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在宏观尺度下,金刚石通常被认为表现不出丝毫变形行为。任何极端尝试对它进行变形的后果往往在还没有达到可见变形之前就发生脆性断裂。这使它在一些可能承受机械变形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对单晶和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进行了定量的“压缩—弯曲”测试。结果显示,测试样品均可实现远高于宏观金刚石数十倍以上的大变形,且在极大范围内可完全恢复。实验结果经模拟分析,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对应强度亦接近其理论极限。此次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金刚石在药物传输、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下列选项对上述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达到约9%
B:在宏观尺度下,任何极端尝试行为也无法让金刚石达到可见变形
C:目前金刚石在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受限
D:该实验结果发现得益于研究组设计的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文段中“实验结果经模拟分析,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可知,“多晶”偷换概念。B项,文段表述为“任何极端尝试对它进行变形的后果往往在还没有达到可见变形之前就发生脆性断裂”,文段说的是“往往”,而非完全不可能,“任何……也无法”表述过于绝对。C项,文段说的是“此次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金刚石在药物传输、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无法推出“目前……应用较为受限”。D项,由“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结果显示……”可知,该项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
2、【言语理解】尽管古人对日食怀有恐惧感,认为日食是“天狗吃太阳”,但是鉴于太阳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人们必须采取________的措施加以拯救,如用锣鼓和鞭炮的声音来驱赶“恶狗”。尽管现在听起来________,不过这类故事却使观赏日食变得神秘而有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行之有效 急于求成
B:大张旗鼓 啼笑皆非
C:力所能及 匪夷所思
D:恰如其分 不可理喻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用锣鼓和鞭炮的声音来驱赶吃太阳的“天狗”,这样的措施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故“行之有效”“恰如其分”填入不当,排除A、D。
第二空,“啼笑皆非”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文段说的是“神秘而有趣”,“啼笑皆非”不合此语境,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62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63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7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7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60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0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3、【言语理解】①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②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
③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
④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⑤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
⑥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
⑦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
⑧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
将以上8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②⑦③⑥⑧④
B:①③②⑤⑦⑥⑧④
C:⑥③②⑤⑦①⑧④
D:⑥⑤②⑦③⑧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①说的是后母戊鼎铸造体现的学术价值,⑥总说后母戊鼎铸造的工艺复杂。依照通常写作逻辑,应先介绍工艺再阐述价值,故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B。⑧以“而且”开头,前句应与其构成递进关系,①排在⑧前不符合此要求,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4、【言语理解】科学家们之所以对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有强烈的兴趣,是因为根据此前在地球上对它的分析,再结合乔托航空飞行器发回的报告,发现这颗彗星很可能有大量的冰块,并且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在这颗彗星的表面很可能有复杂的有机分子,而这很可能就是构成早期生命的基础。这颗彗星形成的时间也有可能比地球形成的时间还要早。因此,对于该彗星的详尽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启发人们猜测地球生命是否来自彗星
B:帮助人们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C:有助于人们最终发现太阳系的形成原因
D:可以推动先进飞行器在彗星研究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因此”可知,此处所填语句是对上文进行的总结。上文主要表达彗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似之处,并指出这些共性条件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故研究彗星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生命的基础。首先排除未提到“地球生命”的C、D项。本题干扰项为A,空缺处前的内容是“对于该彗星的详尽研究”,所以空缺处所填的内容应是“对于该彗星的详尽研究”的目的,“启发人们猜测”不会是研究的目的,故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B项。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8题,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7题
5、【言语理解】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________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 ____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此处所填词语用来修饰“传说”。由“不是……而是……”可知,前后句子之间构成反对对应关系,结合后文的“可信的历史”,这里应是表示传说的不可靠。“扑朔迷离”指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楚。看不清楚并不代表不可靠,排除C。“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比较特殊,原意为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故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说法。后常被误用作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甚至有部分字典也接受了这一用法。但是在考试中出现,通常仍应按原意去理解做题,排除D。
第一空,修饰“年表”,通常侧重的是准确与否,而非细致还是粗糙,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6、【言语理解】下面哪句话正确?
A: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我更遇到了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
B:这些学生到底有没有自律精神?为什么连那么很小的事都做不好?
C:我觉得学习既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全部,您不明白我的意思吗?
D:在麦当劳吃饭时,我看见一幅回收旧电池的广告,它引起了我的注意。
正确答案:D
解析:A副词使用不当,“更”应该改为“又”;B累赘多余,去掉“很”;C关联词搭配不当,把“既然”改成“虽然”。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使科学界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它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
A:倡导诚实严肃的治学风气
B:反思科研领域的不端行为
C:揭示阻碍科学发展的因素
D:审视科研领域的诚信问题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诚实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态度。然后强调学术是人类活动中最讲求真实的,学术研究因为求真受到公众的敬仰。最后从反面论证,指出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不仅科学界声誉受损,而且会影响科学研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文段强调的是学术真实的重要性,即倡导诚实严肃的治学风气,A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
B、C、D三项均为反面论证引申出的结论,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一带一路”更是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准确________沿线国家发展,________沿线国家人民的现实诉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秉承 助力 响应
B:坚持 助力 回应
C:秉承 对接 回应
D:坚持 对接 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坚持”一般用来形容意志,不能形容“理念”,且“秉承理念”为常见搭配,排除B、D。
第二空,“助力”侧重外力推动,“对接”侧重直接联系。“一带一路”是国家间直接合作,用“对接”恰当,排除A。
第三空,“响应”与“诉求”搭配不当,“回应诉求”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9、【言语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明显增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讲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活动逐渐增加,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均未提到文段的关键词“世界经济”。C项没有指明这种新现象是什么,故不如D项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3题
10、【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过去人们只是读他们的小说,不曾也很少注意到他们的形象。
B: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在研讨中的抗流感新型疫苗,预计年内将进行首次临床试验。
C:靠生死搏斗夺取种群的统治权,是某些动物群落权力交接的唯一方式,虽残酷,却也符合优胜劣汰的种群优化之道。
D:最近又读到一篇介绍四位“贪内助”钱迷心窍,利令智昏,帮助甚至鼓励丈夫敛财受贿,结果把丈夫推向犯罪深渊的过程,提醒官员家庭引以为鉴。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不曾”与“很少”语意矛盾。B项“研讨”与“疫苗”搭配不当,可改“研讨”为“研发”。D项“一篇”与“过程”搭配不当,可把“过程”改为“文章”。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