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知识鸿沟是指不论社会经济地位高或低,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都会随时间增加,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取的知识量却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所获取的多,久而久之,这两群人的知识差距会不断扩大,这就是知识鸿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贫富分化越厉害的社会知识鸿沟现象越普遍
B: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的知识状态趋向一致
C: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共同语言就越多
D:知识与财富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定义中只说明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的知识差距会不断扩大,并没有说明地位高知识状态就会趋向一致,就会有共同语言,故B、C两项错误。知识和财富的关系在定义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A项说法符合定义内容。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9题
2、【判断推理】荷兰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模拟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条件进行农作物栽培实验。他们对该项实验种出的小红萝卜、豌豆、黑麦和西红柿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令人充满希望,这些产品不仅安全,而且可能比在地球土壤种出的农作物更健康。英国媒体称,能在火星土壤种出可食用作物,殖民火星的希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英国媒体说法的是:
A:火星土壤重金属占比和地球土壤不一样
B:在另一个同类实验中土豆的长势很糟糕
C:从实验到真正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月球、火星、地球的气候条件有很大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为:能在火星土壤种出可食用作物,殖民火星的希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题干实验是在模拟火星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的,重金属含量也是土壤条件的一部分,实验时肯定已考虑在内,而种出的产品不仅安全还有可能更健康,因此A项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B项指出另一处土豆长势糟糕,C项说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D项指出气候条件存在不同,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殖民火星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质疑了题干的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04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7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1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6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1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6题
3、【判断推理】在抗生素大规模医用之前,耐药效果对细菌几乎没有意义,突变自身的有害效果更加重要。正常使用抗生素能杀死几乎所有的目标细菌,个别漏网之鱼通常也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殆尽。其中一些细菌个体虽然已经带有耐药性的萌芽,但这些萌芽不足以抵御正常剂量的抗生素,也会随着个体死去而消失。
由此可以推出:
A:基因突变是耐药细菌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
B: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来削弱抗生素的作用效果
C: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之后,抗生素将无法攻击病菌
D:如果没有抗生素滥用,耐药性不会快速蔓延开来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述了在抗生素大规模医用之前,也就是抗生素滥用之前,细菌并没有耐药性,只能通过自身突变对人体产生有害效果。这种情况下,正常使用抗生素能杀死几乎所有的目标细菌,即使有漏网之鱼也不足为患,并且一些带有耐药性萌芽的细菌个体也不足以抵御正常剂量的抗生素。因此,如果抗生素没有滥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会很缓慢,D项表达了与题干相同的意思,能够由题干推出。
A项,“根本原因”在题干中并未提及,该项不能推出。
B项,题干中并未说明细菌通过何种方式削弱来抗生素的作用,该项不能推出。
C项,由题干只能得出细菌产生耐药性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后,抗生素对其的作用可能会减弱,但未必无法攻击,该项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93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8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03题
4、【判断推理】招标:中标
A:宣传:推广
B:请示:批复
C:抽象:具体
D:支出:收入
正确答案:B
解析:招标之后才能中标,两者存在时间先后顺序。
A项,宣传和推广没有时间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请示之后才能批复,两者存在时间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抽象和具体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先收入再支出,两者存在时间先后顺序,但词项的位置颠倒,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57题
5、【判断推理】2009年12月初,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相继公布,继而有统计数据披露: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均有校长、院长、副院长、董事长等职务。所以有人认为,“官员身份”在院士评选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下哪一项正确,最能对上述结论构成反驳?
A:院士评选没有规定官员不能当选
B:许多非常优秀的学者担任了行政职务
C:有官员身份的学者占学者整体的比例不大
D:优秀的官员可以兼任学者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新增院士中官员的比例高得出结论:“官员身份”在院士评选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A项,官员是否能当选与“官员身份”是否起到作用没有关系,为无关项。
B项,说明当选院士中官员的比例高是因为“优秀的学者本身就会担任行政职务”,削弱了结论。
C项,有官员身份的学者占学者的比例与题干论述无关,为无关项。
D项,说明官员身份起到了作用,加强了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回赎权,是指出典人在典期届满时享有的要求偿付原典价并支付其他合理的费用和利息,赎回原典物的权利。回赎权有一定的期限限制。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出典人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或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的,视为绝卖,典物的所有权即归典权人所有。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张因投资需要资金,在典当行典当了一件传家宝,约定3年后赎回,3年后小张投资失利,无法按时回赎,典当行即拥有该宝贝的所有权
B:王某20年前无典期典当了自己的房屋,现在仍未赎回,该房屋可视为绝卖,王某无法再赎回
C:李某在1999年与典当行达成协议,以3万元典当了一块古董手表,未明确典当期限,直至2009年李某仍没有赎回,此时典当行可以将手表公开拍卖
D:赵某15年前典当了一套房屋的产权,当时协议典期为两年,赵某至今仍无能力回赎,该房屋可视为绝卖
正确答案:D
解析:回赎权定义的关键信息:出典人在典期届满时享有的要求偿付原典价并支付其他合理的费用和利息,赎回原典物的权利。回赎权的期限:出典人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或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视为绝卖。
A项,小张约定3年后赎回,即典期是3年。3年后,小张无法按时回赎,不符合“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此时典物的所有权不归典当行,判断错误。
B项,王某典当的房屋属于无典期的,从典当房屋时到现在只经过了20年,不满足“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王某仍然可以赎回,不能视为绝卖,判断错误。
C项,李某未与典当行明确典当期限,属于无典期,从1999到2009年经过10年,不满足“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典当行没有典物的所有权,不能公开拍卖,判断错误。
D项,赵某房屋的典期为2年,15年前典当的,则典期届满后已经过了13年,超过10年,符合“出典人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可以视为绝卖,判断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4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9题
7、【判断推理】要抢救及时并且方法得当,这头大象就不会死亡,但目前这头大象死亡了。
根据以上论述,下列哪项一定为真?
A:对这头大象的抢救不及时,但方法得当
B:对这头大象的抢救很及时,但方法不得当
C:如果对这头大象的抢救是及时的,那么大象死亡的原因肯定是方法不得当
D:如果这头大象的死因是抢救不及时,那么方法不得当就不会是大象的死因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条件:抢救及时并且方法得当→大象不会死亡。大象死亡,否定了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抢救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
A项,由“或者”无法得出肯定的“抢救不及时,方法得当”,排除。
B项,由“或者”无法得出肯定的“抢救及时,方法不得当”,排除。
C项,对这头大象的抢救是及时的,否定了“抢救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的一个选言肢,根据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了一个选言肢以外的其他选言肢,可以肯定剩余的选言肢,即方法不得当,正确。
D项,这头大象的死因是抢救不及时,肯定了“抢救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的一个选言肢,根据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肯定一个选言肢,无法肯定或否定其他选言肢,无法得知方法不得当是否是大象的死因,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8、【判断推理】某全国连锁餐饮企业在北方部分城市新推出了一款糕点,销量与口碑极佳,因此该公司管理层认为,如果在南方城市推出该产品一定也能受到顾客的喜爱。
下列选项最能指出上述论证缺陷的是:
A:默认了该款产品在北方市场的销量与口碑信息可以用于预测南方市场
B:忽视了国内的其他餐饮企业也可能会推出同款糕点
C:默认了该全国连锁餐饮企业在南方城市开设有分店
D:忽视了许多南方城市有自己的特色糕点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某全国连锁餐饮企业在北方部分城市新推出了一款糕点,销量与口碑极佳。题干论点:如果在南方城市推出该产品一定也能受到顾客的喜爱。
A项,北方市场的销量和口碑与南方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题干错误地认为,北方市场的销量和口碑可以预测南方市场的情况,该项指出了题干论证的缺陷。
B项,国内其他餐饮企业是否推出同款糕点,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指出题干论证的缺陷。
C项,该全国连锁餐饮企业在南方城市是否开设有分店,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指出题干论证的缺陷。
D项,南方城市是否有自己的特色糕点,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指出题干论证的缺陷。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1题
9、【判断推理】电子邮件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道路
A:隐私 城市
B:网络 汽车
C:信息 交通
D:交流 运输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电子邮件与隐私没有必然联系,道路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电子邮件通过网络传输,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交通不能传递道路。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电子邮件可以用来交流,道路可以用来运输,但前后两组词项的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10、【判断推理】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方式。饥饿营销也能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饥饿营销手段的是:
A:商家对换季产品打折销售
B:某房产商推出新楼盘时,故意调高售价
C:某手机品牌在推出新产品的首天实行限量发售
D:某医院规定专家门诊每天限量挂号30人
正确答案:C
解析:饥饿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商品销售商;②有意调低销售量。
A项,对换季产品打折销售,并未体现有意调低销售量,不符合要点②。
B项,推出新楼盘时故意调高售价,并未体现有意调低销售量,不符合要点②。
C项,推出新产品时首天实行限量发售,即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符合定义。
D项,是医院的规定,而非商品销售商的营销方式,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