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76

发布时间:2022-08-29 19:50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其营业收入中扣除广告费用。因为如果这样的话,烟草公司将会缴纳更多的税金。他们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而产品价格的提高正好可以起到减少烟草购买的作用。
以下选项中,作为上述论点前提的是:

A:烟草公司不可能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多缴的税金

B:如果烟草公司需要付高额的税金,他们将不再继续做广告

C:政府从烟草公司的应税收入增加所得的收入将用于宣传吸烟的害处

D:烟草公司由此所增加的税金应该等于价格上涨所增加的盈利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是烟草公司多缴纳税金,则能促使他们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减少烟草的购买。要使该结论成立,则需保证烟草公司不可能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多缴的税金,而只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A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是题干论点成立的前提。B、C、D三项均不能保证题干结论必然成立,不是题干论点成立的前提。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2、【判断推理】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每一次颠覆性发展总是伴随着创新的出现。没有创新很容易陷入自戕的危局,即使曾经享誉一时,也难逃厄运。比如柯达的破产、乐凯关闭胶片生产等等莫不是如此。因为没有创新,即使像柯达那么强大,最终还是被数码相机拉下了马。因此,创新才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这一论证?

A:创新若不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不会为市场所接受

B:世界知名品牌高技术产品的成功,再次印证着质量是产品生命线的道理

C: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的成功,无一不凝聚着技术人员的大胆创新

D:创新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且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是创新才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A项,指出创新若不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不会为市场所接受,说明创新未必能带来成功,未必能使高技术产业发展,削弱了题干论证,排除。
B项,指出质量是产品生命线的道理,说明质量才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非创新,削弱了题干论证,排除。
C项,指出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的成功都源于创新,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支持了题干论证,当选。
D项,指出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说明技术的不断进步才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非创新,削弱了题干论证,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3、【判断推理】牙医在治疗龋齿时,先要去除牙齿龋坏的部分,再填充材料以修补缺损的牙体。但是,10%至15%的补牙会失败,且所用的填充物并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甚至还有副作用。有鉴于此,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用合成生物材料制成的填充物,可以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并分化成牙本质,修复受损部位。如果未来补牙的填充物都用这种再生材料制成,将降低补牙失败率,可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
由此可以推出:

A:未来人们将不再患上蛀牙病

B:未来人们将不再受龋齿困扰

C: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刺激受损牙齿自愈

D: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促进牙本质的生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只是说未来补牙用的新填充物能够降低补牙失败率,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并不意味着未来人们就不再患上蛀牙病,该项无法推出。
B项,题干只是说未来补牙用的新填充物能够降低补牙失败率,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不能推出人们不会再患蛀牙,不受龋齿困扰,该项无法推出。
C项,题干指出目前的填充物并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而新的填充物能够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牙本质,修复受损部位,也就是可以使牙齿自愈,该项能够推出。
D项,题干中说新的填充物能够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牙本质,而非促进牙本质的生长,“分化”与“促进生长”并非同一概念,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9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14题

4、【判断推理】(       ) 对于 味同嚼蜡 相当于 深藏若虚 对于 (       )

A:脍炙人口 盛气凌人

B:意味深长 锋芒毕露

C:百读不厌 狐假虎威

D:丰富多彩 大象无形

正确答案:B

解析:味同嚼蜡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深藏若虚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A项,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B项,意味深长指含蓄深远,耐人寻味;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
C项,百读不厌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D项,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大象无形是说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就是不要显刻意,不要过分的主张,要兼容百态。
比较选项与题干,发现B项两词分别与题干均是反义关系;A、C两项中的后半部分均与深藏若虚没有明显逻辑关系;D项的丰富多彩和味同嚼蜡并无关系。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5、【判断推理】尽管大家开始抵制珍稀动物的皮草产品,但仍有家居制造商将珍稀动物的皮毛用于家居饰品。几年前专家发明了一种新的高仿合成皮草,受到了家居制造商广泛的好评。但从最近几年的统计看,各地为获取皮毛而对珍稀动物进行捕杀的活动却并没有减少。
以下哪一项正确,最有助于对“捕杀活动没有减少”进行解释?

A:生产新的高仿合成皮草比生产原来的合成皮草的成本更低

B:新的高仿合成皮草与动物皮毛的质地相似,很难区分

C:绝大部分珍稀动物的皮毛用在越来越流行的皮草服饰上

D:家居制造商在销售大的家居物件时,往往将家居饰品当作赠品免费送给购买者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矛盾在于:专家发明了新的高仿合成皮草用于家居饰品,但对珍稀动物的捕杀活动没有减少。
A项,新的高仿合成皮草成本更低,加深了题干矛盾,排除。
B项,新的高仿合成皮草与动物皮毛质地难以区分,加深了题干矛盾,排除。
C项,新的高仿合成皮草受到家居制造商的欢迎,但绝大部分珍稀动物的皮毛用在皮草服饰上,所以对珍稀动物的捕杀活动没有减少,有力地解释了题干矛盾,保留。
D项,家具制造商的做法与题干矛盾无关,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6、【判断推理】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大众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来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健康传播的是:

A:社区进行安全避孕宣传

B:国家立法禁止香烟广告

C:医学界举办学术研讨交流会

D:学校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C

解析:健康传播的定义要点:医学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
A项中的进社区宣传、B项中的立法禁止香烟广告、D项中的学习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三项均体现了医学研究出成果后应用到大众健康知识中,符合定义要点。
C项,医学界举办学术研讨交流会还仅停留在医学成果研究阶段,不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2题

7、【判断推理】绿色消费:指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下列不属于绿色消费的是:

A:骑自行车出游

B:闲置物品交换使用

C:使用低能耗的空调

D:砍伐荒山树木造纸

正确答案:D

解析:绿色消费定义的关键信息: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
A项,骑自行车出游是环保的出行方式,符合定义。
B项,闲置物品交换使用可以避免浪费,是环保的消费方式,符合定义。
C项,使用低能耗的空调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定义。
D项,砍伐树木是破坏环境,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不属于绿色消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0题

8、【判断推理】家庭式迁移是指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跟随主要生产要素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的人口单向性流动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家庭式迁移的是:

A:因工作调动,小王夫妇举家迁往工作城市

B:老李夫妇常年在沿海城市打工,只有春节才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

C:老伴去世后,老刘被在澳门工作的独生女儿接到当地一家养老机构安度晚年

D:老张一家结束多年的在外打工生活,回乡定居一段时间后,发现家乡适合搞养殖

正确答案:A

解析:家庭式迁移的定义要点:①以户为单位;②跟随主要生产要素;③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
A项,因工作原因,小王夫妇举家迁往工作城市,符合定义。
B项,老李夫妇在外打工,过年才能回家团聚,并未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不符合要点③。
C项,老刘被独生子女接往养老机构,并非以户为单位,也并未跟随主要生产要素,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老张回乡定居,并未离开原居住地,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9、【判断推理】类别化是指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这种感知和判断不仅基于现实社会中社会体制的不同分类标准,也基于自身与他人的社会比较过程。类别化分为社会类别化和自我类别化。社会类别化是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的主观心理过程。自我类别化指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的过程是通过类别化而得以实现的,是通过“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类别化的是:

A:只要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自然提高了,因此,重要的是首先做好自己

B:小明打算应聘公司某职位,而其父母则认为他更适合做公务员

C:同学们都说小倩长得像明星,做主播肯定有前途

D:王医生常常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

正确答案:D

解析:类别化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自我类别化的定义要点:①个体到群体的过程通过类别化实现;②通过“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
A项,个人的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自然提高,不涉及类别化的过程,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明打算应聘某公司的职位,而父母认为他更适合做公务员,并未体现小明及其父母对小明所处位置判断是基于什么标准,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倩长得像明星而被同学们认为做主播更有前途,属于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被分为不同的群体,属于社会类别化,不符合要点②。
D项,王医生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是因为医生的身份自豪,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体现了“去个性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

10、【判断推理】81.手机:通话

A:酱油:调味

B:运动员:比赛

C:树木:家具

D:司机:驾驶

正确答案:A

解析:手机可用来通话,而酱油可用来调味。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