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57

发布时间:2022-08-04 15:51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猪肉:肥肉:脂肪

A:电视机:遥控器:辐射

B:树木:树叶:叶绿素

C:蜜蜂:蜂蜜:糖分

D:花朵:花蕊:花香

正确答案:B

解析:脂肪存在于猪肉的肥肉中。   
A项,遥控器不存在于电视机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叶绿素存在于树木的树叶里,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蜜蜂酿造蜂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花香是花朵产生的香气,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2、【判断推理】已知法学10级3班有36人,假定下列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其余为假:
(1)并非法学10级3班所有同学都去过庐山;
(2)法学10级3班王芳和李娜都去过庐山;
(3)只有法学10级3班有人去过庐山,才能说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
(4)并非法学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
依据上述假定及其给定条件,下列判断为真的选项是:

A:该班至少有三个同学去过庐山

B:王芳没有去过庐山,但是李娜去过

C:张斐和李娜去过庐山

D:王芳、李娜、张斐都没有去过庐山

正确答案:D

解析:(1)等值于“法学10级3班有的同学没去过庐山”,(4)等值于“法学10级3班有的同学去过庐山”,两者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由“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其余为假”可知,(2)和(3)至多有一真。(3)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在“前件假而后件真”的情况下为假,即“法学10级3班没有人去过庐山,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此说法本身是矛盾的,因此(3)必然为真,则(2)为假,可推出王芳或李娜没去过庐山。由此可知(1)为真,即已经有(1)和(3)两个为真,则(4)为假,即“法学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3、【判断推理】任何小说在写完之前,都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总是努力使它完美无缺。而一旦出版之后,一切可用的心血都已用尽,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由此可以推知:

A:任何小说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B: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

C:小说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说

D:出版之后的小说与作者无关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小说写完之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②小说出版之后,作者无力改动,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小说完成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但小说本身是否有缺陷没有提及,无法推出。
B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小说写完之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再结合细节信息②,小说出版后,作者无力改动,所以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可以推出。
C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小说出版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但并不代表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价,无法推出。
D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小说出版后,作者无力改动,但并不是代表作者与小说无关了,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4、【判断推理】行政主体是指享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是行政主体的是:

A: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

C: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D: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

正确答案:C

解析:行政主体的定义要点:①享受行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②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A项的行政机关、B项的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D项的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都符合定义要点,都是行政主体。
C项的,“省长”不是组织,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行政主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5、【判断推理】算法歧视其实是指以算法为手段的歧视方式。其主要是指在大数据背景下,以计算机器的自动决策分析对数据主体进行决策分析时,由于数据和算法本身不具有中立性,或者隐含错误,被人为操控,导致计算机器对数据主体进行差别对待,造成歧视的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算法歧视的是:

A:某新生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来制定学号安排座位

B:某招聘网站对男性推送高薪职位的广告次数是女性的6倍

C:信用评估机构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判定用户的信用值

D:某水果店商家总是对其长期团购的用户给予更低的价格优惠

正确答案:B

解析:算法歧视的定义要点:①以算法为手段;②歧视方式。
A项,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安排座位,并未涉及算法,不符合要点①。
B项,招聘网站对男性推送高薪职位的广告次数多于女性,招聘网站以算法为手段对不同性别的人推送高薪酬职位广告次数的差异,体现了对不同性别的用户进行差别对待,造成歧视的结果,符合定义。
C项,信用评估机构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判定用户的信用值,并非一种歧视方式,不符合要点②。
D项,水果店商家对长期团购的用户给予更低的价格优惠,不涉及算法,也不是一种歧视方式,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5题,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3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

6、【判断推理】峰终定律是指人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和结束时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到峰终定律的是:

A:某运动员擅长于后程发力赢得比赛

B:宾馆大厅的迎宾员态度热情而友善

C:超市在出口处免费发放环保购物袋

D:银行将营业大厅设计得宽敞又明亮

正确答案:A

解析:峰终定律定义的关键信息:人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和结束时的感觉。
A项,赢得比赛是全程努力的结果,不仅仅依靠运动员的后程发力,并非取决于事物结束时的感觉,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迎宾员态度热情而友善,让客人对宾馆留下好印象,体现了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时的感觉,符合定义。
C项,出口处免费发放环保购物袋,让消费者对超市留下好印象,体现了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结束时的感觉,符合定义。
D项,大厅宽敞明亮,在开始时给顾客留下很好的感觉,体现了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时的感觉,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27题

7、【判断推理】(       ) 对于 罗马尼亚 相当于 卢森堡 对于 (       )

A:匈牙利 法国

B:保加利亚 瑞士

C:捷克 比利时

D:乌克兰 荷兰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是邻国,卢森堡和法国是邻国。
B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是邻国,卢森堡和瑞士不是邻国。
C项,捷克与罗马尼亚不是邻国,卢森堡和比利时是邻国。
D项,乌克兰与罗马尼亚是邻国,荷兰与卢森堡不是邻国。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8、【判断推理】奶粉:牛奶

A:麦片:大麦

B:毛豆:绒毛

C:面粉:挂面

D:国家:王国

正确答案:A

解析:奶粉是由牛奶加工而成的,麦片是由大麦加工而成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某位记者说道:“金钱和幸福是人们苦苦追求的。但是,一个人有钱并不意味着他一定幸福,而一个人幸福也不意味着他一定有钱。我采访过的人中:有的人有钱,有的人幸福,多数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者。”
若该记者所述为真,关于他所采访的人中,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只有少数人既有钱又幸福

B:有钱人比幸福的人要多

C:幸福的人比有钱的人更多些

D:有的人既没钱,又不幸福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根据“有的人有钱,有的人幸福,多数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者”可知,多数人不同时有钱和幸福,即只有少数人既有钱又幸福。可以由题干推出,一定为真。
B项,题干中并未涉及有钱人和幸福的人的数量之间的比较,不能由题干推出,不一定为真。
C项,题干中并未涉及有钱人和幸福的人的数量之间的比较,不能由题干推出,不一定为真。
D项,题干中指出“多数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者”,但是不能说明有人同时不具备这两者,不能由题干推出,不一定为真。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91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6题

10、【判断推理】某学校甲、乙、丙三位老师年龄各不相同,一位喜欢足球,一位喜欢篮球,一位喜欢排球。现在知道:甲比喜欢足球的人年龄大;喜欢排球的老师比喜欢篮球的老师年龄小;乙老师年龄最大。
由此可以推出:

A:甲老师年龄最小

B:乙老师喜欢排球

C:丙老师喜欢足球

D:三人年龄大小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甲比喜欢足球的人年龄大”和“乙老师年龄最大”可知,甲、乙都不喜欢足球,则喜欢足球的是丙。又由“喜欢排球的老师比喜欢篮球的老师年龄小”可知,乙喜欢篮球,甲喜欢排球。三人的年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