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________;中国文化的________,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________、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绝 长盛不衰 交流
B:源远流长 与时俱进 对话
C:多姿多彩 历久弥新 解构
D:千姿百态 推陈出新 重构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广博高深。“绵延不绝”指延续不断的样子,“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二者强调的是时间长,与“博大精深”对应不恰当,排除A、B。第三空,“顿号”提示所填词语与“碰撞”“融合”构成顺承关系。与“重构”相比,“碰撞”后先“解构”,然后“融合”,进而产生新的力量,更符合逻辑顺序。验证第二空,“历久弥新”和后文“革故鼎新”相呼应。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6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6题
2、【言语理解】就目前的情况看,强制性“一户一房”在操作上确实有难度,但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先在试点地区实行,如果可行再予以推广,也许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但这也是从房地产市场获利无数的房地产老板们和炒房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是:
A:强制性的“一户一房制”并不可取
B:实施“一户一房”对抑制商品房的投机和炒作有积极作用
C:“一户一房”对于解决民生的住房问题而言,的确是条良策
D: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相对不正常的状态
正确答案:B
解析:纵观全段可知文段的中心话题是“一户一房”制度,可首先排除D从论述语气上看,作者对“强制性‘一户一房’”是抱有期望的,因为其具有“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的积极意义,而非A项表述的“并不可取”。文段主要谈的是“一户一房”制的可操作性及其影响,其中包括了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老板们和炒房者”的影响,但是并未涉及“解决民生住房问题”。而且“的确是条良策”的表述也过于绝对,文段肯定的做法是先试点,可行再推广,故排除C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关于兰州拉面用“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再一次________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面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吓,成功地煽起了公众的________——这再次凸显,我们的记者急需提升基本的科学素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震动 惊慌
B:触动 慌乱
C:拨动 恐慌
D:惊动 恐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再一次________了……神经”,填入的动词修饰“神经”。“神经”是线性的,对于线性的东西,一般不用“震动”“惊动”。排除A、D。
第二空,慌乱”侧重于“乱”,“恐慌”更侧重于恐惧,程度比“慌乱”重。与前文的“恐吓”相对应,填“恐慌”更合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4、【言语理解】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对京剧缺乏了解,不懂得欣赏京剧的美;还有一部分人对舶来品________,认为都比国内的好,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艺术,却认为是老土的、过时的东西,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另眼相看 不屑一顾
B:一见钟情 充耳不闻
C:刮目相看 嗤之以鼻
D:青眼有加 不足挂齿
正确答案:A
解析:“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题干中并没有新、旧的对比,故用在此处不恰当,排除C。分析句意可知,所填词语应前后构成反义对应,而B、D两项不符合反义对应,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5、【言语理解】在北大西洋,浅层的热水向北溯流而上,与此同时,大洋深处的冷水则向南流动:这就是“热盐环流”,正是它把热传送到北极。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暖流,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暖流停止流动,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而不是变热。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全球性气候变化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B:热盐环流对北极的影响
C:暖流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D:热盐环流对水流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由“热盐环流”的概念引出暖流,接着转入文段要论述的内容——全球性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暖流停止流动,从而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而不是变热。即文段主要是为了说明全球气候性变化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只有A项涉及了“全球性气候变化”“北欧和北美气候”两个关键词,当选。
B项明显不是文段的论述内容。C项是干扰选项,是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暖流,才会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化,根源在于前者,而非暖流。D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作用是引出话题。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6、【言语理解】远古时代,人类一天平均要移动16~22公里,他们走路、奔跑、冲刺、攀爬、游泳,跳跃、举重……他们不得不如此,否则就难以生存。在50万年的进化中,现代人所拥有的思考型的大脑,正是从运动技能的磨炼中进化而来的,人类渐渐有了梦想、计划以及创造的能力,从而创造了现代文明。但讽刺的是,文明的前进速度如此之快,人类的身体和基因却来不及跟上——就基因而言,我们仍然是50万年前的那些狩猎采集者,我们仍然渴望最高热量的食物,但却不再需要运动。最终,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人类长期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热量对人体的重要意义
B:运动对人类进化的好处
C:基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D:运动量少对人类的危害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远古时代,人类的运动量非常大;接着指出在50万年的进化中,人类文明的前进速度非常快,但人类的身体和基因却来不及跟上;最后,尾句得出一个结论,即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人类长期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根据行文逻辑,尾句得出一个结论,下文将继续围绕这一结论展开论述,即论述不运动或运动量少将会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选项中与此相符的只有D。
A项的主语是“热量”,其与尾句的结论无关,排除。
B项的落脚点为“运动对人类进化的好处”,本段开头已有介绍,属于本文内容,排除。
C项讨论的是“基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而文段讨论的是“运动量少”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该项为无关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
7、【言语理解】皮肤老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些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则因外界因素影响造成。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过度肥胖或体重不足,更可能造成两种情况交替产生。此外机体各种组合成分,如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及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分配不均衡,也会造成皮肤老化现象。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是:
A:微量元素分配不均衡
B:肥胖或体重不足与个人体质有关
C:皮肤老化的原因
D: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肥胖或体重不足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论点——皮肤老化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则因外界因素影响造成。后文则对造成皮肤老化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具体列举。因此文段想要表达的是皮肤老化的原因。C项表述与此相符。
A、D两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B项无法从文段中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22题
8、【言语理解】
这本书没有________的生涩文字,也没有________的说教辞令。全书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将家训家教中的为人处世道理细细道来,如春风化雨般启迪心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佶屈聱牙 夸夸其谈
B:
言之无物 空洞无物
C:
言过其实 一板一眼
D:
咬文嚼字 盛气凌人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空,所填词语和“生涩文字”搭配。“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言过其实”指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咬文嚼字”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四个词语中只有“佶屈聱牙”含有文辞生涩之意,和“生涩文字”搭配恰当,排除B、C、D。
验证第二空,“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其与“全书朴实无华”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48题
9、【言语理解】20世纪90年代,柯达被公认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五大品牌之一,据统计,柯达掌握着至少1000项数字图像、影像专利。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巅峰之后,柯达难以挽回地开始走下坡路。当然,柯达也曾经尝试转型,比如它曾想将成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新拓展的药品和化学行业,但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专长而告失败。与此同时,柯达不舍得放弃高利润率的胶卷业务而逐渐丢掉领先优势和创新的动力。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昔日的努力和成就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B: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才是持续发展的保障
C:某一行业成功的商业模式难以复制到其他行业
D:企业的成功很难一劳永逸,市场优势往往昙花一现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柯达曾经的辉煌,然后论述了柯达由盛转衰、转型失败的经历,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缺乏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专长”“不舍得放弃高利润率的胶卷业务而逐渐丢掉领先优势和创新的动力”反映的均是柯达未能居安思危、创新不足的问题。B项强调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为文段主旨。由“柯达不舍得放弃高利润率的胶卷业务而逐渐丢掉领先优势和创新的动力”可知,A项与句意相悖,排除。C、D两项均未指出“创新”这一主导柯达命运的要素,故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因为他的成绩特别好,于是大家一听到要选三好生就首先想到了他
B: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时,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工作
C:重视教育,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屹立世界的大问题
D: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为“因为……所以”。选项B“建立……工作”搭配不当,应把“的工作”去掉。选项C一面对两面,可改为“是否重视教育”或把 “能否”去掉。选项D没有语病。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