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54

发布时间:2022-08-04 6:35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猪肉:猪肉松

A:红木:红木床

B:东坡:东坡肉

C:太师:太师椅

D:女儿:女儿红

正确答案:A

解析:猪肉是制作猪肉松的原料。
A项,红木是制作红木床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东坡不是制作东坡肉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太师不是制作太师椅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女儿不是制作女儿红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0题

2、【判断推理】生产要素:土地:资本

A:自然现象:彩虹:沙漠

B:社会福利:社保:工资

C:油料作物:花生:水稻

D:市场调查:产品:客户

正确答案:A

解析:土地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
A项,彩虹和沙漠都是自然现象,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社保是社会福利,工资是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不属于社会福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花生是油料作物,水稻是谷类作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产品和客户是市场调查的对象,不属于市场调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84题

3、【判断推理】老花镜:阅读

A:拐杖:康复

B:假牙:美食

C:近视镜:视力

D:助听器:交谈

正确答案:D

解析:戴老花镜是为了辅助阅读。
A项,拄拐杖是为了辅助行走,而非康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戴假牙是为了辅助咀嚼,而非美食,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戴近视镜是为了辅助看东西,而非视力,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戴助听器是为了辅助交谈,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报告认为,烟草使用是首要的可预防死因,每年全世界有5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其中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也高达60万,四分之一以上为儿童。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不能质疑上述观点?

A:每年全世界有500多万人死于因运动不足而引发的疾病

B:每年全世界有500多万人死于因生活不规律而引发的疾病

C:每年全世界不低于1405万人的可预防死因并非烟草相关疾病

D:每年全世界因心理调适不当引发的疾病成为人类首要的可预防死因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每年全世界有5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得出“烟草使用是首要的可预防死因”的观点。
A项,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因运动不足而引发的疾病,说明运动不足才是首要的可预防死因,削弱了题干观点。
B项,通过数据说明“生活不规律”是首要的可预防死因,削弱了题干观点。
C项,1405万人可能是由很多种其他原因引起的总和,并不能由此说明“烟草使用不是首要的可预防死因”,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D项,说明“心理调适不当”是首要的可预防死因,也削弱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02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6题

5、【判断推理】路怒症指机动车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因焦躁、愤怒情绪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
下列不属于路怒症的是:

A:在路口等红灯时,小张感觉汽车被碰了一下,下车一看,果然是后车刹车不及时追尾了。小张猛踢后车车轮,大声责怪其司机并且索要赔偿

B:妻子开车送老陈去上班,一辆小汽车突然窜到了面前,险些撞到她的车,老陈下车拦住那辆车,把司机痛斥一顿

C:小李开了8年车,技术高超,每次被人超车,都忍不住狂踩油门飙上一把,直到反超并羞辱对方一番才罢休

D:小王正在赶路,旁边车子中飞出一个纸团突然落在他的挡风玻璃上,小王十分生气,他猛按喇叭,嘴里骂个不停

正确答案:B

解析:路怒症的定义要点:①机动车驾驶者;②因焦躁、愤怒情绪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
A项,小张是机动车驾驶者,符合要点①;小张因为被追尾产生愤怒情绪,猛踢后车车轮,大声责怪其司机,属于攻击性行为,符合要点②。该项符合定义。
B项,老陈的妻子是机动车驾驶者,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是老陈,不符合要点①。
C项,小李是机动车驾驶者,符合要点①;小李因为被超车产生愤怒情绪,反超并羞辱对方,属于攻击性行为,符合要点②。该项符合定义。
D项,小王是机动车驾驶者,符合要点①;小王因为旁边车子的举动产生愤怒情绪,猛按喇叭,嘴里骂个不停,属于攻击性行为,符合要点②。该项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侵略 对于 (       ) 相当于 丰收 对于 (       )

A:反抗 喜悦

B:反对 秋季

C:入侵 欢欣

D:侵入 成熟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侵略是反抗的原因,丰收是喜悦的原因,前后关系相同。
B项,反对是对侵略的态度,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前后关系不同。
C项,侵略和入侵为近义关系,欢欣是丰收的心情,前后关系不同。
D项,侵略和侵入为近义关系,成熟与丰收不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7、【判断推理】细胞学说:施莱登 施旺

A:相对论:霍金

B:方法论:培根

C:镭的发现:居里夫人

D:进化论:达尔文

正确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进化论的提出者是达尔文。且细胞学说和进化论均属于生物学范畴。C项是发现,与题干有所不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于利计,纷纷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但朝廷征收市民的赋税,必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以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
从以上陈述可推出的结论有:
①上述铸币中所含铜币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②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并不按朝廷的比例成交
③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④清朝雍正年间,铸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正确答案:B

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中商人出于利益的考虑才熔币取铜,显然该铸币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铸币的面值,故①正确;由题干中“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可知②正确;③④无法由题干推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逆向激励是指政策设计初衷与实际执行效果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逆向激励效应一旦被激发,不仅会导致现状恶化,损害政策制定者的信用,还将进一步强化相关负面后果,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逆向激励的是:

A:为了扭转治安问题,20世纪美国颁布了禁酒令,然而酒的销量不跌反升,而且由此又引发了新的犯罪问题

B:宋神宗为了整肃吏治、严明司法审判,下令凡是能找到错判事实的官员官升一级,结果这项举措却成了新旧官员相互攻讦的武器

C:为了更有利孩子成长而提供优裕的物质条件,然而却让其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

D: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有意对害羞学生提问而帮助其克服容易紧张的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逆向激励的定义要点:①政策设计初衷与实际执行效果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②会导致现状恶化,损害政策制定者的信用,还将进一步强化相关负面后果,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A项,颁布禁酒令,初衷是减少酒的销量,提高治安,结果酒的销量增加,引发新犯罪,符合定义。
B项,下令找错的初衷是整肃吏治,严明司法审判,结果却导致官员间相互攻讦,符合定义。
C项,提供优裕的物质条件,初衷是帮助孩子成长,结果却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符合定义;
D项,老师帮助学生克服容易紧张的问题,属于好的结果,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2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10、【判断推理】去年某商品的销售量与前年相比减少约一半。市场营销部门调查发现,去年与前年的最大不同是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20%。
下列最可能有效解决商品销售量下滑问题的措施是:

A:利用多种媒体加强广告宣传

B:为该商品增加更多的使用功能

C:根据实际情况,商品价格实行季节浮动价

D:给购买该商品的顾客附赠一个小礼品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指出某商品由于价格上涨20%,销量比前年减少约一半。因此要解决销量下滑问题,应从价格方面入手。
A项,加强广告宣传,并没有从价格方面入手,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
B项,为商品增加功能,并没有从价格方面入手,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
C项,商品价格实行季节浮动价,从价格方面入手,是有效解决销量下滑问题的措施。
D项,给购买该商品的顾客附赠小礼品,并没有从价格方面入手,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