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74

发布时间:2022-09-18 0:53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在智能化无人超市,客人从进门到出门,一举一动都会被数字化,并且被捕捉记录。这些信息回流到云端后,通过算法模型,可以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男性顾客和女性顾客各自进店最集中的时间段是什么,哪些商品被拿起又放回去的频率最高等。甚至还能做出预测,比如,传感器感应到进店的女客人很多是穿高跟鞋的,敏锐的老板便会在女鞋区多放些半跟鞋垫和脚踝磨损修复霜。可见,数字化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商品供应链的优化以及店内货架与商品摆放的人性化。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智能无人零售让超市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善解人意

B:智能无人零售给线下实体商店的发展前景增添亮色

C:智能无人零售能够对用户购买行为进行记录与描画

D:智能无人零售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更良好的购物体验

正确答案:A

解析:本段语料介绍了智能化无人超市对客人的大数据统计,可以据此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记录与描画,因此C选项正确。A、B、D选项都是由C选项推测、演绎出的,而非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内容,所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5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36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9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0题

2、【言语理解】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________地讲,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但有了互联网,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于是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具有________。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做得好,好得超出他们的预期,即使一分钱广告不投,消费者也愿意在网上分享,________为你树口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 知情权 主动

B:通俗 话语权 免费

C:确切 主动权 自愿

D:坦白 选择权 义务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买的不如卖的精”是对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商家与消费者关系的浅显易懂的总结,表述口语化,且比较泛泛,“简单”“通俗”符合这一特点。“确切”指准确,恰当;“坦白”指语言直率,如实地说出。均未体现直白表述之意,排除C、D。
第二空,句中说的是消费者掌握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精明导致的结果,即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强势。“知情权”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话语权”指人们依法所享有的提出个人见解的权利,也指控制、影响舆论走向的支配力量。“知情权”填入无法表达“越来越精明”的结果,排除A。
验证B项第三空,对应“一分钱广告不投”,“免费”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3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3题

3、【言语理解】城市文明指人类创造的城市这种形式本身,以及以城市作为物质载体而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城市文明”________着有城市出现,“文明”虽然有着更为________和抽象的含义,但是基本是指与城市和文字相联系的特定文化阶段。大多数情况下,城市与文字是同时存在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味 宽泛

B:代表 特殊

C:标志 深刻

D:隐含 广阔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城市文明”中“城市出现”是显而易见的前提,“隐含”填入不当,排除D。
第二空,由“文明……基本是指与城市和文字相联系的特定文化阶段”可知,此处对文明的定义缩小了范围,且具体化为特定文化阶段。与之相对,文明的内涵应更宽广,“宽泛”“广阔”填入符合句意,排除B、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5题

4、【言语理解】东施固然丑拙,但她为什么不学“南施”“北施”,单学西施?这至少可以说明,在她的心目中,对于“什么是美”是很清楚的。在这一点上,东施至少比生活中那些不知美丑,甚至“以丑为美”的人要好得多。
这段话意在说明:

A:东施实际上很美

B:东施不知美丑,“以丑为美”

C:东施效颦,也不必完全非议

D:东施并不比西施丑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以“东施为什么不学别人,单学西施”一问引出观点:东施对“什么是美”是很清楚的,并进而将东施与生活中那些不知美丑,甚至“以丑为美”的人相比,得出东施比他们好得多的结论。由此可知,作者对东施效颦持宽容态度,C项的“不必完全非议”与此相符。
A、D两项与“东施固然丑拙”相悖;B项表述错误,不知美丑、“以丑为美”说的是生活中的一类人,不是东施。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2题

5、【言语理解】《海洋星球》是一部编排细致、表现手法新颖的环保纪录片。影片用几句________的开场白点明人与海洋关系的主题后,便将镜头对准了40亿年前的太古时期。我们通过画面了解到,洋流如何孕育了生命的雏形,藻类如何引发了新生命的爆发,海洋生物如何互相追逐捕食,形成________的生物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门见山 绵延不绝

B:提纲挈领 环环相扣

C:铿锵有力 唇齿相依

D:醍醐灌顶 密不可分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几句……开场白”“点明……主题”可知,“铿锵有力”“醍醐灌顶”不符合句意,排除C、D。
第二空,“绵延不绝”延续不断,多用于形容山势。“环环相扣”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或者形容运作步骤安排得紧凑而有序。“生物链”常用“环环相扣”来形容,而不能用“绵延不绝”来形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所谓“儒商”,主要是指那些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经营理念和行为________的商人。这些商人在自己长期的商业实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商品经济法则互补________,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商业文化精神——儒商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范 整合

B:风度 结合

C:风习 融合

D:风致 统合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风习”指风俗习惯;“风致”指风味,风趣。二者填入句中均与“行为”搭配不当,排除C、D。
第二空,“整合”指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二者相比,“整合”所表达的重新组合之意,与“互补”更对应。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4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

7、【言语理解】敦煌的壁画,今天来看,有关它的艺术类别、作者群体之争早已淹没在它作为风俗记录的伟大功绩之下。它激发的久远的情感共鸣,它唤起的广阔的文化认同,它引导人们对祖先的精神信仰和世俗生活的深度理解,雄健地跨越历史的长河,如此鲜明和有力地以记忆的方式,作用在欣赏者的心田。
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

A:敦煌壁画的巨大成就

B:敦煌壁画的文化精神

C:人们对敦煌壁画的价值认同

D:人们对敦煌壁画的情感共鸣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总说敦煌壁画作为风俗记录的伟大功绩,后文对其展开论述。“它激发……情感共鸣,它唤起……文化认同,它引导……”“作用在欣赏者的心田”都是对首句的论证。A项是对首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B项,文段并非论述敦煌壁画含有怎样的文化精神,而是着重强调敦煌壁画对欣赏者的影响,排除。
C、D两项分别对应“功绩”的两个方面,概括不全面,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8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9题

8、【言语理解】“愤怒”是对德国作家格拉斯个人风格的准确概括。然而,在他的盖棺之作《万物归一》里,这种“愤怒”似乎已经不那么________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人注目

B:显而易见

C:司空见惯

D:锋芒毕露

正确答案:D

解析:由“然而”这一转折词可知,文段前后意思相反,即格拉斯的盖棺之作《万物归一》中,其“愤怒”的个人风格已经有所收敛,没有之前那么明显了。故所填成语应具有明显表露的意思。“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显而易见”指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锋芒毕露”指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结合词义,“锋芒毕露”填入更契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6题

9、【言语理解】下列无语病的一句是:

A:老师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认为同学们的意见是正确的。

B:因为我的形象思维发达,对数字一类东西简直是先天反应慢,数学对于我就不感兴趣。

C:今年元旦,早晨六点左右,广场上就站了上万名观看升旗仪式的人群。

D:他们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终于夺得了冠军。

正确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有“听取”再有“研究”;B主客倒置,应该是“我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对于数学,我不感兴趣”;C用词不当,“人群”是复合名词,应改为“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他从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组织考试也________。考试通常采用开卷的方式,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去做。凡是提出自己见解的,即使是与他唱反调,只要能________,往往也能得高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立独行 自成一体

B:与众不同 自圆其说

C:我行我素 言之凿凿

D:剑走偏锋 义正词严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的“考试通常采用开卷的方式”可知,“他”组织考试的形式与别人不同。“我行我素”指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该词语感情色彩偏消极,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
第二空,句意为凡是提出自己见解的,即使是与他唱反调,只要能言之有理,往往也能得高分。“自成一体”意为在书法、绘画等方面具有独创风格,能自成体系,形容学生对试卷内容有自己的见解不恰当,排除A。“义正词严”指道理正当,措辞严肃。文段中只是说“见解”要正确,并未对措辞提出要求,“义正词严”填入不恰当,排除D。“自圆其说”指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填入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