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在过去五年中,某地所有家庭所购买衣服的平均价格增长了50%,但在平均家庭消费支出中,购买衣服支出所占比例没发生变化,因此,所有家庭的平均消费支出在这五年中也增长了50%。
以上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在这五年中,所有家庭在购买衣服上的平均花费没有变化
B:在这五年中,所有家庭所购衣服的平均数量没有变化
C:在这五年中,该地的家庭数量增加了50%
D:在这五年中,该地所有家庭用于购买衣服的支出总和增长了50%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所有家庭的平均消费支出在这五年中也增长了50%。题干论据:购买衣服的平均价格增长了50%,但在平均家庭消费支出中,购买衣服支出所占比例没发生变化。
A项,根据所有家庭购买衣服的平均花费没有变化和购买衣服支出所占比例没发生变化可知,所有家庭的平均消费支出也没有变化,削弱了题干推理,不是得出题干结论基于的假设。
B项,购买衣服的平均数量没有变化,得出购买衣服的总价增长了50%,才能由此得出题干结论,是题干推理成立基于的假设。
C项,家庭数量增加与题干论述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增加条件“该地所有家庭用于购买衣服的支出总和增长了50%”可推出题干结论,但它不是题干推理必需的前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人民币:美元:欧元
A:海洋:海鸥:海滩
B:贵州:杭州:常州
C:兰花:牡丹:菊花
D:宽恕:品性:诚信
正确答案:C
解析:人民币、美元、欧元都是货币,三者为并列关系。
A项,海鸥是动物,海洋和海滩是地点,三者不构成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贵州是省,杭州和常州是市,三者不构成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兰花、牡丹、菊花都是花,三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宽恕与品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诚信是一种品性,三者不构成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哺乳动物:陆生动物
A:航天器:交通工具
B:有花植物:无花植物
C:星际物质:天狼星
D:北极熊:极地企鹅
正确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和陆生动物是交叉关系。
A项,航天器和交通工具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是全异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星际物质是存在于星系和恒星之间的物质和辐射场的总称,是介于星系和恒星之间的中间角色。天狼星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二者是全异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北极熊和极地企鹅是全异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深蓝和卓雅都是经营微型计算机的公司。它们是电子一条街上的两颗高科技新星。为了在微型计算机市场方面与几家国际大公司较量,深蓝公司和卓雅公司在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改善服务几方面实行了有效的措施,2008年的微机销售量比2007年分别增加了15万台和12万台,令国际大公司也不敢小看它们。
根据以上事实,最能得出的结论是:
A:在2008年深蓝公司和卓雅公司的微机销售量超过了国外公司在中国的微机销售量
B:在2008年深蓝公司和卓雅公司用降价倾销的策略扩大了市场份额
C:在2008年深蓝公司的销售量的增长率超过卓雅公司的增长率
D:在2008年深蓝公司的市场份额增长量超过了卓雅公司的市场份额增长量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深蓝公司和卓雅公司2008年的微机销售量比2007年分别增加了15万台和12万台”可知D项正确,但不知道2007年的销售量,因此,无法比较两家公司的销售量的增长率,C项错误。两家公司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等措施扩大市场份额,而非“降价倾销”,B项错误。A项也无法从题干中推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人们一般都认为,科学家的思维都是凭借严格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凭借形象思维。但研究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维手段,因此,形象思维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上述结论是建立在下列哪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A:有条理的、逐步的推理对于一般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B: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能力凭借形象思维来进行创造性思维
C: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为聪明和勤奋
D: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维”推出“形象思维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上述论证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之间的联系,D项指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即在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因此D项是题干结论所依赖的假设。其他三项均没有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不能确保题干结论必然成立,因此不是题干结论所依赖的假设。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6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6题
6、【判断推理】高校食堂某窗口前有张明、李伟、王刚、赵曼、钱强5 人在排队买菜,每人只买一份菜。已知:
(1)要买红烧肉的人排在张明后面。
(2)李伟紧排在要买芹菜炒香干的人前面。
(3)王刚虽然排在队伍的第2位,但他还不知道要买什么。
(4)赵曼一向吃素,今天她来得有点晚,排在了队伍的最后。
由此可以推出:
A:李伟排在队伍的正中间位置
B:钱强排在队伍的正中间位置
C:李伟不可能排在队伍的最前面
D:张明不可能排在队伍的最前面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2)(3)可知,李伟一定不可能排在王刚前面,即不可能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食品:蔬菜:绿色食品
A:电影:历史片:科幻片
B:中国:海口市:海南省
C:地图:交通图:单色地图
D:孔雀:绿孔雀:蓝孔雀
正确答案:C
解析:蔬菜和绿色食品是交叉关系,二者都属于食品。
A项,历史片和科幻片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二者是组成关系,二者与中国均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交通图和单色地图是交叉关系,二者都属于地图,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绿孔雀和蓝孔雀为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孔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65题
8、【判断推理】科学家发现,在过去的200年内,地球的磁场急剧地衰减。科学家预言,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在未来的1000年内,地球磁场可能会完全消失,地球生灵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宇宙射线大灾难。
由此可以推知:
A:目前地球磁场的衰减速度比200年前更快
B:人类无法改变地球磁场急剧衰减的状况
C:今后来自外太空的辐射强度将会越来越大
D:地球磁场可阻挡来自外太空的辐射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衰减速度的比较在题干中未提及,不能推出。
B项,人类是否能改变地球磁场急剧衰减的状况在题干中未提及,不能推出。
C项,辐射强度的变化在题干中未提及,不能推出。
D项,由题干最后一句可以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9、【判断推理】足迹化石虽然不能像实体化石那样保存生物完整的形态,但从足迹化石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生物大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学特征。也就是说,当直接证据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反推是哪些动物留下的足迹,他们有没有复杂的动物行为等。因此,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结论的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
B: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
C: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
D: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当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题干结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论据和结论在“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与“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之间存在跳跃。结论成立要补充的前提,需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但并没有说明这两类化石的具体数量,无法说明实体化石是否缺失,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B项,即使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没有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但是若没有实体化石,足迹化石还是很重要,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C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与题干论述的足迹化石是否重要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D项,指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即直接证据缺失,因此间接证据——足迹化石尤为重要,在题干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2题
10、【判断推理】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境的是:
A:热恋中的小王工作积极性明显高涨
B:因前面车辆突然违规调头,正在开车的小张情急之下破口大骂
C:刚出国学习的小李最近闷闷不乐,变得少言寡语
D:由于不愿意去幼儿园,小朋友莉莉最近不好好吃饭
正确答案:B
解析:心境定义的关键信息: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A项,热恋中的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工作积极性明显高涨体现了情绪的弥散性,符合定义。
B项,情急之下破口大骂,是短时间内的情绪反应,显然不符合定义。
C项,闷闷不乐的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变得少言寡语体现了情绪的弥散性,符合定义。
D项,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绪持续时间较长,不好好吃饭体现了情绪的弥散性,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