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志愿服务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基于利他动机,自愿贡献知识、体力、技能等,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服务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志愿服务的是:
A:张老师每年春节前都组织“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送上粮油
B:某居民小区常有穿着白大褂的人为老年人免费量血压,热情推销保健品
C:某地遭强台风袭击后,不少人士自行驾车帮助运送救灾物资
D:某大学韩教授经常为所在社区居民作公益专题讲座,引导居民提高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B
解析:志愿服务定义的关键信息:不以盈利为目的。
A项,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送上粮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活动,属于志愿服务。
B项,量血压是免费的,但却是为了推销保健品,最终是以盈利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C项,台风袭击后,不少人士自行驾车帮助运送救灾物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活动,属于志愿服务。
D项,韩教授为居民作公益专题讲座,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活动,属于志愿服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7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7题
2、【判断推理】社会救助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下列不属于社会救助的是:
A:农村的五保户每人每年可按照一定标准从民政部领取一定的供养费
B:地震之后,政府向灾区群众每月发放必需的粮食和生活用品
C: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D:政府设立救助站对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和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救助定义的客体是: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C项明显与这一标准不符。A项五保户、B项灾区群众、D项流浪乞讨人员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创造过程中的类比包括直接类比和拟人类比。直接类比是指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或人类社会已有的发明成果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事物,并通过比较启发出创造性设想的一种方法。拟人类比是指把创造发明的对象人格化,假如自己是该对象时,在该种情况下会如何办的一种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直接类比的是:
A:为了更好地统治百姓,古代帝王号称“真龙天子”,并把龙绣在衣服和旗帜上
B:模仿沙丘的形状改进飞机发动机的燃烧器,发明了“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
C:模拟人的动作设计机械人
D:用拳头表示努力加油
正确答案:B
解析:直接类比定义的关键信息: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或人类社会已有的发明成果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事物,并通过比较启发出创造性设想。
A项,古代帝王号称“真龙天子”,并把龙绣在衣服和旗帜上,“龙”不属于自然界的现象或人类社会已有的发明成果,不符合定义。
B项,模仿沙丘的形状改进飞机发动机的燃烧器,属于从自然界的现象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事物,并发明了“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属于通过比较启发出创造性设想,符合定义。
C项,模拟人的动作设计机械人,是把创造发明的对象人格化,并非从自然界的现象或人类社会已有的发明成果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事物,不符合定义。
D项,用拳头表示努力加油,“拳头”不属于自然界的现象或人类社会已有的发明成果,且“努力加油”与“拳头”并不相似,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
4、【判断推理】日前,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弹性超强的新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由1英寸(1英寸=2.54厘米)被拉伸到100英寸以上,同时这一材料可以自行修复且能通过电压控制动作。因此研究者认为,利用该材料可以制成人工肌肉,替代人体肌肉,从而为那些肌肉损伤后无法恢复功能的患者带来福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研究者的观点?
A:该材料制成的人工肌肉在受到破坏或损伤后能立即启动修复机制,比正常肌肉的康复速度快
B:该材料在电刺激下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正常肌肉十分接近
C:目前,该材料研制成的人工肌肉尚不能与人体神经很好的契合,无法实现精准抓取物体等动作
D:一般材料如果被破坏,需通过溶剂修复或热修复复原,而该材料在室温下就能自行恢复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为:这种材料可以由1英寸被拉伸到100英寸以上,同时这一材料可以自行修复且能通过电压控制动作。观点为:利用该材料可以制成人工肌肉,代替人体肌肉,从而为那些肌肉损伤后无法恢复功能的患者带来福音。
A项,指出该材料制成的人工肌肉比正常肌肉的康复速度快,支持了题干观点。
B项,指出该材料制成的人工肌肉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正常肌肉十分接近,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该材料暂时还不能与人体神经很好的契合,即还无法断言能为那些肌肉损伤的患者带来福音,有力地削弱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该材料在室温下就能自行恢复,支持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0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5题
5、【判断推理】真诚:真挚
A:论证:论点
B:顽强:顽劣
C:果断:武断
D:争议:争执
正确答案:D
解析:真诚和真挚是近义词,且均为褒义词。
A项,论点是论证的要素之一,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顽强和顽劣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果断和武断是近义词,但一个是褒义词,一个是贬义词。
D项,争议和争执是近义词,且词性相同,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6、【判断推理】行动公众指的是不仅意识到组织行为引起的共同问题的存在,而且准备或已经采取某种解决问题的行动的公众。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涉及行动公众?
A:某化工厂污染严重,小李带领附近居民对此进行了抗议
B:某小区居民领取了某公司免费发送的化妆品
C:某班学生从广告中得知某文具公司推出了新型文具
D:多名消费者到厂家了解有关产品的生产情况
正确答案:A
解析:行动公众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且准备或已经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
A项,因污染严重而进行抗议,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领取免费化妆品,未体现存在问题。
C项,从广告中得知推出新型文具,未体现存在问题。
D项,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未体现存在问题。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7、【判断推理】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似动现象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D: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正确答案:B
解析:似动定义的关键信息: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A项,“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作者因站在孤帆之上而从两岸静止的青山上看到了“相对出”的动态效果,属于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
B项,“坐地日行八万里”指因地球自转,不知不觉中人们在地球上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实际上有连续位移,但人们并未看到连续位移,不符合定义。
C项,“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是指因波涛汹涌,前方的城郭仿佛飘在江上,远处的天空在晃动,“郡邑”和“远空”均是静止的物体,“浮”和“动”说明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
D项,“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是指明月是如此多情,不管人走到哪里,它都与你同行,我们用肉眼看不到月亮在动,但在这里却看到了它“随人处处行”,属于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71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81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87题
8、【判断推理】企业道德是指在企业这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综合。按照道德活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企业的组织道德和员工个人的职业道德。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属于企业道德的是:
A:企业管理者通过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员工管理效率
B:为签订一个合同,某企业在完全合乎本国法律手续的条款中规定,要求对方企业捐款125万元建立一个儿童医院
C:国际市场营销者在向外国市场销售产品和服务时,营销人员需要了解东道国文化的行为和规则
D:在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商品营销谈判中,经理人员的权威很大,因此谈判接触往往在较高层次进行
正确答案:B
解析:企业道德定义的关键信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A项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C项营销人员了解东道国文化、D项谈判的接触层次都不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B项,要求对方企业捐款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道德活动。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9、【判断推理】惊蛰:清明
A:春分:雨水
B:
立秋:白露
C:
秋分:立冬
D:
霜降:大雪
正确答案:B
解析:惊蛰在清明之前,且二者都是春季的节气。A项春分在雨水之后,C项秋分与立冬分属秋季和冬季,D项霜降和大雪分属秋季和冬季。B项立秋在白露之前,且二者都是秋天的节气。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显微镜:放大镜
A:凸透镜:哈哈镜
B:复印机:扫描仪
C:录像机:照相机
D:导航仪:后视镜
正确答案:C
解析:显微镜和放大镜都是用来放大观察物体的。
A项,凸透镜是实验用具,哈哈镜是娱乐用具,二者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复印机的功能是复印文件,扫描机的功能是扫描文件,二者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录像机和照相机都是用来记录影像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导航仪是用来导航的,后视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方情况的,二者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