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53

发布时间:2022-08-24 20:10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职业锚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技术职能型职业锚是指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围绕着他所擅长的一套特别的技术能力或特定的职业工作而发展。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符合技术职能型职业锚?

A:小李获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后就职于一家游戏软件公司,做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因经常加班身体透支严重,索性辞职开了一家花店

B:王大夫是一名神经外科专家,因其专业技能精湛,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被推选为院长,全职负责全院的行政管理工作

C:小丽是一名专职演员,在多部电影中都有不错表现,但随着年龄增长遭遇事业瓶颈,遂决定息影,赴国外学习工商管理

D:小张在厨师学校毕业之后,先是受雇于一家小型餐厅,开始时不受重用,后来潜心钻研新菜品大获赞誉,被猎头挖至五星级酒店,担任餐厅主厨

正确答案:D

解析: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围绕着他所擅长的技术能力或特定的职业工作。
A项,小李擅长的技术能力是计算机技术,后因身体原因,开了家花店,职业发展并没有围绕计算机技术,不符合定义。
B项,王大夫擅长的职业工作是神经外科,被推选为院长后,全职负责行政管理,职业发展并没有围绕神经外科这个特定的职业工作,不符合定义。
C项,小丽的职业工作是演员,后期因工作瓶颈,决定息影,赴国外学习工商管理,职业发展并没有围绕演员这个特定的职业工作,不符合定义。
D项,小张的职业工作是厨师,最开始受雇于小型餐厅,后期受雇于五星级酒店,他的职业发展一直围绕着厨师这个特定的职业工作,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权力:监督:腐败

A:驾车:饮酒:事故

B:

理想:行动:空想

C:

舆论:引导:和谐

D:

灾难:救援:恢复

正确答案:B

解析:权力缺失监督导致产生腐败,理想缺失行动导致变为空想。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报纸:光明日报:读者

A:大楼:模型:工程师

B:医院:病人:医生

C:电器:空调:用户

D:软件:病毒:黑客

正确答案:C

解析:光明日报是报纸的一种,读者阅读报纸。
A项,模型与大楼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病人与医院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空调是电器的一种,用户使用电器,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病毒的本质是代码,并非软件,因此病毒与软件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5题

4、【判断推理】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该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在这里,所谓社会单位既指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也指社会机构。
下列不属于社会分化的是:

A:大学生毕业后有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的从事行政工作,有的进入经济领域

B: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后来有的当了局长,有的下岗失业

C:李某与焦某结婚三年后离婚,后与万某结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

D: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现代社会农民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分化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
A项,由大学生变为各单位的工作人员,体现了地位的变化,符合定义要点。
B项,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有的当了局长、有的下岗失业,符合定义要点。
C项,只是经济条件有所改善,没有体现地位的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农民和商人的地位均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5、【判断推理】职业社会化:指个体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或者从事某种职业后进行知识更新、技能再训练的过程。
下列属于职业社会化的是:

A:会计师小李热爱厨艺,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学习营养知识,提高烹饪技艺

B:小刘参军后被分配至汽车班,学得精湛的修车技艺,退役后自己开了一间修理厂

C:小张是某单位的技术工,当他看到很多领域急需翻译人才时,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取得翻译资格证后,离职到另一公司任职

D:小陈在抚育孩子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后在朋友建议下开办了一所幼儿园

正确答案:C

解析:职业社会化定义的关键信息: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
A项,烹饪只是小李的爱好,并非职业,不符合定义。
B项,是参军后被分配的结果,并非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不符合定义。
C项,是在看到社会急需翻译人才后选择的职业,即根据社会需求选择职业,符合定义。
D项,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办幼儿园,并非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

6、【判断推理】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和降低库存以及缩短生产周期,力求实现低成本准时生产的技术。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流程整体优化、均衡物流、高效利用资源、消灭一切库存和浪费,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向顾客提供最完美价值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精益生产的是:

A:为了抢占市场,甲公司不断提高空间利用率

B:乙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以缩短其产品生产周期

C:丙公司的强大供货体系保证它能随时满足客户

D:丁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超快的物流系统

正确答案:D

解析:精益生产定义的关键信息:消除浪费和降低库存以及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低成本准时生产,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向顾客提供最完美价值的目的。
A项,不断提高空间利用率,并没有降低库存,不符合定义。
B项,投入大量资金,并没有实现低成本,不符合定义。
C项,强大的供货体系,并没有降低库存,不符合定义。
D项,建立超快的物流系统,体现了降低库存,用最少的投入向顾客提供最完美价值,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3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0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8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2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0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7、【判断推理】煤炭:矿产:炼钢

A:电影:艺术:投资

B:钟乳石:景观:观赏

C:火车:铁路:运输

D:风力:能源:发电

正确答案:D

解析:煤炭是矿产的一种,可以用来炼钢。
A项,电影是艺术的一种,投资电影,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钟乳石是景观的一种,观赏钟乳石,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火车在铁路上运行,可以用来运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风力是能源的一种,可以用来发电。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投射作用是指个人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欲望、思想观念、性格特点等转嫁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有同样的特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投射作用的是:

A: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B:推己及人

C:爱屋及乌

D: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正确答案:D

解析:投射作用的定义要点:①自己不喜欢或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欲望、思想观念、性格特点等转嫁到他人身上;②认为他人也有同样的特质。
A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指的是对得不到的东西就贬低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推己及人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爱屋及乌指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的是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9、【判断推理】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一是避罚服从取向阶段,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三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四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五是社会法制取向阶段,看重法律的效力,但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六是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认为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一个人认为公司员工都参加了聚餐,所以自己也应该参加聚餐,则他的个人道德判断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评定行为的好坏。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社会法制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符合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A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为了避免惩罚而去参加聚餐,不属于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B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评定行为的好坏,不属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项,因为大家都去了,所以自己也决定去,是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可,属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人类最一般原则,不属于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5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5题

10、【判断推理】自行车轮又在中国转起来了。如今,在中国的年轻人中间,正在流行着骑自行车的生活时尚。这种时尚打动了国外很多国际知名的自行车制造商,他们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纷纷来中国开店销售他们的自行车。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些国外知名自行车制造商的看法?

A:一般说来,自行车比汽车便宜,中国的绝大部分人都买得起自行车

B:中国自行车保有量已占世界的一半左右——至少有4.7亿辆

C: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增强,低碳环保的自行车运动将成为更多人的生活选择

D:国外知名品牌自行车在华售价昂贵,超过了一般中国人的承受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这些国外知名自行车制造商的看法是:看好中国市场,来中国开店销售他们的自行车。
A项,指出中国绝大部分人都买得起自行车,说明这些国外知名自行车在中国可能有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题干看法。
B项,指出中国自行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左右,但不代表中国市场已经饱和,无法说明这些国外知名自行车在中国没有销路,不能质疑题干看法。
C项,指出自行车运动将成为更多人的生活选择,说明这些国外知名自行车在中国可能有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题干看法。
D项,指出国外知名品牌自行车售价昂贵,超过了一般中国人的承受能力,说明这些国外知名自行车在中国的市场前景不一定好,削弱了题干看法。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