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565

发布时间:2022-10-25 14:26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在国际上,“医药代表”已经有近40年历史,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作为传递药品安全使用信息的桥梁,“医药代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不仅给医务专业人员传递药品临床使用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收集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尤其是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给药品生产企业,为下一步改进或研发新药提供宝贵线索。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制药企业主要通过“医药代表”收集药品使用情况,而且“医药代表”是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者。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医药代表的发展历史

B:医药代表的作用

C:关于医药代表的国际研究成果

D:医药代表的执业资格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作为传递药品安全使用信息的桥梁,“医药代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后具体介绍了“医药代表所扮演的角色”,最后以“国际上的研究”进一步说明“医药代表”所起的作用。由此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医药代表的角色”,也即“医药代表的作用”,B项正确。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2、【言语理解】连环画是大众艺术。然而,面对大众的需求,是迎合还是引导,也是连环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回顾连环画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不难发现,正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出版商一味________、迎合大众的喜好,重数量轻质量,导致大批读者和作者流失,造成了连环画长时间________,最终淡出大众视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揣摩 青黄不接

B:琢磨 墨守成规

C:研究 良莠不齐

D:推敲 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出版商对大众喜好所做的了解分析工作。“推敲”指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与“大众的喜好”搭配不当,排除D。第二空,“墨守成规”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连环画的衰落并非因为不创新,而是一味迎合大众,忽视质量,排除B。“青黄不接”比喻人力、财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描述“大批读者和作者流失”的结果,“良莠不齐”不恰当,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9题

3、【言语理解】天下熙熙攘攘,为稀土而来,为稀土而往。各种黑科技产品________离不开的稀土一直都是“香饽饽”,各国都为寻找、掌握更多稀土资源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本 挖空心思

B:完全 殚思竭虑

C:须臾 绞尽脑汁

D:片刻 尽心竭力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此处句意为各国为掌握稀土资源而想尽办法,文段并未对各国的行为进行褒扬或批评。“挖空心思”为贬义词,“殚思竭虑”“尽心竭力”为褒义词,填入均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B、D。“绞尽脑汁”形容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机,为中性词,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一空,“须臾”指片刻,极短的时间,填入符合各种黑科技离不开稀土产品的语境。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5题

4、【言语理解】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时,传统建筑遭受的主要是自然的破坏。而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急于改变物质生活条件,忽视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传统建筑的人为破坏大大超过自然的破坏。待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价值观起了变化,进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时,传统建筑将重新受到重视。但是传统建筑是不可再生的,任凭今后有多么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已遭受破坏而不复存在的传统建筑及其历史环境来说,留下的只能是无法挽回的遗憾。
以上文字主要想说明:

A:传统建筑的保留是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

B: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

C:对于传统建筑来说,人为破坏的程度往往大于自然的破坏

D: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建筑的破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说,在经济不发达时,传统建筑主要遭受自然的破坏;接着用“而”转折,说明在经济发展起步期,传统建筑主要遭受人为的破坏;最后说“待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才开始重新重视传统建筑,但是因为传统建筑的不可再生,被破坏的已无法挽回。故文段意在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B项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5、【言语理解】有人说,传统小说是依赖经验的写作,而网络小说是依赖想象的写作。看来,这两种写作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依赖经验的写作需要吸纳网络小说的想象,而依赖想象的写作则需要糅入传统小说中丰厚充实的经验。因此,当今的文学要从原创力日益萎缩的窘境中走出来,作家们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应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举措。但这还只是由经验通往原创力的第一步。接下来必须在体验上进行认真的修炼,使生活经验转化为心灵体验,使客观的经验世界转化为作家主观的心灵世界。
这段文字重点强调的是:

A:如何转化经验吸纳想象

B:怎样找到传统和网络小说的结合点

C:作家应该如何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

D:如何提高文学的原创力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传统小说和网络小说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即传统小说需要吸纳网络小说的想象,网络小说需要糅入传统小说的经验。并由“因此”引出文段重点——当今的文学要提高原创力,作家们需要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心灵体验。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如何提高文学的原创力。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C三项均为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2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7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6、【言语理解】翻拍热门电视剧,从筹备到发行播出的全过程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相比新创作的电视剧,“翻拍”这种“速成”的制作方式不仅缩短了拍摄的周期,而且更能够利用老剧的影响力,未拍先热,赢得口碑效应。但________________,走红老剧在为翻拍剧提供影响力的同时,也提升着观众的审美要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正确答案:A

解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文段指出走红老剧在为翻拍剧提供影响力的同时,也提升着观众的审美要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7、【言语理解】在一些地方,夜间经常能看到美丽的极光,这种奇异又神秘的极光一直吸引着我们。产生极光的原因是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 电子和质子 撞击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现在所知,作为太阳风的一部分荷电粒子在到达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磁场俘获,它们与氧和氮的原子碰撞,击走电子,使之成为激发态的离子,这些离子发射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极光的形成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每逢太阳活动积极的年份,可以看到更为壮观的极光景象。当夜晚来临,红、蓝、绿相间的光线布满夜空中,场面极为壮观。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大部分地区还是看不到极光

B:极光的形成与太阳活动有关

C:极光场面极为壮观

D:极光是怎么形成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极光”这一话题;接着介绍极光产生的原因,即与高能粒子撞击大气中原子有关,并对这一原因进行了具体说明;其后又指出极光的形成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并对这一情况也进行了说明。综合可知,文段主要讲述了极光的形成原理,对应D。A项文段未涉及;B项只体现了极光形成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不全面;C项非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8、【言语理解】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亟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
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阅读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我国学校教育阶段需要“拯救阅读”的观点。然后从阅读重要性、现阶段学校阅读培养问题分析,强调为何要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只有B项符合此义,当选。
A、D两项均脱离“学校教育”这一关键词。C项仅为问题的体现,不是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在全球化日益发展、国际组织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的今天,中国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实现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加大参与国际组织的力度,同时也需要以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今国际组织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把握,对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对未来国际组织发展趋势及其走向做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国际组织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实现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

C:中国对国际组织的定位和把握准确

D: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要对国际组织有新认识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指出当前背景下,中国要想实现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对国际组织有两方面的认识。由“不仅需要……同时也需要……”可知,中国一方面要积极进取,加大参与国际组织的力度;一方面要认真求实,要有清楚的认识与合理的判断,并具体说明对国际组织应有哪些新认识。由此可知,后一方面是文段强调的重点,主要说明的是在当前大环境下,中国对国际组织要有全新的认识,对应D。
A项,“国际组织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作为背景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文段说的是中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应怎样做,B项变未然为已然,排除。
C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及的是“对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10、【言语理解】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拾荒的陈阿姨并不像一些人那样,将帮助别人这种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也想象得那样复杂、可怕。作为一个真正富有正义感的人,不会在助人为乐之前就考虑自己做了好事是不是会被冤枉,为自己寻找一个不作为的借口。举手之劳怎么却变得如此艰难,要不要扶起倒地的弱者似乎成了今天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要积极营造助人为乐的社会环境

B:有正义感的人做好事时不会考虑得失

C:遇到弱者需要帮助时,我们应伸出援助之手

D:当今社会缺乏正义感,出现了道德危机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引出陈阿姨助人为乐之事,并说明真正富有正义感的人,不会担心被人冤枉而为不作为寻找借口,最后抛出思考“举手之劳怎么却变得如此艰难,要不要扶起倒地的弱者似乎成了今天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故作者意在指出当今社会有正义感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在做好事时因担心被冤枉而选择了不作为,即人们的道德遭遇了危机。D项符合题意,当选。
A项着眼的对象是政府,不是文段中的普通人。B、C两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