们的权利,仅仅通过法制宣传与教育,并不能全面深入地促成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纸面上的法律条文到底意味着什么,还要依赖法律机构的运作者来表达。换言之,以法官为核心的法律人团队,才是法律最根本的载体;法律人的职业活动,才是活生生的法律;法律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昭示着法律的真实面目。因此,如果要让社会公众知道法律是什么,与其举行一百场法律讲座,发放一千份宣传资料,还不如严格按照法律精神,进行一次诉讼活动。一次公正的诉讼,尽管亲见亲历者人数有限,但是通过口耳相传,就会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法律人值得依赖,法律值得信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普法活动的宣传教育效果逊色于法庭诉讼

B:法律的精神实质需要公众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

C:法律条文的意义依赖法律机构的运作者来表达

D:法律人的职业活动有助于社会公众建立法律信仰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仅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并不能深入地促成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接着原因所在——法律人的职业活动才是活生生的法律,他们的言行昭示着法律的真实面目。接着由“因此”给出对策——法律人的职业活动对塑造法律值得信仰的社会舆论的作用。“法律信仰”是文段论述的重点,选项中只有D项与此相关,当选。
A、C两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B项“才能感受到”说法有误,文段说的是“尽管亲见亲历者人数有限,但是通过口耳相传”。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2、【言语理解】成本决定了绿色燃料的发展速度。它最大的竞争对手石油工业在经历了10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后正处于全盛时期,目前运营的大部分石油冶炼厂都已实现收支平衡。而生物质燃料工厂仍需要上亿美元的前期投资,在计算绿色燃料的价格时,这部分成本也必须考虑在内。
对这段话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计算绿色燃料价格,需考虑前期投资成本

B:相对于传统的石油,发展绿色燃料的成本处于劣势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便点明了主旨——成本决定了绿色燃料的发展速度,后文均是围绕这个主旨展开,即把绿色燃料与石油工业作对比,指出石油冶炼厂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而绿色燃料因仍需巨额的前期投资,故在成本上处于劣势。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表述。文末提到的“绿色燃料的价格”也是为了说明成本对绿色燃料发展速度的制约性,故相比较,B项比A项更贴合作者的写作意图。C、D两项均是对主旨句的解释,非重点,且D项的“其他燃料无法与其相比”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也未涉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真正友谊的产物,只是一种      了你身心的愉快。没有这种愉快,随你如何直谅多闻,也不会有友谊。接触着你真正的朋友,感觉到这种愉快,你内心的鄙吝残忍,自然会消失,无需说教式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贯穿 指导

B:贯穿 劝说

C:渗透 诱导

D:渗透 劝导

正确答案:D

解析:“说教式的”不能和“指导”、“诱导”搭配,排除A、C。贯穿:贯串,穿过,连通。“渗透”比“贯穿”更能表现全身心都充满了愉快的感觉,所以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无边的青色草浪,在风中起伏。草是竹节草和黑麦草,簇拥着翻卷。
①这里是初夏的香油洲——鄱阳湖最大的草洲,有近200平方公里。
②我站在草浪中间远眺,不远的地平线下,是茫茫的湖水。
③远处的岛屿,像隐现在烟雨之中的帆船。
④晌午后的微雨,也是青黛色。
再过两个月,这里将一片汪洋,草洲消失,被日渐上涨的湖水完全浸吞。水下的草甸将成为鱼类觅食的殿堂、欢快的庆典。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读题干所给的句子,发现④中出现了“也是青黛色”,由此可知其上一句应提到青黛色,①、②、③三居中均未出现有关颜色的描写,只有题干给出的开头出现了“青色草浪”,据此判断④应该紧跟在题干给出的开头之后,位于选项的首句,排除A、D。
“这里是”提示①描写的是近景,②描写“我站在草浪中间远眺”,③描写远处的岛屿,因为④描写的也是近景,可判断文段的描写顺序是由近及远,①、②、③三句的顺序是①②③,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9题

5、【言语理解】除了用于作战外,现代头盔经过改良已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自行车场地比赛很早就有佩戴头盔的规定,一方面是因为比赛时________,碰撞事故频发;另一方面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侧重空气动力学的场地赛车研发,将选手身体纳入设计因素中,头盔也成为________阻力的重要配件之一。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追我赶 降低

B:短兵相接 提高

C:夹枪带棒 降低

D:针锋相对 提高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另一方面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侧重空气动力学的场地赛车研发”可知,佩戴头盔是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降低”阻力,提高速度,“提高”阻力与文意相悖,排除B、D。
再看第一空,文意为自行车场地比赛时竞争激烈,碰撞事故频发。“夹枪带棒”指言语中暗藏讽刺,与文意无关,排除C。“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

6、【言语理解】下列各组词语中,括号中的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倏)忽  (枢)纽  毁家(纾)难  自出机(杼)

B:(蹊)跷  (溪)水  (栖)身之所  休(戚)与共

C:(湛)蓝  客(栈)  (战)战兢兢  破(绽)百出

D:(调)函  (粜)米  千里(迢)迢  武装(挑)衅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读音为:倏(shū)忽,枢(shū)纽,毁家纾(shū)难,自出机杼(zhù)。B项读音为:蹊(qī)跷,溪(xī)水,栖(qī)身之所,休戚(qī)与共。C项读音为:湛(zhàn)蓝,客栈(zhàn),战(zhàn)战兢兢,破绽(zhàn)百出。D项读音为:调(diào)函,粜(tiào)米,千里迢(tiáo)迢,武装挑(tiǎo)衅。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为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7、【言语理解】①为生态环境利益设置核心的法律原则,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制度体系
②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其核心的价值诉求
③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法律对具有公共性的、体现未来时代人的利益和自然生态本身价值的生态环境利益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保护
④这决定了仅仅依托传统的法律部门不能为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
⑤这些法律规范为生态环境提供直接的保护
⑥生态文明需要一个以生态环境价值为核心价值,以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保护为核心诉求的法律体系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②⑤①③④

B:⑥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⑥②⑤①

D:③②⑤④①⑥

正确答案:C

解析:快速浏览题干句子,发现④和⑤都含有指代词“这”,考虑从指代词入手确定句子关系。先看④,④指出“这决定了……依托传统的法律部门不能为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按照行文逻辑,其前应论述的是为什么传统的法律部门不能提供保护。选项中④前分别为③和⑤,③说的是“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法律对……体现未来时代人的利益和自然生态本身价值的生态环境利益进行……保护”,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理论要求的法律与传统法律不一致,所以传统法律不能对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③置于④之前,作为④的原因恰当,而⑤说这些法律规范可以为生态环境提供直接保护,与④句意相悖,两句相连不恰当,由此排除B、D。
再分析A、C两项,两个选项最明显的区别为③④与⑥的位置。由上文分析可知,③④说的是为什么传统的法律不能对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⑥说的是生态文明需要一个以生态环境价值为核心价值的法律体系,由此可知,⑥是作为③④的结果来做进一步说明的,故三句的顺序为③④⑥,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3题

8、【言语理解】研究历史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如同警察破案,必须掌握足够的证据,使各种证据之间形成________的逻辑关系。因为是凭证据说话,因此,研究历史依靠的是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和论证证据关系的能力,而不是看你能提出怎样________的观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实 尖锐

B:合理 新鲜

C:准确 独特

D:严密 超前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真实”“准确”均与“逻辑关系”搭配不当,排除A、C。“合理”“严密”填入均可。第二空,研究历史不存在“超前的观点”的说法,排除D。“新鲜”填入句中表示研究历史不在于提出多么新奇、引人注目的观点,契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9、【言语理解】依靠人口红利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上半场临近________,依靠核心技术的下半场已经拉开帷幕。这时候更加需要这种技术沉淀的思维,不是只关注短期的流量变现,而是要真正沉下心来________于一个领域,一项技术一项技术往上垒,创造出真正的核心技术,形成一个创新链条,让企业具有________的核心竞争优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桃花源 注重 迭代更新

B:天花板 专注 不可替代

C:地平线 关注 无可争议

D:风险点 倾注 卓然独立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后文提到依靠核心技术的下半场已经开始,故上半场的发展应触及顶端,不能再继续发展。“桃花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与文段语境无关,排除A。“天花板”引申指事物发展达到了极限,没有上升的空间,符合句意。“地平线”引申义是起点、最初,与句意不符,排除C。“风险点”指具有潜在危险的源头。与文段语境无关,排除D。验证第二空,“专注”填入与“沉下心来”相呼应。第三空,文段主要说的是企业发展要有核心竞争力,而有了核心竞争力就不会轻易被市场边缘化,不会被取代,“不可替代”填入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9题

10、【言语理解】真正的批评,总是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之上,只有修养与________对等的人的批评,才值得________和理会。至于无边无际的谩骂,除了________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华 关心 气急败坏

B:学识 关注 自我贬低

C:才情 注目 贻笑大方

D:知识 注视 自娱自乐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此处的主语为“批评”,“注目”和“注视”均不能与“批评”搭配,由此排除C、D。
第三空,与前面的“对等”相呼应,此处用“自我贬低”更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