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在学校图书馆,只有出示院系开具的证明才能进入特藏书库阅览。如果没有参加教授的课题组,院系就不会开具证明。小张最近因表现突出被李教授吸收进了自己的课题组。小王因个人原因在上星期退出了陈教授的课题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下列( )项一定为真。
A:小张现在可以进入特藏书库阅览
B:小王现在不能进入特藏书库阅览
C:只要进入了教授的课题组,就能进入特藏书库阅览
D:没有获得院系开具的证明,说明没有参加教授的课题组
正确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能进入特藏书库阅览→出示院系开具的证明→参加教授的课题组。
肯后不能肯前,A、C两项不一定为真。
否后则否前,B项一定为真。
否前不能进行有效推理,D项也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是:
A:许多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
B:高等院校已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C: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培训
D:劳动局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举办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正确答案:C
解析:继续教育的定义要点:①针对专业技术人员;②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③非学历教育。
A项,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本科文凭,属于学历教育,不符合要点③。
B项,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属于学历教育,不符合要点③。
C项,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而举办的暑期培训,是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符合定义。
D项,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培训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而不是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3、【判断推理】效果逻辑是一种行动逻辑,强调通过行动来创造或发现机会,获得满意的效果,最终实现愿望。基于效果逻辑的决策者往往从分析既有手段出发,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积极同认识的人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产生新的手段或者目的,实现资源的不断扩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决策行为中主要基于效果逻辑的是:
A:一位厨师接到准备晚餐的任务,客人已经事先确定了菜单,厨师按照已有菜单购买价格最合理的食材,准备做菜所需的工具,进行烹饪
B:某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仅有一个非常模糊的目标,他们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
C:某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来确定细分的目标市场
D:某企业年初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计算成本价格之差,做出精准的财务规划
正确答案:B
解析:效果逻辑的定义要点:①通过行动来创造或发现机会,获得满意的效果,最终实现愿望;②决策者往往从分析既有手段出发,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积极同认识的人进行互动;③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产生新的手段或者目的,实现资源的不断扩张。
A项,厨师根据客人确定的菜单采购食材,没有体现通过行动来创造或发现机会,也没有体现资源扩张,不符合定义。
B项,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仅有一个非常模糊的目标,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即从现有资源和手段出发,通过行动来创造或发现机会,不断扩张,符合定义。
C项,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来确定细分的目标市场,没有体现从既有手段出发,通过行动来创造或发现机会,不符合定义。
D项,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计算成本价格之差,做出精准的财务规划没有体现产生新的手段或者目的,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4、【判断推理】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不符合登门槛效应的是:
A:一项调查显示,某城市居民愿意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捐款的比例为30%,而如果先请人们在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倡议书上签名,再请他们捐款,愿意捐款的人数增加了25%
B: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先提出一些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目标
C:某企业成功研制了一种祛除烟渍的洁白牙膏,由于其祛除烟渍效果较好而获得了市场好评,该企业趁热打铁,又推出几款不同口感的洁白牙膏,尽管只是将前一种产品稍加改良而成,但仍然成为畅销产品
D:有个小和尚跟师父学武艺,可师父却什么也不教他,只交给他一群小猪让他放养。庙前有一条小河,每天早上小和尚要抱着一头头小猪跳过河,傍晚再抱回来,小猪一天天长大,小和尚的臂力也在不断地增长,不知不觉中练就了卓越的臂力和轻功
正确答案:C
解析:登门槛效应的定义要点:①一旦接受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A项,请人们先签字后捐款,符合定义,属于登门槛效应。
B项,先提出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再提出更高的要求,符合定义,属于登门槛效应。
C项,企业趁热打铁,推出不同款的牙膏,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登门槛效应。
D项,符合“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和“另一个更大的要求”,属于登门槛效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5、【判断推理】1967年,有科学家在南极找到了一块属于两栖动物迷齿类的化石。有些人认为这就是大陆间连接的证据。1969—1971年在南极早三叠纪弗拉莫夫组地层中,找到了一个生活在两亿多年前的庞大的陆生动物群(即水龙兽动物群)。这个动物群,种类多、数量大。而更重要的是它和非洲南部的一个动物群完全一样,据此,有人认为这更证实了大陆间连接的观点。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A:南极离非洲遥远且被大海隔断
B:水龙兽动物生存能力强繁殖快
C:上亿年前南极的气候条件适合生存
D:水龙兽动物善于游泳,可跨越大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在南极找到的水龙兽动物群和非洲南部的一样,从而得出“大陆间连接”的观点。
A项,只是说明现在的情况,不能反驳题干观点。
B项,水龙兽的生存能力与题干论证无关,也不能反驳题干观点。
C项,南极气候条件适合生存,说明了水龙兽可能不是从非洲过来的,反驳力度有限。
D项,水龙兽出现在南极有可能是通过游泳的方式实现的,有效地反驳了大陆间连接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6、【判断推理】“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
关于虹形成的天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虹和东虹都预示着天空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B:西虹和东虹都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
C:东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西虹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D: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东虹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正确答案:D
解析:虹出现的方位和太阳相对照。暮虹就是东虹,朝虹就是西虹。虹见于东,可见暴雨正下于东方;虹见于西,也就是暴雨正下于西方。因为在温带的天气变化,总是发生于西方,再传到东方的;所以成东虹的雨,已不再来本地;只有成西虹的雨,才是本地降水的前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2题
7、【判断推理】一篇最新的科研报告指出,人类随意丢弃废物和对污染物的非恰当处理会导致野生动物患癌症几率上升。致力于海洋哺乳动物研究的科学家们发现,这一问题已经在某岛屿海域附近的海狮身上显著表现出来。海狮患重症肿瘤的病例越来越多,那些死于癌症的海狮,其体内的有毒多氯联苯(PCB)的浓度比正常浓度高出85%。而PCB是一种用于冷却剂和变压器制造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据此认为,PCB是导致海狮死于癌症的罪魁祸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能最有力地反驳科学家们的结论?
A:发现患癌症的海狮所生活的岛屿海域附近并没有发生过PCB污染事件
B:科学家还在患癌海狮的脂肪中发现比PCB浓度更高的有毒化学物质DDT
C:体内摄入过高浓度PCB的生活在其他海域的海狮患癌症的比率比较低
D:从2002年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通过立法禁用PCB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结论:PCB是导致海狮死于癌症的罪魁祸首。题干论据:死于癌症的海狮,体内有毒的PCB浓度比正常浓度高出85%。
A项,指出患癌症的海狮所生活的岛屿海域附近没有发生过PCB污染事件,但题干要论述的是患了癌症的海狮死亡的原因,该项无法说明PCB是否会导致患癌症的海狮死亡,无法反驳科学家的结论。
B项,指出患癌海狮体内含有比PCB浓度更高的有毒化学物质DDT,说明DDT可能是导致海狮死于癌症的罪魁祸首,而不是PCB,有力地反驳了科学家的结论。
C项,指出体内摄入高浓度PCB的其他海域的海狮患癌症的比例低,但无法说明PCB是否会导致患癌症的海狮死亡,无法反驳科学家的结论。
D项,指出大多数国家已禁用PCB,但无法说明PCB是否会导致患癌症的海狮死亡,无法反驳科学家的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7题
8、【判断推理】某地许多消费者投诉某品种的空调质量不好,制冷效果很差。对此,该品牌空调的总工程师回应说,空调之所以运转不正常,是因为当地的空气质量太差。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效地反驳该工程师的观点的是:
A:在空气质量良好的地区,该品牌的空调运转非常良好
B:该品牌空调在其他地区没有出现过大量的质量投诉
C:不是所有空调的运转状态都受到空气质量的影响
D:所有的空调都应当保证能够在当地正常运转,才能够出售
正确答案:D
解析:工程师的观点是“当地空气质量太差,导致空调运转不正常”。
A项,该品牌空调在空气质量良好的地区运转良好,支持了工程师的观点。
B项,该品牌空调在其他地区受到的投诉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工程师观点。
C项,不是所有空调的运转状态都受到空气质量的影响,那就意味着还是有一些会受到空气质量的影响,不能对工程师的反驳进行削弱。
D项,所有的空调在出售前都保证了在当地能够正常运转,也就是说在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下已经经过检测,能够正常运转,因此不可能是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有力地反驳了工程师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无权处分人在不法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财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的,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善意取得的是:
A:甲委托乙存放自己的汽车,在甲出国期间,乙将汽车卖给丙,丙在不知道乙没有处置权的情况下以正当价格完成交易
B:中介李某以低廉的价格从房主那里租到房屋,以较高的价格租给张某,张某以为李某就是房东,并与其签署租赁合同
C:甲公司租赁乙公司的大型3D打印设备,因业务额较小,该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甲公司又将该设备转租给丙公司
D:中学生小贾偷了父母的婚戒,并将其拿到典当行抵押,典当行老板得知该婚戒的来历后,立即转手卖掉
正确答案:A
解析:善意取得的定义要点:①不法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财务转让;②出于善意。
A项,乙是无权处分人,乙将汽车卖给丙,而丙不知道乙没有处置权,是出于善意取得了汽车的所有权,则汽车应该归丙所有,属于善意取得。
B项,李某从房主那里租到房屋,再进行转租,并非将受托占有的他人财物转让,不符合要点①。
C项,甲公司将从乙公司处租来的设备转租给丙公司,是合法转租,并非将受托占有的他人财物转让,不符合要点①。
D项,典当行老板明知该婚戒的来历,仍进行交易,并非出于善意取得的,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作为中国传统的经典艺术形式,书法相当独特。事实上,在现当代中国文化遭遇东西文化碰撞的情况下,涉及传统文化领域的表述面临两类尴尬:满足于传统的经验式表述,很难融入现当代语境,仿佛以文言文应对现代社会之沟通;借助西方美学、艺术理论解读传统书法,又近于隔靴搔痒,颇似传统心态解读西方文明,如同借助风水观审视修建铁路、铺设电网。
如果上述言论为真,那么可以推出下列( )项。
A:传统经验式表述很难在现当代语境中广泛传播书法之美
B:借助西方艺术理论无法解读书法
C:借助西方美学解读传统书法是用传统心态解读西方文明的表现
D:书法十分独特,因此其他传统文化领域的表述并没有遭遇和书法类似的尴尬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题干中“满足于传统的经验式表述,很难融入现当代语境,仿佛以文言文应对现代社会之沟通”可以推出,保留。
B项,文中“借助西方美学、艺术理论解读传统书法,又近于隔靴搔痒,颇似传统心态解读西方文明”意思是说借助西方理论比较难解读传统书法,而不是B项所讲的“无法解读”,说法绝对,排除。
C项,文中“……颇似传统心态解读西方文明”,讲的是“颇似”,而不是C项的“……是用传统心态解读西方文明的表现”,说法绝对,排除。
D项,文中没有讲到其他传统文化领域的情况,D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