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元素与现代奥运的激情碰撞、科技赋能下的________、独具东方美学色彩的审美意象……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虽然已落下帷幕,但“两个奥运”中形象鲜活的中国元素与创意无限的艺术________将永远镌刻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出心裁 反响
B:匠心独运 呈现
C:推陈出新 构思
D:标新立异 表达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句意及“、”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独具东方美学色彩的审美意象”语义相近。“别出心裁”指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二者均可以体现出中国奥运会的“独特性”,保留A、B。“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二者强调的均是创新,而非保持自身的独特,不符合语境,排除C、D。
第二空,“反响”指回声、反应;“呈现”指显现、展示出。由前文“独具东方美学色彩的审美意象……已落下帷幕”可知,文段强调艺术元素在奥运会中被人们看到,故“呈现”填入更符合文意,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①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②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③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④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对这段话的逻辑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A:②与③之间是递进关系
B:①与④之间是承接关系
C:③与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D:①与②之间是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整体的结构是“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和②、③、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②和③之间为递进关系;③和④之间为并列关系。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题
3、【言语理解】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现在,只要打开微信、微博,各种“引人遐想”的标题和图片随即充斥手机屏幕。
B:
我们敢想敢做,又都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有什么造不出来?
C:
网络公益,如同一股暖流,正在全国各地涌动。
D:
这个梦想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中国的梦想,更是世界的梦想。
正确答案:B
解析:
B项,“聪明”通常用来形容大脑,与“手”搭配不当。其他三项均无语病。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4、【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是他上班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他上班总是迟到。
B:尼克松脸色阴沉,步伐缓慢地走了进来,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
C:9点整,技师们最后一次调整灯光和检查音响效果。
D:如果他失败,至少他也知道他是失败得很英勇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导致语意表达混乱。正确表述应为“他上班不是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上班总是迟到”。其他三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密码学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相传古罗马名将凯撒为了防止敌方截获情报,便使用密码传送情报。凯撒的做法很________,就是为二十几个罗马字母建立一张对应表,如果不知道对应表,即使拿到情报也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致 前功尽弃
B:隐蔽 枉费心机
C:精妙 无所适从
D:简单 徒劳无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就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与后文内容构成解释对应关系。作为密码学的萌芽,凯撒“为二十几个罗马字母建立一张对应表”的编码方式算不上“别致”也不够“隐蔽”“精妙”,“简单”更能描述其原始、稚嫩的特点。
第二空,“徒劳无功”指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填入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9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0题
6、【言语理解】“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国学”概念出现之后,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
根据这段文字,“国学”的哪一方面不能确定?
A:诞生背景
B:具体所指
C:传播过程
D:概念来源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可知,“诞生背景”可以确定,排除。
B项,由“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可知,国学的“具体所指”无法确定,当选。
C项,由“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可知,“传播过程”可以确定,排除。
D项,由“‘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可知,“概念来源”可以确定,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8题
7、【言语理解】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班长关心我们,不让我们再加班了。我们再三恳求,终于答应了。
B: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
C: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编的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行世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于计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群。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偷换主语,“答应”的主语应是“班长”,而不是“我们”,可改为“他终于答应了”;B项两面对一面,应改为“有好的学习方法”;D项语义重复,“广大”与“群”不能同时使用,可删除“群”。C项没有语病,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8、【言语理解】黄河凌汛是发生在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因冰坝阻塞水流甚至带来洪灾的一种特有的水文现象。纬度差异是引起凌汛的主要原因。秋末冬初,北部河流首先封冻,南来的未结冰的水流受阻排泄不畅,于是抬高水位,引起凌汛。冬末,南部的河水先解冻,而北部河面依然冰层很厚,上游大量的水流夹带冰凌一起下泄,不仅无法破坏下游的冰层,甚至浮冰还会增进冰层的加厚,极易形成冰坝或冰桥,阻塞水流、抬高水位,发生凌汛。如果凌汛与黄河春季的洪汛结合起来,将会产生更大危害。因此要兴建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防止凌汛泛滥成灾。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A:黄河凌汛产生的原因
B:黄河凌汛是一种河流特有的水文现象
C:防止黄河凌汛泛滥成灾的必要性
D:黄河凌汛产生的危害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论述对象“黄河凌汛”;然后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纬度差异;接着具体论述了黄河凌汛发生的过程及其危害;最后由“因此”得出结论,要兴建水利工程,防止凌汛泛滥成灾。“因此”之后是文段论述的重点,即强调要防止凌汛,只有C项表意与此相符,当选。A、B、D三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9、【言语理解】群众工作不能________,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强,都必须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坚持不懈、不断完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B:一帆风顺
C:一劳永逸
D:一击即中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坚持不懈、不断完善”可知,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下子就成功。“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一击即中”指一次击打就击中目标,不是规范成语。只有“一蹴而就”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4题
10、【言语理解】畲族民歌舞蹈________,畲族传统手工艺别具一格,畲族饮食节俗古朴有趣,畲族的语言医药________。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差异,奠定了畲族文化的特殊地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匠心独运 另成一派
B:生机盎然 自成一家
C:别具匠心 异军突起
D:独树一帜 自成一体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这些独特的……”可知,题干第一句话是从民歌舞蹈、手工艺、饮食节俗、语言医药方面论述畲族文化的独特性,故横线处所填词语应强调“独特”。则B项的“生机盎然”、C项的“异军突起”不符合要求,排除。“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两者相比,前者强调心思精巧,后者强调独特、自成一家,后者更契合题目。
第二空,“自成一体”填入符合畲族语言医药非常独特的语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