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71

发布时间:2022-08-29 0:15     浏览量:27

1、【言语理解】正如中国乡村在拥抱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嬗变一样,乡村道德也在剧烈变化的大时代里面临(       )。

A:转移

B:转化

C:转型

D:转换

正确答案:C

解析:句中说的是乡村道德伴随着乡村的嬗变也面临着巨大转变。所填词语应与“嬗变”意思相近,“转型”最恰当。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赋予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的名字。但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考古发掘的进步,丝绸之路的含义越来越广,范围也越来越大。的确,丝绸之路早在汉代以前就存在于中西之间,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与中亚、南亚,还包括西亚、地中海地区以及海上丝路所连接的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贸易物品也不仅仅有丝绸,还有各种手工制品、植物、动物、美术品等。“丝绸之路”正如同延伸开来的丝绸一样,有的线路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有时又像一张广阔的大网,时时出现绚烂的织锦。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B:考古新发现拓宽了“丝绸之路”的范围

C:“丝绸之路”密切了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D:“丝绸之路”的含义和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命名“丝绸之路”的德国地理学家对其的界定,然后以“但是”转折,说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考古发掘的进步,丝绸之路的含义和范围都扩大了,并以“的确”引导例证,对其扩大的范围进行了说明。故转折后的句子是文段的观点句,D项正确。A、C两项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未体现出丝绸之路含义和范围的变化。B项片面,未提到含义的扩大,且学术研究的深入也是“丝绸之路”范围扩大的原因之一。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5题

3、【言语理解】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近日在地下通道启动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由此拉开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的序幕。然而,从实验一开始,外界便遍布各种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有的说实验可能产生黑洞,顷刻间吞噬地球,还有的说实验将诱发奇异粒子,引发一连串的灾难性反应。实际上,在其他几个粒子物理实验启动,甚至是第一次核武器实验之前,世界上也充斥着类似的末日预言,而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预测世界末日会到来,可是,这些预言一个接一个地被证实是谎言。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粒子物理实验的启动,以及每一次核武器实验都具有毁灭世界的风险

B: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大型强子对撞实验拉开了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的序幕

C:事实证明,每一次粒子物理学实验启动之前的世界末日预言都是不成立的

D:在每一次物理学实验启动之前,世界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世界末日预言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高速粒子对撞实验启动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世界末日的论调,继而以之前的相关物理实验启动时也曾引发过类似的预言为例,说明这些当时危言耸听的预言最终都变成了谎言。C项恰当地概括了文意,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比原来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能够更加________和鲜明地反映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价值规律的________要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确切 内在

B:确实 内涵

C:确当 内生

D:确定 内部

正确答案:A

解析:句意是说新提法比原有提法更精准更明确,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确切”能表达此意,且第二空填“内在”与“要求”搭配也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0题

5、【言语理解】这个学术搜索系统以数以十亿计的海量元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模型等相关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异构数据库群的集成集合,实现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进而通过分面聚类、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实现高价值学术文献发现、纵横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可视化的全方位知识关联。
这段广告的语言风格是:

A:准确细致

B:浑厚雄壮

C:佶屈聱牙

D:华美绚丽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步,四个选项中,A、B、C三项的语言风格的特点均较抽象,不易排除,可直接看D。这段广告并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排除D。
第二步,结合文段,由“进而”可知,这段描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且这段文字用词准确,语句流畅,并不拗口。“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C项不符合文段的语言风格,排除。
第三步,文段仅是客观地介绍某个学术搜索系统,并未体现出浑厚雄壮的气势,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2题

6、【言语理解】

当前,我国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创新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可以放任不管。“包容”意在鼓励创新,为各类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提供更加宽容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是尊重市场新业态发展规律的体现;“审慎”则是在法治框架和法治原则下开展监管,在触及法治底线和监管红线的问题上必须严格依法监管。因此,_________________,应合理界定有效创新与有为监管的边界,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法治框架下的动态平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保障平台经济在创新发展与监管内运行

B:

面对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中的风险和挑战

C:

平台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容易陷入困境

D:

正确甄别平台的经济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我国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创新秉持的“包容审慎”监管原则,然后分别对“包容”“审慎”进行说明,最后以“因此”作结横线处所填句子应与平台经济创新的话题一致,且能够引出后文的对策。B项的“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呼应文段话题,“风险和挑战”引出后文的对策,填入衔接恰当,当选。

A项的“在创新发展与监管内运行”与后文重复,本身就是对策,无法引出后文,排除。

C项的“危机管理”从文段无法推出,排除。

D项的“甄别……能力”无中生有,与文段话题无关,填入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

7、【言语理解】在音乐史中,十九、二十世纪出现了“艺术歌曲”的繁荣发展,代表是贝多芬、门德尔松、舒伯特等大师。这类歌曲的典型特征是以诗入歌,以乐和歌。也就是说,这类歌曲的内容都是极其精美的诗作,而歌曲的钢琴部分已不再是简单的伴奏,而是歌曲整体的一部分。贝多芬极为准确地称之为“以音吟诗”。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艺术歌曲”的:

A:代表人物

B:主要特点

C:发展过程

D:审美价值

正确答案:B

解析:由“这类歌曲的典型特征是”可知,文段介绍的是“艺术歌曲”的主要特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8、【言语理解】纵观现代化历程,中国改革一直是在争论中推进的,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________力量,总是能够超越左与右,促使社会形成新的共识。而主流意识形态有这样强大的力量,恰恰是从不同社会思潮中汲取智慧,而不是________的“任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整合 刚愎自用

B:平衡 剑走偏锋

C:吸收 泥古不化

D:柔化 恃才放旷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都可表示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的中和各方力量,促使形成新的共识的作用,较难排除,可继续分析第二空。
第二空,由“是……而不是……”可知,填入词语应与“从不同社会思潮中汲取智慧”相对,含有不包容,不能汲取不同意见的意思。“刚愎自用”指人固执任性,自以为是。“剑走偏锋”指用不同以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恃才放旷”指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泥古不化”指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只有“刚愎自用”能与前文构成反义对应,且修饰“任性”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0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9、【言语理解】

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法律支撑,城管在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目前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多达50多部,但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到底该怎么管,没有一个标准,这给城管的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城管在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过程中经常有法不依

B:

缺少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导致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

C:

没有足够的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得城管执法缺少法律依据

D:

造成城管执法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律法规,而在于如何执法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主要说的是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B项与文意相符,当选。A项“经常有法不依”从文段无法得出。C项错误,城管执法缺少的是“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而不是“没有足够的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D项错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执法,而在于缺乏真正独立有效的执行标准。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2012年8月,有“史上最严‘限抗令’”之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该《办法》,抗菌药物将依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被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三个级别。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将被警告、限制处方权、吊销执业证书,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上述文字可以得知:

A:抗菌药物滥用将得到有效遏制

B: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

C:医疗人员将会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D:主管部门向抗菌药物滥用宣战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接着后文具体介绍了该《办法》的内容、对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要求以及违规的惩治措施。《办法》的实施体现了有关部门对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治理决心,D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转述,“主管部门”对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宣战”对应“实施”。A、C两项属于过度推断,B项抗菌药物滥用现象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3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