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87

发布时间:2022-08-11 5:25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4的人口吸烟,此外,中国还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控烟迫在眉睫。然而,一方面吸烟者个人在肉体和精神上对烟草存在依赖;另一方面国家税收也部分依赖于烟草产业。如果一下子消灭烟草,不仅吸烟者会有戒断症状,就连国家和各级地方的经济状况也都会出现“戒断症状”。所以,控烟在我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论断?

A: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B:对吸烟者如果没有慢慢引导和鼓励戒烟的过程,吸烟者戒烟后有极高概率再次吸烟

C:从1982年到2012年,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

D:当前实行全面禁烟执行难度大、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从吸烟者个人和国家税收两方面论述了“控烟在我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
A项说的是吸烟的危害,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B项指出如果不慢慢引导吸烟者,即使戒烟了也会再次吸烟,说明控烟确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说的是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表明如果一下子消灭烟草可能会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影响,也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了实行全面禁烟的难度,能够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2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2题

2、【判断推理】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包含元认知的是:

A:小昆常常喝“脑力宝”

B:惠子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C:小赵调整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课

D:小庄认识到了自己对某事的处理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C

解析:元认知定义的关键信息:对认知的认知,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A项,小昆常常喝“脑力宝”没有体现认知活动,不符合定义。
B项,是惠子对庄子的认知,并非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不符合定义。
C项,调整注意力是对自己听课这个认知活动的意识和调节,符合定义。
D项,小庄认识到自己的处理是错误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过程,并非对认知的认知,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由普通民事纠纷深化为暴力犯罪事件,最后不得不引入国家强制力才能最终解决纠纷的现象,称为纠纷的漏斗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漏斗效应的是:

A:小赵婚后一直怀疑妻子有外遇。最近妻子入职新公司,小赵开始怀疑妻子与上司有染,在和妻子的一次争吵后,冲到妻子公司将其上司打伤

B:张某因为耕地问题,与邻居李某曾多次发生冲突,经多方调停未果,最后在一次冲突中张某因殴打李某的母亲被判故意伤害罪而入狱

C:小王曾借款3万给小张,并签订了借款协议,但到期后小张并未还款且恶意拖欠,小王多次试图沟通但小张总是抵赖,小王将小张打成重伤,被判入狱

D:田家因门口道路长期被刘家占用而不满,两家人曾经因此到村委会理论,也曾爆发多次肢体冲突,但矛盾依然没有解决,最终田家长子驾车撞毁刘家住房而被判刑

正确答案:A

解析:纠纷的漏斗效应的定义要点:①普通民事纠纷深化为暴力犯罪事件;②不得不引入国家强制力才能最终解决纠纷。
A项,小赵与妻子争吵后,到妻子公司将其上司打伤,未涉及到国家强制力,不符合要点②。
B项,张某和李某多次发生冲突,体现了民事纠纷;张某殴打李某母亲并被判刑入狱,体现了普通民事纠纷深化为暴力犯罪事件,引入了国家强制力才能最终解决纠纷,符合定义。
C项,小王多次试图沟通但小张总是抵赖,体现了民事纠纷;小王将小张打成重伤,被判入狱,体现了普通民事纠纷深化为暴力犯罪事件,引入了国家强制力才能最终解决纠纷,符合定义。
D项,两家人理论并爆发冲突,体现了民事纠纷;田家长子驾车撞毁刘家住房而被判刑,体现了普通民事纠纷深化为暴力犯罪事件,引入了国家强制力才能最终解决纠纷,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77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69题

4、【判断推理】相片:扫描仪:电子数据

A:水果:榨汁机:果汁

B:女人:化妆:美丽

C:星星:望远镜:距离

D:理念:行动:纲领

正确答案:A

解析:相片通过扫描仪变成电子数据。
A项,水果通过榨汁机变成果汁,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女人化妆后会更美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用望远镜观看星星,两者与距离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理念是指导行动的纲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争分夺秒:翻山越岭

A:深入浅出:前俯后仰

B:翻云覆雨:想方设法

C:心服口服:甜言蜜语

D:以牙还牙:生气勃勃

正确答案:B

解析:争分夺秒和翻山越岭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且争分、夺秒、翻山、越岭均为动宾结构。
A项,深入浅出和前俯后仰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但深入、浅出、前俯、后仰均为偏正结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翻云覆雨和想方设法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且翻云、覆雨、想方、设法均为动宾结构,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心服口服和甜言蜜语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但心服、口服为主谓结构,甜言、蜜语为偏正结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以牙还牙是偏正结构的成语,生气勃勃是主谓结构的成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6、【判断推理】镰刀:收割机

A:轮船:飞机

B:算盘:计算器

C:山泉:矿泉

D:勤劳:安逸

正确答案:B

解析:镰刀和收割机均用于收割庄稼,且按发明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A项,轮船用于航海,飞机用于航空,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算盘和计算器都是用于计算,算盘的发明早于计算器,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山泉和矿泉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勤劳和安逸为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7、【判断推理】汽车的出现改变了现代生活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在地、购买习惯、工作方式等。随着汽车越来越普遍,它们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和生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由车祸导致的死亡人数约有125万人。其中,半数死亡的情况为车辆与路人、自行车、摩托车相撞所致。车祸已成为15~29岁人群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那么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将有改变这一现象的趋势。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A:自动驾驶车辆撞人致死的事件已经发生

B: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C:车祸的酿成与普罗大众的个人素质不无关系

D: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普及率还很低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将有改变车祸致人死亡这一现象的趋势。
A项,自动驾驶车辆撞人致死的事件已经发生,说明自动驾驶车辆也无法避免车祸的发生,直接质疑了题干结论。
B项,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说明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但不能确定是否能避免车祸的发生,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车祸的酿成与普罗大众的素质有关,不能说明自动驾驶车辆就无法避免车祸的发生,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D项,目前商业普及率低不能说明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就无法改变现状,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8、【判断推理】国际工程一般是指那些资金由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提供,并在咨询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及劳务供应等方面部分或全部实行跨国经营的工程项目。国际工程经营是国际间复杂的商业性交易活动,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形式密切相关,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到有关国际工程业务的成败。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上述结论?

A: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项目管理这个方面学术活动水平比较低

B:现阶段建设市场在项目整体承包方面认可水平较高,市场认可水平高

C:现阶段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绝大部分都具备健全的运作机制

D:在工程开展方面进行管理控制的项目控制相关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A项,指出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国际项目管理方面的学术活动水平较低,但学术活动水平与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说的是建设市场在项目整体承包方面的认可水平,并不涉及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具备健全的运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已经达到要求,否则,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话应该不能建立健全的运作机制,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专业程度较高无法说明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0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0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9、【判断推理】一项对某知名大学建筑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看起来有些问题,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其在校时学习成绩的名次时,统计资料表明,有5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于班级的前15名。
如果回答者说的都是真话,那么,下面哪项能够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适的解释?

A:未回答者中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成绩都在班级的前15名之外

B:虽然回答者没有错报成绩,但不排除个别人对于学习成绩的排名有不同的理解

C: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在被访问时,一般没有回答这个有关学习成绩名次的问题

D:在校学习成绩名次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进行略微的美化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现象是:有5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于班级的前15名。
A项,该项说明,被调查者中还有一部分人的成绩位于班级前15名,即被调查者中成绩位于班级前15名的比例比50%还高,使得题干现象更加不可合理,不能解释。
B项,个别人不同的理解属于主观想象,与客观的成绩排名无关,属于无关项,不能解释。
C项,该项说明回答此问题的都是学习成绩不差的学生,因此有一半的被调查者位于班级成绩前十五名并不奇怪,很好地解释了题干的现象。
D项,对成绩略微的美化,表明美化的程度并没有多高,无法合理地解释题干现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在汇率贬值期间,除非借入货币的利率和其他成本足够高,卖空贬值货币的投机活动不可避免。如果货币当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坚持到最后,投机者就只能铩羽而归。但是,如果外汇储备不足,投机者最终就将“饱食远扬”。无论是在升值还是贬值的压力下,如果汇率不能迅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将损害宏观经济稳定,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如果以上论述为真,不能推出下列哪个结论?

A:或者货币当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坚持到最后,或者投机者“饱食远扬”

B:如果汇率能够迅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那么就不会损害宏观经济稳定

C:除非汇率迅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否则会损害宏观经济稳定,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D:如果借入货币的利率和其他成本不够高,那么卖空贬值货币的投机活动就不可避免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为:①卖空贬值货币的投机活动可以避免→借入货币的利率和其他成本足够高;②货币当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坚持到最后→投机者铩羽而归;③外汇储备不足→投机者“饱食远扬”;④汇率不能迅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损害宏观经济稳定,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A项,由②③可得,推理正确。
B项,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得出否定后件,由④可知推理错误。
C项,与④等值,正确。
D项,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由①可知正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06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5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