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75

发布时间:2022-08-29 19:20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真正做公益,并不是说投入精力或资金以后,自己就可以________了,而是看我们真正能做多少,怎么使我们的投入最大________地解决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枕无忧 水平

B:一劳永逸 限度

C:袖手旁观 效率

D:心安理得 范围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句中说的是真正做公益并不是投入精力或资金之后就不用管了。“高枕无忧”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心安理得”指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两词的词义与句意不符,排除A、D。
第二空,“效率”通常的用法为“高效率”“低效率”,不能与“最大”搭配,排除C。“最大限度”为习惯用法,B项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2、【言语理解】前些年,从________的市中心搬家到尚未完全开发的新区。住宅临河,两岸绿竹簇簇,鸟叫蝉鸣,水流风动,空气清新;房侧有一池塘,水草繁茂,鲫鱼穿梭;前方田野开阔,一片葱茏。晚上,河滩上、池塘中、田野里,蛙声齐鸣,________,恰似从几个立体音响发出的立体声,浑厚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纷繁复杂 交相辉映 沧桑

B:纷纷扰扰 余音绕梁 优美

C:热闹喧嚣 遥相呼应 和谐

D:繁荣兴盛 此起彼伏 清晰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第二、第三句对新区环境的描写可知,后文突出的是新区环境的安静、清幽。故第一空对“市中心”的描写,应与“安静”构成反义对应。“纷繁复杂”强调的是多而杂;“繁荣兴盛”强调事物蓬勃发展。两词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D。
第二空,“余音绕梁”形容鼓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使人经久不忘。“遥相呼应”指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而此处描写对象为“蛙声”,故“余音绕梁”用在此处不当,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3、【言语理解】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填入画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正确答案:B

解析:“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含贬义。而“窜改”仅指改动、删改。根据上下文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可知,应该选择“篡改”;一般说来,“驱除”之后跟的都是人或动物,又或是比较抽象的事物,比如“驱除恐惧”。“祛除”一般和疾病搭配。故②句应填“祛除”。“溶解”通常指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有融化、消除的意思,这里用“融解”更合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爱的匮乏限制了我们对人生的想象力。”我们常常说,因为我们缺爱,所以没有安全感。也许是我们________了,是因为我们拿不出爱,我们才会有庞大的不安全感。你自己不愿意先拿出来,对世界的________才是无爱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舍本逐末 回应

B:舍近求远 映射

C:吹毛求疵 认识

D:本末倒置 投射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不是因为缺爱才没有安全感,而是因为拿不出爱,所以才会感觉世界没有安全感,强调的是我们将缺乏安全感的原因颠倒了。“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舍近求远”形容做事走弯路。“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本质与非本质的位置弄颠倒了。“本末倒置”最合语境,排除A、B、C。验证第二空,“投射”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4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7题

5、【言语理解】公共艺术比之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其基本差异在于前者设立于________的公共空间,面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在________的情境中与不同的观众会面,以多元的文化态度、审美经验与公众对话或互动,实现其公益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公开 不期而至

B:宏大 意想不到

C:开放 不期而遇

D:露天 出乎意料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公共空间”的特点是“公开”“开放”的,排除B、D。
第二空,“不期而至”侧重于“至”,多指单方面的到来。“不期而遇”侧重于“遇”,强调双方的相遇。文段说的是艺术与观众双方,用“不期而遇”更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7题

6、【言语理解】在今年两会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谈到如何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时,温家宝总理以《离骚》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明志。
这句话表明:

A:投身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思是:这是我内心所向往和珍惜的,即使死多少次我也不后悔。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温家宝总理以此明志,说明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只有 D项体现了“导向作用”,当选。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7、【言语理解】以人均收入衡量的发展差距,本身隐含着一个资源禀赋结构上的差异,即发达地区具有相对丰富的资本要素,从而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相对不发达地区则具有劳动力丰富和生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资源禀赋结构差异,无疑可以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赶超的机遇。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有利有弊

B:发达地区相对来说劳动力比较缺乏

C:中西部可以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D:资本密集型产业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发达地区具有相对丰富的资本要素,从而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相对不发达地区则具有劳动力丰富和生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可知,发达地区相较于相对不发达地区,劳动力较为缺乏,B项符合文意;东部地区作为发达地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D项符合文意。由“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资源禀赋结构差异,无疑可以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赶超的机遇”可知,中西部可以利用自身劳动力丰富的优势赶超东部地区,C项正确。A项,文段末句只提到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的优势,未提及“弊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8题

8、【言语理解】实际上,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应该成为一切社会科学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遗憾的是,有些学科在迅速发展它的逻辑分析工具和数学描述语言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这个优秀的传统,研究者仅仅依赖那些来自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计量建模,而忽视了直接从真实世界获得鲜活的理论灵感和真实数据。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社会科学”的:

A:分析工具

B:数据处理

C:优秀传统

D: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应成为社会科学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然后由“遗憾的是”引出有些学科存在的过于依赖逻辑分析工具和数学描述语言,忽视了直接从真实世界获得鲜活的理论灵感和真实数据的状况。“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和“逻辑推理和计量建模”讨论的都是研究方法问题,D项当选。
A项“分析工具”是研究方法的一种;B项“数据处理”文段未提及;C项“优秀传统”是指“实地调研、田野考察”的研究方法,文段也论述的不好的研究方法。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8题

9、【言语理解】①事实上,在耕田之外也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
②同样地,生活上的大小事情,除了可以遵循风俗习惯之外,也有宗亲长老按祖训家法裁夺
③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人以农业为生
④在某一层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要他自己做决定,在少数需要他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也有现成的规矩习惯等等可以作为参考
⑤农作上的点点滴滴,除了靠自己经年累月的积累,也由宗亲长老口耳相传
⑥这些经验、规矩、风俗、习惯、祖训、家法,可以说涵盖了一个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每一个环节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④②⑥

B:③①⑤②⑥④

C:①③⑤②⑥④

D:③①⑤④②⑥

正确答案:B

解析:①以“事实上”开头,放在段首不恰当,可首先排除A、C。由②中的“同样地”,再结合⑤内容可知,②、⑤两句构成并列关系,且顺序为⑤②,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

10、【言语理解】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各级指挥员必须首先是军事技术专家。二十多年前,钱学森同志在展望21世纪时大声疾呼:未来在挑战,军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我们要有紧迫感。然而,由于受传统的“重道轻器”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指挥员“智谋”有余、“技谋”不足。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科技是问鼎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引擎”,技术决定战术是制胜铁律,各级指挥员不重视“技谋”就无法有效形成实战能力。唯有那些科技知识的博学者、科学技术的领跑者,才能在未来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重道轻器”可休矣

B:现代战场“技谋”不可弱

C:英雄当以“谋”为先

D:指挥员的“制胜密码”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通过毛泽东同志和钱学森同志的观点强调军事技术专家及军事科技的重要性;接着由“然而”转折,指出现在存在部分指挥员“智谋”有余、“技谋”不足的问题;然后通过反面论证,指出不重视“技谋”就无法有效形成实战能力;最后通过“唯有……才能……”再次强调科技对于当今军事战场的重要性。因此文段意在说明科学技术对于军事战场的重要性,即“技谋”的重要性,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
A项,文段提到“重道轻器”是为了引出部分指挥员“技谋”不足的问题,文段重点在于强调重视“技谋”,排除。
C项,“‘谋’为先”表述不准确,“谋”包含“智谋”和“技谋”,文段强调的是“技谋”,排除。
D项,“制胜密码”表述不明确,未体现“科技”对未来战争的意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4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