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合375

发布时间:2022-09-18 2:08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许多现代化武器采取了“隐身”技术,下列不属于“隐身”技术的是:

A:降低潜艇发动机噪音,采用喷水推进、电磁推进

B:改进飞机的外形结构,尽量减少或者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信号

C:武器装备采用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

D:释放多个假目标,增多雷达监视目标数量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降低潜艇发动机噪音,是隐身技术;B项减少或者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使雷达监测不到自身,属于隐身技术;C项利用涂料吸收雷达波属于隐身技术;D项利用群体对自身进行掩盖,属于伪装技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2、【常识判断】

以下人物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有:

①李保国

②张桂梅

③钟南山

④焦裕禄

⑤黄文秀


A:

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⑤


正确答案:A

解析:

①不选。2016年6月27日,有关部门召开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大会暨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

②⑤当选。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发布,该决定授予毛相林、白晶莹、刘虎、李玉、张小娟、张桂梅、赵亚夫、姜仕坤、夏森、黄文秀等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③不选。钟南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其成就主要在医学方面,而不是脱贫攻坚方面。钟南山未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④不选。焦裕禄是干部楷模,其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为“焦裕禄精神”。2009年9月10日,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未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8题

3、【常识判断】我国内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位居第二的航道是:

A:珠江

B:京杭运河

C:黄河

D:松花江

正确答案:A

解析:珠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水运大动脉,珠江水系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运输货运量的20%。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关于危险物品的保存和运输,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铁罐储存和运输浓硫酸

B:在氯气泄漏时喷洒石灰水

C:在放射性物质污染区域佩戴防毒面具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钠、镁等活泼金属火灾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正确。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发生钝化反应,使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可阻止铁进一步氧化。
B项正确。氯气可与石灰水发生反应,溶解于水。
C项正确。防毒面具能够防止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D项错误。泡沫灭火器是用产生二氧化碳隔绝氧气的方式灭火的,但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能够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会放出氧气,氧气能够助燃,加大火势。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稻作栽培、大豆生产、养蚕缫丝、种茶制茶被称为中国“农业四大发明”。下列关于中国“农业四大发明”对外传播的路线与历史不相符合的是:

A:茶叶:中国→日本→中亚、西亚

B:丝绸:中国→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C:水稻:中国→东南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D:大豆: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中国、日本→欧洲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与历史不相符合。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向外传播主要有两条路线,即陆路和海路。陆路是:中国茶叶经陆路传播到中亚、西亚一带,开始了茶马互市。水路是:茶叶向阿拉伯、西欧、北欧传播。
B项与历史相符合。丝绸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传播,这条通道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C项与历史相符合。不同于丝绸自东向西的传播,水稻的外传路线是由中国向东、向南,先在东南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地流行起来。公元前4000—前3000年,水稻通过越南红河流域,传入泰国东北部,之后在东南亚被广泛种植;公元前1000年左右,朝鲜半岛已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引进了水稻;再后来,水稻又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D项与历史相符合。大豆先从中国大陆传到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列岛。16世纪左右,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日本,将大豆带回欧洲。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

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玉米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B项说法错误,我国袁隆平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C项说法错误,《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黍指黄米,一般用来制酒,稷指一种谷物,被称为“百谷之长”,又称“粟”,并没有提到水稻。D项说法正确,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关于诗句涉及的物候特征,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水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B: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海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冷锋过境产生的天气变化

D: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意思是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会提早开放,还以为那白梅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诗句体现了水对温度的调节作用,靠近水的地方温度较高,花会提早开放。
B项对应正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意思是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诗句体现了海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项对应错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因为玉门关一带本来就是吹不到春风的。诗句中的“春风”指气候学中的夏季风。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玉门关位于我国甘肃,所处河西走廊西端,为大陆性气候,属于非季风区,受地形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夏季风吹不到玉门关。诗句涉及的物候特征与“冷锋过境产生的天气变化”没有关系。
D项对应正确。“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通过写梅花南枝向阳、北枝背阳的现象来说明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13题

8、【常识判断】甲在商场柜台边捡到一个钱包,内装人民币6000元,送交给该商场保卫科负责人乙,乙将此款据为己有。乙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

B:挪用公款罪

C:贪污罪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商场保卫科对遗失物有保管义务,而不应占为己有。
B项错误。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C项错误。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D项错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9、【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与城市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襄阳

B: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南京

C: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赣州

D: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衢州

正确答案:B

解析:江淮主要指中国江苏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一带,关陇指甘肃、宁夏以及陕西省中部北部地区,幽燕泛指河北北部及辽宁部分地区,荆襄指湖北、湖南一带。可见B项描述的城市应在河南境内(为洛阳),而不可能是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下游中部的南京。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

一个生活在“文景之治”时期的读书人,不可能看到的书籍是:

A:

《吕氏春秋》

B:

《孙子兵法》

C:

《世说新语》

D:

《诗经》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A项不选。《吕氏春秋》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撰,为杂家代表著作,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其出现在西汉之前,在“文景之治”时期可能看到。

B项不选。《孙子兵法》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吴国将军孙武。其出现在西汉之前,在“文景之治”时期可能看到。

C项当选。《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刘义庆编撰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其出现在西汉之后,在“文景之治”时期不可能看到。

D项不选。《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其出现在西汉之前,在“文景之治”时期可能看到。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