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以下应依法惩处的经济垄断行为是:
A:某商场即将歇业装修,以亏本价格倾销库存商品,一时间,使得周边竞争对手的生意清淡
B:某市餐饮协会为保证卫生质量和食品安全,要求会员单位必须使用统一消毒的餐具
C: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国家发改委决定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D:某出版社对其出版的《国学大全》精装本定了“天价”
正确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3条规定:“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B属于第二项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故应选。A、D两项是正常的经济行为,C项是行政行为。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对下列诗句描述的节气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行莫忘归
②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句①指的是清明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句②指的是谷雨,在每年的4月19-21日。句③出自唐诗《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属于冬天时的场景,一般认为是小雪节气。句④出自宋朝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描写的是春分节气,在每年的3月20日前后。排序正确的是C项。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治理、亲自推动黄河的保护和治理。关于总书记对黄河治理的重要论述与治黄考察省份,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必须担负起保护“中华水塔”的责任——青海
②首次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甘肃
③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河南
④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山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①对应正确。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②对应正确。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③对应错误。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该项治黄论述与相应考察省份对应错误。
④对应正确。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时强调,“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克
B:十五周岁的李某,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
C:二十周岁的周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D: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年)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A项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B项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该法第十八条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C项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该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据此,D项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8题
5、【常识判断】“临川四梦”是由明代戏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所作,其中不包括:
A:《牡丹亭》
B:《西厢记》
C:《邯郸记》
D:《南柯记》
正确答案:B
解析:A、C、D选项正确。“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B选项错误。《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是中国元代戏曲剧本,王实甫所作。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6、【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传统乐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笛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B:唢呐在传统的定调方法里,是以使用的乐器为依据的
C:埙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
D: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其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笛,七孔,竹筩也。”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B项说法正确。唢呐在传统的定调方法里,是以使用的乐器为依据的。不论尺寸长短或木管粗细,一律以全按(把所有的音孔都按上,也就是筒音)称为“本调”。
C项说法错误。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迄今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其因多为陶土烧制而成,亦称陶埙。笙,古代吹奏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埙与笙的外形有很大的区别。
D项说法正确。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在当地通常用来吹奏山歌、农曲等。葫芦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诗词与风景名胜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
B: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长城
C: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三峡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太湖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述的是洞庭湖。
B项对应正确。“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出自清代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描述的是长城。
C项对应正确。“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出自宋代陆游的《三峡歌》,描述的是三峡。
D项对应错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述的是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5题
8、【常识判断】节假日或者庆典的场合,会放飞气球,以前这些都是氢气球,现在为了更安全、效果更好,已经改为氦气球。其原因是:
A:氢气有毒
B:氢气与氧气混合遇热会发生爆炸
C:氢气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会生成水,氢气球飞不起来
D:氢气比空气重,不容易飞起来
正确答案:B
解析:氢气虽然是最轻的气体,但是其具有可燃性,容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发生爆炸。氦气是惰性气体,不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比较安全,且氦的制取比氢容易。B项说法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即风筝,下面关于风筝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风筝起源于中国
B:纸风筝出现于春秋时期
C:古时风筝曾被用于军事通讯
D:风筝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称为“鸢”,一般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
B项说法错误。春秋时期,造纸术还未发明,因此纸风筝不可能出现于这一时期。
C项说法正确。风筝在制作之初,作为军事工具,常被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
D项说法正确。2006年5月20日,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3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4题
10、【常识判断】下列俗语中,体现了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说一个母亲的九个孩子长相、脾气、爱好均不同,存在基因变异现象。A项说的是食物链原理,B项说的是因果关系,D项说的是燃烧现象,均与生物变异无关。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