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总结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不是一次轻松浪漫的旅行,而是一次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远航,它有 的时刻,也时常充满惊涛骇浪。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雨和风
B:风起云涌
C:风平浪静
D:大风大浪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有……的时刻”与“也时常充满……”的对比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惊涛骇浪”形成反义对比关系,“风起云涌”、“大风大浪”明显不合句意,排除B、D。“细雨和风”是描写风雨,“风平浪静”是描写风浪,与后文的“惊涛骇浪”相对应,这里应选“风平浪静”,即C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天津曾在过往的岁月中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区域间的冲突主要来自恪守传统的老城区和异常西化的租界区,这也是天津和上海的不同之处。上海的一些棚户区和洋房________,但天津的老城区和租界地却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鳞次栉比 顾此失彼
B:比肩而立 泾渭分明
C:相安无事 危机四伏
D:水乳交融 格格不入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顾此失彼”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对象多用于人,不能用来新形容老城区和租界,排除A。“危机四伏”比喻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程度过重,且不能用来形容冲突双方的关系,排除C。“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第一空,“水乳交融”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比肩而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水乳交融”不能用来形容上海棚户区和洋房的关系,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3、【言语理解】我的阅读经验告诉我,对经济学不见得要学到特别精深的程度,但是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无疑是一种改造自己世界观的最好武器。我们读一点经济学,接受了它的思维方法,就可以把自己从那种日常直觉中拯救出来,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纠正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错觉
B:学习经济学,第一步应该掌握它的基本思维方法
C: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改造一个人的世界观
D:对于经济学,非专业人士懂一点它的皮毛就可以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总共两句话,由第一句的“基本思维方法……是一种改造自己世界观的最好武器”和第二句的“接受了它的思维方法……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可知,两句话强调的都是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对改造世界观的作用。对应C项内容。
A、D两项均未提到“基本思维方法”,B项未提到“世界观”,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6题
4、【言语理解】纵观世界范围内的装饰艺术,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传统的经典装饰绘画门类。我们都知道埃及绘画中那________的人物造型和姿态:侧面的头、四肢,正面的身体,还有动物和花卉的形态。在埃及绘画中,没有一样东西使人感觉没有计划,没有一样东西似乎可以挪动位置。就是这种________的秩序感,使埃及人把形式美发挥到了极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奇 严格
B:虚构 绝对
C:独特 强烈
D:固定 天生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传统的经典装饰绘画门类”“侧面的头、四肢,正面的身体”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埃及绘画中人物造型和姿态的与众不同,“神奇”“独特”与此相符,排除B、D。
第二空,“严格”与“秩序感”搭配不当,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30题
5、【言语理解】想法或假说的产生,来源于研究者________的思想,用来解释事物的成因,寻找或构造相关的________,以便揭示所观察到的事实的真相。因而,假说完全有可能是________的。知道这一点,养成产生想法时保留判断的习惯就非常重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 证据 错误
B:主观 定律 歪曲
C:特别 学说 荒谬
D:独立 理论 虚假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想法或假说的产生不一定来源于“特别的思想”,排除C
第二空,研究者要想让假说成立,必然寻找或构造相关的资料来证明。而“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不能被随意构造,故排除B。
第三空,“错误”对应的是“正确”。“虚假”对应的是“真实”。假说只有正确与错误两种情况,没有虚假、不真实的问题。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
6、【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阿里路在道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怪异的化石牙齿,非常兴奋,却始终认不出是属于哪种动物的。
B:书的封面上栩栩如生地印着青铜制品,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C:一家加工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中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D:中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不搞扩军备战,致力于维护本地区和全世界和平。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中“化石牙齿”语序不当,应为“牙齿化石”;“却始终认不出是属于那种动物的”,“是”缺主语。B项“上面”指代不明,是指“书的封面上面”还是“青铜制品上面”不明确。C项“大量减产和绝产”,连词“和”使用不当,因为二者不是并列关系,应改为“大量减产甚至绝产”。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A: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如果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其他竞争对手将占据美国在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
B:新疆地广人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C:八十挂零的耄耋老翁,还能在网球场上跑动,还能跳起拦网,这多少还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和点赞的!
D:有一晚风大雨大,早上出门只见地下厚厚一层落叶被晨光照得一片金黄,抬头看树上的叶子也是一片金黄,宛如一幅巨大的立体油画。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与前面的“八十挂零”语义重复,错误;另外,“多少”和“很多人”连用矛盾,可删除“多少”。A、B、D三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题
8、【言语理解】“二战”之后,法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众多新生学科________兴起。不过,在布尔迪厄眼中,这与其说是学术________结果,不如说是资本转化的需要。以学位为标志的文化资本以其隐蔽性、________、长期有效性成为资本掌握者________资本的上佳选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然 发展 合理性 运用
B:逐渐 创新 规范性 再生
C:猛然 延续 权威性 利用
D:渐次 延拓 合法性 转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第四空,由前文的“是资本转化的需要”可知,“转化”填入恰当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9、【言语理解】38.1988年1月,“中国第一个航天团队”组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为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驾“神五”圆了中国人千年飞天梦;费俊龙、聂海胜乘“神六”遨游天宇,五日五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神七”,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神舟”系列一次更比一次彰显着中国龙的腾飞力量。
从这段话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从“神五”、“神六”到“神七”,三次飞天,三次辉煌
B:杨利伟、翟志刚等是新时代、新世纪里出现的新的中国英雄
C:中国的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已跻身于世界第一流国家行列
D: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迈入了一个新时代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只说明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未说明当前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故C项无中生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雨天,车身被蒙上一层土,这层土像细砂纸般包在车身上,一旦有摩擦,就如同用砂纸来磨车漆;此外,雨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被泥沙吸住后,酸雨就很容易腐蚀车漆。
此段文字的主旨是:
A:雨中的灰尘对车身会造成磨损
B:雨水对车漆带来危害的原因
C:酸雨是腐蚀车身的主要原因
D:保护车就一定不要让车淋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目中所阐述的是雨水对车漆带来危害的原因,A与C均指出了主旨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表述题干的意思,D项“一定不要让车淋雨”的表述过于绝对,在现实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