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1、1、2、3、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树木的成长有什么关联呢?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枝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斐波那契数列表现为树木的年轮增长
B: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C: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中的应用
D:斐波那契数列表明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接着提出问题“数列和树木的成长有什么关联呢?”后文具体解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尾句总结说明“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由此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中的应用。C项表述正确。
A项,文段介绍的是斐波那契数列与树木成长的关系,未提及与树木年轮的关系,排除;B项“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表述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D项,文段并未涉及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内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2、【言语理解】任何城市的演变都是城市的历史与新元素的________。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应当是我们的资源、城市的特色,而不应被看作城市建设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负担
B:兼收并蓄 阻力
C:此消彼长 包袱
D:相辅相成 障碍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分析句意可知,城市的演变是历史与新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消彼长”指一方面失去了,另一方面会得到长进,与句意不符,排除C。“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多用在学习上,与句意不符,排除A。“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强调对不同东西的吸收,与句意不符,排除B。“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符合题意。将D项代入第二空验证,“障碍”指阻挡前进的东西。“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是城市的资源和特色,不应被看作是城市建设的障碍,填入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3、【言语理解】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官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君爱国”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A: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
B: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主流理论
D: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第一段内容可知,A、B、D三项均属于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
由第二段首句可知,“诗圣”名号为因,“忧国忧民”精神成为诗歌界主流理论为果,因此C项不属于称杜甫为“诗圣”的根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当初的救济性扶贫虽然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救济的终结常常就是返贫的开始。后来的开发性扶贫有利于借助本土资源________现代产业,但也容易滋生资源掠夺经营、透支生态环境的隐患。在“输血”和“造血”之外,我们还应有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培养
B:扶植
C:培植
D:培育
正确答案:C
解析:“培养”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其适用对象多为生物、人等。“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其适用对象多为幼小生物等。二者均与“产业”搭配不当,排除A、D。
“扶植”指扶助培植。“培植”指培养(人才),扶植(势力)使壮大。由“当初的救济性扶贫”“后来的开发性扶贫”与“输血”“造血”的对应可知,“开发性扶贫”对应的是“造血”,即对现代产业进行的是建立,而不是扶助。且“培植”能准确修饰“现代产业”,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23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5、【言语理解】①爱因斯坦的错误也为前沿发现带来了挑战
②但对于爱因斯坦,即使是错误也是值得一提的
③通过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关于宇宙的科学观念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④和所有人一样,爱因斯坦也犯过错误,和大多数物理学家一样,他有时把这些错误写入论文发表出来
⑤在推进人类知识的极限之时,我们很难知道写在纸上的理论是否与真实现象相符,也很难知道激进的新想法究竟是会带来更深刻的认识,还是会不了了之
⑥对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误入歧途的事很容易遗忘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⑥②③①⑤
B:④③⑤①⑥②
C:⑥②⑤④①③
D:⑥⑤②④③①
正确答案:A
解析:②以“但”开头,指出爱因斯坦的错误也是有价值的。与之相对,⑥指出普通人的错误很容易遗忘,故⑥②构成转折关系,应紧密相连,排除D。①、③论述爱因斯坦错误的价值,均应接在②之后,排除B。由①中的“也”可知,①应排在③之后,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1题
6、【言语理解】可以替换划线部分的词语是:
美国试图通过解决流动性危机来解决支付性危机无异于抱薪救火,借更多的债来解决债务危机,这种救助力度越大,危机扩散幅度就越深,持续时间也越长。
A:杯水车薪
B:扬汤止沸
C:火上加油
D:剜肉补疮
正确答案:C
解析: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人的愤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用“火上加油”替换“抱薪救火”后,题干意思没有改变,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D为干扰项,“剜肉补疮”意为: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虽然它也有用错误的方法来救急的意思,但没有体现“抱薪救火”所包含的使灾祸扩大的意思。故“剜肉补疮”不如“火上加油”贴合文意。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即使看几遍,但我还有很多地方不理解。
B:顾客总是千方百计地选择漂亮的名牌的。
C:他整个一上午都在办公室里埋头写作。
D:对科里某些同志的缺点,科长经常对我们说:“你们要热心帮助啊!”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关联词选择不当。应该改为:即使看几遍,我还有很多地方不理解。B项缺少宾语。D项“对缺点……要热心帮助”搭配不当,“帮助”的对象应为“同志”。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最连贯、最通顺的一句:
A:在意大利收藏的名画中,时至今日能看到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笔下的优美作品
B:在意大利时至今日收藏的名画中,仍能看到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笔下的优美作品
C:时至今日,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笔下的优美作品还能在意大利收藏的名画中看到
D:时至今日,在意大利收藏的名画中仍能看到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笔下的优美作品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时至今日”应单独使用,并且表时间的词或短语一般放在句首,所以排除AB项。“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笔下的优美作品”应做“看到”的宾语。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候鸟迁徙过程中,最主要的威胁是栖息地退化与减少,比如水位剧烈波动、湿地被围垦成农田,其次是水体污染、捕猎等。大多数长寿命的水鸟都有适应栖息地变化的能力,但如果栖息地的波动远超水鸟的适应能力,同样会对他们造成极大威胁。为此,我国通过持续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和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强化科学研究和资源监测等方式,致力于让包括候鸟在内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鸟类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栖息地的破坏
B:候鸟迁徙途中可能遭遇到多种安全威胁
C: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我们责无旁贷
D:我国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做出了不懈努力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候鸟迁徙中面临诸多威胁这一问题;接着举例说明即使一些水鸟有适应变化的能力,但若栖息地波动超过其适应能力,也会面临极大威胁;最后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国通过诸多方式使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由此可知,文段为“提出问题+给出对策”的行文结构,对策部分为论述重点,意在强调我国为保护包括候鸟在内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做出了诸多努力,D项当选。
A项说明鸟类生存压力的主要来源,对应文段首句,非论述重点,排除。B项“多种安全威胁”是对文段首句的概括,非论述重点,且候鸟仅是野生动物的一种,不具有概括性,排除。C项侧重我们有责任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但文段侧重的是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我们做了诸多努力,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分享经济”也叫“协同消费”,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对于传统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的改造与颠覆,是分享经济正向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分享经济环境中,人们不再是通过购买所有权的方式而是通过取得使用权的方式进行消费,关注的不再是自己占有多少价值而是能够获得多大的使用价值。这种节约型绿色消费理念和方式反映出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消费理念是影响消费方式的深层原因
B:分享经济使人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分享经济开辟了充分利用资源的新渠道
D:分享经济已成为当今主流的消费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什么是分享经济,然后指出对传统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的改变是分享经济正向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最后具体阐释分享经济改变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表现。
A项未提到“分享经济”,D项“主流的消费方式”无法得出,排除。C项虽然表述正确,但文段的重点在于论述分享经济对人们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故B项更契合文段主旨。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