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合259

发布时间:2022-08-26 2:07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失的,如果险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则:

A: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B:由紧急避险人承担民事责任

C:由紧急避险人和引起险情发生的人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D:由受有损失的人自己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182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人们常常用“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来形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风险。下列表述中,属于“黑天鹅”事件特征的是:
①极其罕见的、出人意料的风险
②能够预测甚至让人习以为常的风险
③一旦发生,倾天覆地,对外界产生极大影响
④发生是一个漫长过程,初期便可察觉,却又让人视而不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B

解析:“黑天鹅”是指那种极其罕见的风险,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可以颠覆人们对天鹅的定义。所以,“黑天鹅事件”一旦发生,倾天覆地,对外界产生极大影响。①③属于“黑天鹅”事件特征,符合题意。“灰犀牛”指能够预测甚至让人习以为常的风险,就像一只远处跑来的犀牛,开始你觉得笨重缓慢,一旦贴近,就难以躲避。所以,“灰犀牛事件”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初期便可察觉,却又让人视而不见。②④属于“灰犀牛”事件特征,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3、【常识判断】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A:将氧气从肺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B: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感染

C:促进血液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辅助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D:在血管破裂时大量聚集,起到凝血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0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0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0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0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0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0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0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0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0题

4、【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经》篇目《桃夭》,一般认为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B:《楚辞》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源头

C:“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D:《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正确答案:B

解析:《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描写了美丽的新娘就要出嫁了,幻想今后的美满生活,A项说法正确。《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源头,《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B项说法错误。“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C项说法正确。《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是因为磷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

B:空调工作的时候有水流出而冰箱没有,由此可判断常见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不同

C:鸡蛋带壳在微波炉中加热比较好,这样受热更快更均匀

D:液晶电视机与等离子电视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正确答案:B

解析:含磷洗衣粉会随生活污水流入自然水体,其中的磷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疯长,释放毒素并导致水体缺氧。A项说法正确。目前常见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是一样的,属于蒸气压缩式制冷。B项说法错误。鸡蛋带壳放入微波炉里加热会发生爆炸。C项说法错误。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成像原理不同,液晶电视面板是透光原理,等离子电视面板是自发光原理。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C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下列古代宫廷建筑与帝王对应错误的是:

A:鹿台——秦始皇

B:台城——梁武帝

C:思子台——汉武帝

D:大明宫——唐玄宗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对应错误。鹿台是商纣王的宫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宫殿为阿房宫。
B项对应正确。梁武帝萧衍晚年时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最后饿死台城。
C项对应正确。思子台指汉武帝所建归来望思之台。汉武帝太子刘据以巫蛊事自杀,武帝知其冤后,作思子宫,并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县(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
D项对应正确。大明宫始建于634年,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亦经过多次营建和修葺,如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曾修大明宫。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53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3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2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7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49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7、【常识判断】下列海上丝绸之路的场景不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是:

A:南宋时期,商人从泉州出海将瓷器运往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

B:元朝时期,外国旅行家乘船到泉州、上海、广州、杭州旅游

C: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叶经福州长乐装船辗转印度运到英国

D:清朝中期,欧洲商人沿海路直接航行到上海、天津市区买丝绸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清朝乾隆以后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港口中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因此,清朝中期欧洲商人不可能沿海路直接航行到上海、天津市区买丝绸。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是:

A:要素驱动

B:创新驱动

C:出口拉动

D:投资推动

正确答案:B

解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节点,必须摆脱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构建新支撑,推动发展动力变革。由此可见,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是创新驱动。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9、【常识判断】为了避讳,古代君王的名字在说话或行文中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而以改字、缺字等办法处理。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避讳原则的是:

A:秦代将“金陵”这一地名改为“秣陵”

B:汉代将“彻侯”这一爵位更名为“通侯”

C:唐代佛经中将“观世音菩萨”译为“观音菩萨”

D:清代将《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改为“天地元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当选。秦始皇东巡,随行术士认为金陵山势险峻,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便把王气泄散,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思是这里不应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A项说法不符合避讳原则。
B项不选。“彻侯”为秦二十等爵制最高一级。汉沿置,后避汉武帝(即“刘彻”)讳,改称“通侯”。
C项不选。唐太宗名为李世民。唐代佛经为了避其名讳,将“观世音菩萨”改为“观音菩萨”。
D项不选。清圣祖名为爱新觉罗·玄烨。清代将《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改为“天地元黄”是为了避其名讳。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情形符合史实的是:

A:西汉时,钦天监的人用地动仪测地震方位

B:班固将靖康之耻写入《后汉书》中,警惕后人

C:西晋某文人在宴会上朗诵《兰亭集序》

D:唐太宗时期,一些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日夜苦读

正确答案:D

解析: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西汉时期的人们不可能使用地动仪。A项说法错误。班固是东汉史学家,其写作的史书是《汉书》;《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历史,是南北朝时期史学家范晔所著。“靖康之耻”是指导致北宋灭亡、举国南迁的靖康之变,不是汉代历史。B项说法错误。《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著。西晋先于东晋。C项说法错误。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唐朝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符合史实。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