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种植:水果:仓库
A:自习:知识:图书馆
B:裁剪:服饰:加工厂
C:烹饪:美食:保鲜柜
D:挂职:干部:贫困县
正确答案:C
解析:种植水果是动宾结构的短语,水果可以存放在仓库。
A项,通过自习可以获得知识,二者不能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且图书馆是存放书籍的地方,而不是存放知识的地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裁剪是制作服饰的工序,且加工厂是制作服饰的地方,而不是存放服饰的地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烹饪美食是动宾结构的短语,美食可以存放在保鲜柜,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挂职干部是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
2、【判断推理】马太效应: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马太效应的是:
A:教授、专家越是有名,得到的科研经费越多,社会兼职越多
B:国家总是重点投资建设名校,那些投入充分而硬件和软件占绝对优势的学校想不继续成为名校恐怕都很困难
C:在股市狂潮中,赚的总是庄家,赔的总是散户,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式聚集到少数人手中
D:陈经理喜欢买彩票,最近他连买连中,买了新车,邻居羡慕之余纷纷向他讨教选号的方法
正确答案:D
解析:马太效应的定义要点之一为积累优势。而D项陈经理买彩票连中并不是一种积累优势。A、B、C三项都符合马太效应的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英国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让两组志愿者分别玩益智游戏和观看关于跑车的纪录片,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室内自行车耐力测试。结果,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然而,研究者却发现,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
由此可以推出:
A: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相同
B:两组志愿者之间的体能素质十分相近
C:脑力活动影响体力只是一种感觉偏差
D:体力劳动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潜能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两组志愿者分别玩益智游戏和观看关于跑车的纪录片,并且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但最终的结果表明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
A项,题干没有涉及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体能的比较,无法推出。
B项,题干没有涉及两组志愿者的体能素质的比较,无法推出。
C项,题干实验表明玩益智游戏的人比观看跑车纪录片的人更容易因觉得劳累放弃体力活动,但二者之间的身体状况没有差别,即体力本身没有差别。说明脑力活动影响体力只是一种错觉,即感觉偏差,可以推出。
D项,题干没有涉及体力劳动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潜能,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9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0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3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0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4题
4、【判断推理】盲动:一败涂地:重起炉灶
A:超速:风驰电掣:按部就班
B:跟风:鹦鹉学舌:真知灼见
C:熬夜:萎靡不振:养精蓄锐
D:传神:生动逼真:洛阳纸贵
正确答案:C
解析:盲动可能会导致一败涂地,一败涂地后需要重起炉灶。
A项,风驰电掣不是超速导致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鹦鹉学舌可以形容跟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熬夜可能会导致萎靡不振,萎靡不振时需要养精蓄锐,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生动逼真可以形容传神,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93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3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3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0题
5、【判断推理】关键个案抽样指的是选择那些可以对事情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个案进行的研究。目的是将这些个案中获得的结果逻辑地推论至其他个案。
下列属于关键个案抽样的是:
A:对所有购买产品的顾客进行电子邮件调查以了解产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B:对若干6岁儿童进行访问以剔除专门为6岁儿童开发但不受欢迎的糖果口味
C:制定严格的电话抽样方案,要求调查员电话访问顾客搜集对产品包装的反馈
D:在居民区中随机寻找符合产品香味调查的对象,邀请被试完成一份调查问卷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是全部抽样,C项是电话抽样,D项是随机抽样,都不是选择可以对事情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个案进行研究,都不属于关键个案抽样。只有B项选择6岁儿童作为关键个案进行研究,属于关键个案抽样。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在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拆迁和建设的速度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城市的拆迁和建设,因此,有人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导致城市拆迁和建设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很少进行拆迁和建设的城市,往往都会发展得比较缓慢
B:除城市发展外,工业化也是导致城市拆迁和建设的原因
C:城市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带来很多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D: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发展,带动城市的拆迁和建设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城市的发展是导致城市拆迁和建设的根本原因。论据: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城市的拆迁和建设。
A项,题干讨论的是城市发展和城市拆迁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选项说的是发展快慢和拆迁多少的关系,属于无关项。
B项,工业化也是导致城市拆迁和建设的原因,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题干讨论的是城市发展和城市拆迁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选项说的是城市发展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D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发展,带动城市拆迁,说明经济发展是城市拆迁的根本原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比较B、D两项,B项属于其他原因,D项属于根本原因,因此D项削弱力度更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乡贤调解:指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后,由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乡村贤达人士出面解决纠纷的民间调解方式。
下列不属于乡贤调解的是:
A:老周与老马因借贷纠纷对簿公堂,法院受理后到村里开庭,并请了几位乡贤旁听,经过现场调解,双方达成谅解
B:老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全村上上下下都很敬重他。张家的牛吃了李家的草,高家的水流进了齐家的房,村民只要找到他,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C:老于从镇司法所退休回村后,用老百姓的“土办法”解决了蒋家婆媳不和的老大难问题。从此以后,村里一旦发生什么纠纷,大家都爱跑来请他去评理
D:老张和邻居老李因为家门口的路闹得不可开交,把路堵死。家住村头的老支书过去调解,两人一见到他,火气就消了一大半,很快握手言好,开通了道路
正确答案:A
解析:乡贤调解定义的关键信息: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后,由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乡村贤达人士出面解决纠纷。
A项,老周与老马的借贷纠纷,主要是法院受理,乡贤只是负责旁听,并未出面解决,不符合定义。
B项,老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全村上上下下都很敬重他,有问题也找他解决,符合定义。
C项,村里一旦发生什么纠纷,大家都爱跑来请从镇司法所退休回村的老于来评理,符合定义。
D项,老张和邻居老李因为家门口的路闹得不可开交,住村头的老支书过去调解,他们很快握手言好,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107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07题
8、【判断推理】实验员:试管:器具
A:司机:公交车:交通工具
B:农民:水稻:作物
C:职员:电脑:科技
D:雕塑家:雕塑:艺术品
正确答案:A
解析:试管是实验员的劳动工具,也是一种器具。
A项,公交车是司机的劳动工具,也是一种交通工具。
B项,水稻不是劳动工具。
C项,电脑和科技的关系与题干不同。
D项,雕塑是雕塑家的作品,而不是工具。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有研究表明: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那么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这一做法将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从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坏。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喷洒到空中的水滴能够在云层之上重新聚集
B:人工制造的云层将会对邻近区域的降雨产生影响
C: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D:台风前进的动力来源于海水表面日光照射所产生的热量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结论为:喷洒水滴会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从而使台风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题干中存在的跳跃概念为:“增加对日光的反射”和“阻止台风前进”,需要首先考虑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A项,讨论的是喷洒到空中的水滴是否能在云层之上重新聚集,与题干中喷洒水滴增加对日光的反射这一做法能否有效阻止台风前进无关,不是上述结论成立的前提,排除。
B项,讨论的是人工制造的云层对邻近区域降雨是否有影响,与题干中人工制造的云层能否有效阻止台风前进无关,不是上述结论成立的前提,排除。
C项,讨论的是台风经过时伴随的天气状况,与题干中阻止台风前进的措施无关,不是上述结论成立的前提,排除。
D项,建立了跳跃概念的联系,指出日光照射产生的热量是台风前进的动力,因此增加对日光的反射,使台风无法获得足够的日光照射,从而使台风缺乏前进的动力,是上述结论成立的前提,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1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6题
10、【判断推理】最近,上海长宁区开了一个新超市。从外表看,这是一间典型的中国连锁超市。满满当当的货架塞满了各种食品和日用品。然而所有站内商品,虽然外观与普通商品没有分别,里面却是空的,包装上找不到拆封的痕迹,来访者也无处得知商品是如何被“掏空”的。虽然这是一家卖空的超市,却人气爆棚。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部分购买者不知道里面是空的
B:空包装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商品
C:有一些空包装是恶作剧的道具
D:超市引发日常消费文化的探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矛盾:一家卖空包装的超市,却人气爆棚。
A项,部分购买者只能说明有一部分人买,但不能造成人气爆棚的现象,无法解释。
B项,空包装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商品,说明消费者是为了买艺术商品,可以解释。
C项,“有一些”与题干中的“塞满”“所有站内商品”矛盾,无法解释。
D项,超市引发日常消费文化的探讨,未涉及“空包装”和“人气爆棚”之间的矛盾,属于无关项,无法解释。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