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彩阐述,让“一带一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念传遍世界,深入人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共建 共商 共享
B:共建 共享 共商
C:共商 共享 共建
D:共商 共建 共享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顺承逻辑关系。“共商”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建设之前的思想统一过程,“共建”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过程,“共享”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建成之后的分享利好过程。与此顺序相符的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在产业转型和新兴市场的开拓 的情况下,中国近期的经济发展将更多地 投资和内需。投资涉及政府行为,当然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如果权力监督不力,低水平、低效率的投资现象便不会是个例。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但民间的财富和购买力并没有一些媒体所 的那么大。低迷的股市使中产阶级的人数 ,处于跌势中的房价在普通民众眼中仍显高昂。要提振中国的内需市场,关键是改变社会财富分配向政府和强势群体倾斜的局面,做到真正的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尚需时日 依赖 渲染 锐减 藏富于民
B:来日方长 依靠 宣传 减少 为民服务
C:尚需时日 依赖 报道 骤减 执政为民
D:来日方长 依靠 传说 递减 为民敛财
正确答案:A
解析:看最后一空,题干中说要“改变社会财富分配向政府和强势群体倾斜的局面”,言下之意是财富分配应该向普通民众倾斜,“为民服务”、“执政为民”均未体现财富分配问题,故排除B、C。D项“为民敛财”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与文意不符,也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当然不能因为利益的________而将其束之高阁,也不能因为情感的________而长期“一事一法”。否则,一些问题可能会________,失去改革的最佳“窗口期”,最终损害的还是群众的利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冲突 纠纷 积习难改
B:牵扯 阻挠 根深蒂固
C:羁绊 纠葛 积重难返
D:束缚 阻隔 积习深重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与“利益”搭配,四个选项词语均可,跳过。
第二空,“阻挠”和“阻隔”与“情感”搭配不当,排除B、D。
第三空,A项“积习难改”指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C项“积重难返”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与“一些问题”对应,“积重难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4、【言语理解】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还无法做到。国外地震学家普遍认为,地壳下层的塑性岩石或蛇纹岩被挤进地壳上层的裂缝中时,就会引发地震。这些容易滑动的蛇纹岩是由富含铁、镁的矿物与水作用而生成的,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氢气。一旦该层发生断裂,氢气就经由断层的裂隙冒出,致使正常空气中的氢气浓度剧增。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地震并非不可预测
B:描述地震发生的大致过程
C:
介绍一种地震预测的方法
D:
揭示地震与地层断裂的关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说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很难,接着介绍了地震发生与氢气浓度的关系,由此可知,科学家可以通过检测氢气浓度的方法来预测地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
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的一项是:
A:于无声处听惊雷,展现出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卓越的分析能力
B:明察秋毫、举重若轻,洞悉社会发展变化的深刻道理
C: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不断钻研、上下求索,终于取得非凡的成就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可知,牛顿、瓦特和马克思成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只有C项体现了这一特点。“洞察能力和卓越的分析能力”文段没有体现,排除A。“举重若轻”文段没有体现,排除B。“不断钻研、上下求索”文段没有体现,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信息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
B:利用生物学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
C: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
D:生物信息学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可得出。
B项,由文段可知,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的是“生物信息学”,而非“生物学”。
C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可得出。
D项,由“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可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
退行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遭受挫折、面临困难时,以比较幼稚的态度,选择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来应对当前情况。对于二三十岁的成年人来说,经常要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多重压力,于是在某些比较自由的环境中,很多人都会通过退行心理来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自称宝宝便是退行心理的一种具体表现。事实上只要无伤大雅,这种暂时性的退行心理不仅是正常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是极其有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利用退行心理去逃避现实问题或博取别人的同情,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心理疾病。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常自称宝宝会发展为某种心理疾病
B:
时常回忆年幼时光是退行心理的表现
C:
人不应沉溺于用退行心理来逃避现实
D:
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称宝宝极有必要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说法错误,由“自称宝宝便是退行心理的一种具体表现”“总利用退行心理去逃避现实问题……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心理疾病”可知,“会发展为”为绝对表述,排除。
B项说法错误,由退行心理的概念可知,“时常回忆年幼时光”不满足退行心理的定义条件(“在遭受挫折、面临困难时”“以比较幼稚的态度”“选择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因此其不是退行心理的表现,排除。
C项说法正确,由“总利用退行心理去逃避现实问题……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心理疾病”可知,人不应沉溺于退行心理来逃避现实。
D项说法错误,由“对于二三十岁的成年人来说……事实上只要无伤大雅,这种暂时性的退行心理不仅是正常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是极其有必要的”可知,“极有必要”的是暂时性的退行心理,而不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称宝宝”,且“极有必要”的前提是“在某些情况下”,概念变化,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1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6题
8、【言语理解】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能________。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________技术格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蹶不振 主导
B:妄自菲薄 重塑
C:自怨自艾 刷新
D:安之若素 构建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既不可……也不能……”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夜郎自大”构成反义关系,表自卑之意。“一蹶不振”比喻一遭到挫折就不能再振作起来。“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三词均不含自卑之意,排除A、C、D。“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重塑”指重新塑造,符合凭借自主创新来改变技术格局这一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1题
9、【言语理解】媒体要做好规范和专业的科学传播并不容易。媒体既要保持代替社会对科学进行监督的职能,又有一种本能的________、代言弱势群体的道义感。作为媒体人有道义感当然是好事,但在科学问题上________因为这种正义感而被处于弱势的反主流科学一方利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匡扶正义 切忌
B:扶危济困 谨记
C:劫富济贫 谨防
D:扶正祛邪 切莫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劫富济贫”意为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不能用来描述媒体的作用,排除C。“扶正祛邪”指扶持正气,去除邪气。此处的弱势群体并不能等同于正气,强势群体并不能等同于邪气,排除D。
第二空,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表达“避免”的意思,“谨记”表示把对方的话一定认真记住,填入不合语境,排除B。“切忌”含有一定要避免之意,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3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4题
10、【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是他上班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他上班总是迟到。
B:尼克松脸色阴沉,步伐缓慢地走了进来,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
C:9点整,技师们最后一次调整灯光和检查音响效果。
D:如果他失败,至少他也知道他是失败得很英勇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导致语意表达混乱。正确表述应为“他上班不是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上班总是迟到”。其他三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