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猪肉:猪肉松
A:红木:红木床
B:东坡:东坡肉
C:太师:太师椅
D:女儿:女儿红
正确答案:A
解析:猪肉是制作猪肉松的原料。
A项,红木是制作红木床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东坡不是制作东坡肉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太师不是制作太师椅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女儿不是制作女儿红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0题
2、【判断推理】H企业的招聘小组工作期限为两年,每一年都由五人组成。这五人中,有三人来自五位高管约翰、琼斯、玛丽、安妮和亚当,有两人来自三位高级工程师艾伦、麦迪和彼得。每年该小组中有一名成员当组长 。每一年当组长的成员第二年必须退出该小组。此外,该小组还要满足如下要求:
(1)琼斯、艾伦不能在同一年成为小组成员;
(2)每一年,安妮和艾伦中有且只有一位参加。
艾伦在第一年担任了该小组组长,则下列选项中,第二年一定参加该小组的是:
A:琼斯、安妮
B:琼斯、彼得
C:安妮、麦迪
D:亚当、彼得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为:①每一年当组长的成员第二年必须退出该小组;②有两人来自三位高级工程师艾伦、麦迪和彼得;③每一年,安妮和艾伦中有且只有一位参加;④艾伦在第一年担任了该小组组长。整合①④可推出第二年艾伦不在组内,再由②可知第二年新加入的一位组员必定有麦迪或彼得,排除A;再由③可知第二年必定有安妮,排除B、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
3、【判断推理】春节:饺子:饺皮
A:中秋节:月饼:蛋黄
B:清明节:青团:青艾
C:端午节:粽子:粽叶
D:元宵节:酒酿:糯米
正确答案:C
解析:春节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皮是饺皮。
A项,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有蛋黄馅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清明节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的皮是由青艾汁和糯米粉制成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的皮是粽叶,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并没有喝酒酿的习俗,酒酿是糯米酿制的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9题
4、【判断推理】针对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院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校方接受并实施了该班的这一承诺。结果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是优秀。
从上述判断逻辑得出的结论是:
A: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没有严格实施承诺
B:全班多数人没有作弊
C: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D:全班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且其后件“如果全班有一人作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以不及格计”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是优秀”否定了这个后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即“并非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亦即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D项可以推出。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实验,他们让这些学生记忆斯瓦希里语对应的英语单词,一共十组,每组十对词汇。每学习完一组,对参与者进行回想测验,测验中,每错一次,他们将会看到两种图片的一种,一种是可以产生负面情绪的图片,例如一把指向自己的枪;另一种是普通的图片,例如一把椅子或是一个空白影像。随后对他们进行一分钟的附加实验,清除短暂记忆的效果。最后再对这一百对词汇的记忆情况进行检测。测验结果显示,那些获得最好成绩的学生之前看的都是有负面影响的图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负面情绪有助于记忆力提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A:看有负面影响的图片时,大脑仍在进行记忆信息的处理
B:这40名被试大学生中,有的人曾经学过斯瓦希里语
C:能引发负面情绪的图片更容易使人记忆深刻
D:人们在情绪不稳定时,注意力很难集中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现象是,回想测验中看有负面影响的图片的一组记忆成绩更好,说明负面情绪有助于记忆力提高。
A项,指出看有负面影响的图片时大脑仍在记忆信息,说明看有负面情绪的图片确实会对记忆产生正面影响,该项能够解释题干现象。
B项,指出有的人曾经学过斯瓦希里语,但这样的人未必在看负面情绪图片的一组中,该项无法解释题干现象。
C项,说的是这些能产生负面情绪的图片使人记忆深刻,但最后的结果并非要求对图片进行回忆,而是记忆词汇,该项无法解释题干现象。
D项,指出人们在情绪不稳定时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说明负面情绪对记忆力的作用,该项无法解释题干现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6、【判断推理】
病人:生老病死:医学
A:
股票:商海沉浮:经济学
B:
大海:潮涨潮落:海洋学
C:
战术:枪支弹药:军事学
D:
地貌:斗转星移:地理学
正确答案:B
解析:
生老病死是病人经历的不同状态,病人是医学的研究对象。
A项,股票与商海沉浮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潮涨潮落是大海经历的不同状态,大海是海洋学的研究对象,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枪支弹药是执行战术时使用的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斗转星移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地貌与斗转星移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0题
7、【判断推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下列选项中与题干逻辑结构相同的是:
A:有志者事竟成
B:骄兵必败
C:不吐不快
D:头发长,见识短
正确答案:C
解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规矩”是“方圆”的必要条件。
A项,“有志者事竟成”中,“有志”是“事成”的充分条件,与题干不同。
B项,“骄兵必败”中,“骄兵”是“败”的充分条件,与题干不同。
C项,“不吐不快”中,“吐”是“快”的必要条件,与题干相同。
D项,“头发长,见识短”中,“头发长”是“见识短”的充分条件,与题干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5题
8、【判断推理】
某大学张、刘、李、赵4位互不熟悉的选手参加全校演讲比赛。他们来自数学、逻辑、文学和历史专业。赛前4人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测:
张:“赵的专业是逻辑。”
刘:“李的专业是文学。”
李:“张的专业不是数学。”
赵:“刘的专业是历史。”
事后得知,只有数学、逻辑专业选手的猜测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张、刘、李、赵4人各自的专业分别是:
A:
数学、逻辑、文学、历史
B:
数学、历史、文学、逻辑
C:
文学、历史、逻辑、数学
D:
历史、文学、逻辑、数学
正确答案:C
解析:
代入A项,张的专业是数学,赵的专业是历史,此时张的猜测是错误的,与“只有数学、逻辑专业选手的猜测是正确的”矛盾,排除。
代入B项,刘的专业是历史,李的专业是文学,此时刘的猜测是正确的,与“只有数学、逻辑专业选手的猜测是正确的”矛盾,排除。
代入C项,符合题干条件,当选。
代入D项,赵的专业是数学,刘的专业是文学,此时赵的猜测是错误的,与“只有数学、逻辑专业选手的猜测是正确的”矛盾,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94题
9、【判断推理】高位嫁接是指把观赏树木的枝或芽嫁接在大规格的砧木上,实现快速形成树冠的一种培育大苗方法,现被引申指将相对较高层次、较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线主战场,实现高层次人才与基层组织的结合,高素质专业人才与劳动群众的结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高位嫁接的是:
A:某省卫生厅组织系统内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到院士身边工作学习
B:某省科技厅组织高级工程师到山区科技企业技术管理岗位任职
C: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乙公司派技术员到甲公司任职
D:某项生物工程专利权人张教授,辞去教师职务到山区创办企业
正确答案:B
解析:高位嫁接的引申定义的要点:①较高层次、较高素质的人才;②到一线主战场;③高层次人才与基层组织的结合。
A项,年轻专业技术人员不符合要点①,不属于高位嫁接。
B项,高级工程师到山区科技企业技术管理岗位任职,符合定义要点。
C项,乙公司派技术员到甲公司任职,不符合要点①。
D项,张教授创办企业不符合要点③,不属于高位嫁接。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1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5题
10、【判断推理】想象是指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思维活动。按照想象是否受意志控制,可分为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不随意想象的特点是把各种印象和信息离奇、突然、有时是无意义地组合在一起。随意想象是把各种印象和信息自觉控制、有目的、经过意志的努力呈现出需要的场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随意想象的是:
A:小王面对设计图,憧憬着公司新大楼竣工后的样子
B:张三接到录取通知,想到自己实现了目标,很兴奋
C:小李昨天晚上睡觉时,梦到了儿时一起嬉戏的伙伴
D:小陈的父亲看着照片回忆起当年上山下乡时的场景
正确答案:A
解析:随意想象的定义要点:①把各种印象和信息;②自觉控制、有目的、经过意志的努力;③呈现出需要的场景。
A项,设计图属于信息,大楼竣工后的样子属于呈现出需要的场景,而小王的憧憬属于自觉控制、有目的、经过意志的努力,符合定义。
B项,想到自己实现了目标没有体现呈现出需要的场景,不符合要点③。
C项,做梦属于无意识的活动,没有体现出自觉控制、有目的、经过意志的努力,不符合要点②。
D项,回忆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不属于想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2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3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