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职业社会化:指个体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或者从事某种职业后进行知识更新、技能再训练的过程。
下列属于职业社会化的是:
A:会计师小李热爱厨艺,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学习营养知识,提高烹饪技艺
B:小刘参军后被分配至汽车班,学得精湛的修车技艺,退役后自己开了一间修理厂
C:小张是某单位的技术工,当他看到很多领域急需翻译人才时,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取得翻译资格证后,离职到另一公司任职
D:小陈在抚育孩子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后在朋友建议下开办了一所幼儿园
正确答案:C
解析:职业社会化定义的关键信息: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
A项,烹饪只是小李的爱好,并非职业,不符合定义。
B项,是参军后被分配的结果,并非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不符合定义。
C项,是在看到社会急需翻译人才后选择的职业,即根据社会需求选择职业,符合定义。
D项,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办幼儿园,并非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
2、【判断推理】师范类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甲大学是师范类院校,所以甲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下列选项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最相似的是:
A:私人捐赠的教学楼遍布全国各高校,何况是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逸夫楼
B:父母爱读书的孩子爱运动,小黄爱运动,所以小黄的父母爱读书
C:牛不是食肉动物,而狮子不是牛,所以狮子不是食肉动物
D:文明司机都是礼让行人的,有些公务司机礼让行人,所以有些公务司机是文明司机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可理解为:师范类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甲大学的学生是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所以甲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推理结构:A 师范类院校学生 都是B 来自全国各地 ,C 甲大学的学生 是a 师范类院校学生 ,所以C 甲大学的学生 是B 来自全国各地 。该推理中,A代表的“师范类院校学生”是集合概念,指的是师范类院校学生的集合体;a代表的“师范类院校学生”是普遍概念,指的是一个师范类院校学生。此处混淆了概念,犯了四概念错误。
A项可以理解为:私人捐赠的教学楼遍布全国各高校,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逸夫楼是私人捐赠的教学楼,所以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逸夫楼遍布全国各高校。其推理结构:A(私人捐赠的教学楼)都是B(遍布全国各高校),C(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逸夫楼)是a(私人捐赠的教学楼),所以C(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逸夫楼)是B(遍布全国各高校)。该推理中,A代表的“私人捐赠的教学楼”是集合概念,指的是私人捐赠的教学楼的集合体;a代表的“私人捐赠的教学楼”是普遍概念,指的是一栋私人捐赠的教学楼。此处混淆了概念,犯了四概念错误,与题干逻辑错误一致。
B项,推理结构:A(父母爱读书的孩子)都是B(爱运动),C(小黄)是B(爱运动),所以C(小黄)是A(父母爱读书的孩子)。该推理中“爱运动”作为中项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均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与题干逻辑错误不一致。
C项,推理结构: A(牛)不是B(食肉动物),C(狮子) 不是A(牛),所以C(狮子)不是B(食肉动物)。该推理违反了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的推理规则,与题干逻辑错误不一致。
D项,推理结构:A(文明司机)都是B(礼让行人),有些C(公务司机) 是B(礼让行人),所以有些C(公务司机)是A(文明司机)。该推理中“礼让行人”作为中项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均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与题干逻辑错误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9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3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3题
3、【判断推理】实在判断:判断的最简单的形式,这里是肯定或否定地表明某一单个的事物的某种一般的性质(肯定判断:菊花是黄色的;否定判断:菊花不是黑色的)。
以下哪项不是实在判断?
A:月球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B:月球不是恒星
C:月球是圆的
D:
月球不是圆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实在判断的定义,其对象是某一单个的事物;而A项说的是月球和地球的关系,不属于单个事物,因此不符合实在判断的定义。B、C、D项都是实在判断。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地球:行星
A:英国:国家
B:江苏:中国
C:公路:道路
D:岛屿:大陆
正确答案:A
解析:地球是一颗行星,为种属关系。
A项,英国是一个国家,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江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二者属于组成关系。
C项,公路和道路属于种属关系,但公路属于道路里的一类,并没有指出是哪一条具体的公路,和题干关系不符;
D项,岛屿和大陆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6题
5、【判断推理】刀:锋利:切割
A:窗玻璃:透明:挡风
B:灯:明亮:照明
C:床:柔软:舒适
D:保温杯:隔热:盛水
正确答案:B
解析:刀因为锋利可以用来切割。
A项,窗玻璃不是因为透明才能挡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灯因为明亮可以用来照明,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柔软和舒适都是床的属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保温杯不是因为隔热才能盛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4题
6、【判断推理】你为什么总是不高兴?因为你缺失信仰,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的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同时,没有信仰就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较上。仰望别人的成功,感觉自己的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慨叹自己的不幸;比较别人的得志,愤然自己的失意;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苦痛。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可以推出:
A:不缺失信仰,就不会总是不高兴
B:不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代表你有信仰
C:有信仰,就不会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的事物上
D:总是不高兴,说明一定缺失信仰
正确答案:B
解析:①缺失信仰→失去方向→失去快乐;②没有信仰→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
A项,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得到有效推理,无法推出。
B项,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可以推出。
C项,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得到有效推理,无法推出。
D项,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后件,不能得到有效推理,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有研究表明,要成为男性至少需要拥有一条Y染色体。3亿年前,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在产生之际含有1438个基因,但现在只剩下45个。按照这种速度,Y染色体将在大约1000万年内消失殆尽。因此,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
A:恒河猴Y染色体基因确实经历过早期高速的丧失过程,但在过去的2500万年内则未丢失任何一个基因
B:男性即使失去Y染色体也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其他染色体有类似基因可以分担Y染色体的功能
C:人类进化过程中,可以找到单性繁殖或无性繁殖后代的方法,从而避免因基因缺失引发的繁殖风险
D:Y染色体存在独特的回文结构,该结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以保持丢失基因的信息,实现基因再生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人类男性Y染色体含有基因数量的递减速度得出Y染色体约在1000万年内消失,人类也将走向消亡。
A项,恒河猴的基因变化规律不能代表人类的基因变化规律,与题干无关。
B项,Y染色体消失人类也有可能生存,质疑了题干论证。
C项,人类可以找到无性或者单性繁殖的方法,说明Y染色体消失不影响人类繁殖。
D项,Y染色体不会消失,题干结论就不成立,削弱了题干。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强迫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强迫症的是:
A:模特小张最近为了保持苗条身材,强迫自己每次参加聚会都少吃东西,她感觉很痛苦
B:过春节了,高三学生小陈一边很想跟同学出去玩,一边为了考上好大学不得不强迫自己在家里认真看书
C:林女士每次走出小区门口时,都会怀疑自家的煤气没有关掉或者大门没锁,于是再折回检查
D:内向的小李很想对喜欢的女孩子表白,但又很害怕被拒绝,整个晚上反复思考不能入眠
正确答案:C
解析:强迫症的定义要点为“患者明知强迫症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A、B、D三项的自我强迫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不属于强迫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专家证人,特指具有特定实践经验或专门知识,在法庭上针对专业性问题阐述判断性意见的证人。专家证人对某一特定问题所发表的专业的、带有个人见解的观点、看法,称为专家证言。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涉及专家证人的是:
A:晓峰在小区门口被张某撞伤后落下残疾。他认为是张某没有及时送他就医而导致自己残疾。晓峰提起诉讼,请目睹事故过程的王医生出庭描述事发经过
B:王老先生过世后,其女儿出具父亲手书遗嘱,称父亲将房产全都留给自己,要求继母立刻搬出。继母认为遗嘱笔迹不是王老先生的,要求对遗嘱进行鉴定
C:某村居民王某的两个儿子因为如何赡养母亲发生争执,村委会调解时,大儿子说当年分家时,请了有资质的调解员做见证,现在还请调解员来证明已经履行了义务
D:小安因为被同学欺辱,出现严重自杀倾向。小安的家长提起诉讼,要求其同学作出赔偿,小安的心理咨询师出庭说明校园霸凌与小安的自杀倾向之间的关联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家证人定义的关键信息:具有特定实践经验或专门知识,在法庭上针对专业性问题阐述判断性意见的证人。
A项,王医生出庭只是描述晓峰被张某撞伤的事发经过,并未在法庭上针对专业性问题阐述判断性意见,不符合定义。
B项,继母认为遗嘱笔迹不是王老先生的,要求对遗嘱进行鉴定,只是要求鉴定,不涉及在法庭上针对专业性问题阐述判断性意见的证人,不符合定义。
C项,在村委会调解时,大儿子请调解员来证明他已经履行了义务,该调解员并不是在法庭上针对专业性问题阐述判断性意见,不符合定义。
D项,小安的心理咨询师是具有心理咨询经验与心理学知识,在法庭上对校园霸凌与小安的自杀倾向之间的关联阐述判断性意见的证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4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4题
10、【判断推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屈原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甫
正确答案:C
解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孟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的《蜀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出自赵翼的《论诗》。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