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在对待异地高考问题上,甲方认为,异地高考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乙方认为,异地高考将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作为上述双方观点论据的是:
A: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不合理是教育不公的根源
B:一旦放开异地高考,无法避免“高考移民”泛滥的问题
C:各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要求学生回原籍高考并不公平
D:异地高考操作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
正确答案:D
解析:甲观点:异地高考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乙观点:异地高考将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A项,异地高考能够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不合理,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对甲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
B项,异地高考会出现“高考移民”泛滥的问题,也就会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对乙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
C项,说明要求学生回原籍高考并不公平,从而说明异地高考有助于促进公平,对甲的观点具有加强作用。
D项,异地高考操作难度大,与甲、乙的观点均无关,不具有加强作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2、【判断推理】荷花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地瓜
A:荷叶 红薯
B:池塘 土地
C:莲藕 中药
D:芙蕖 甘薯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荷叶是荷花的组成部分,红薯与地瓜是全同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荷花开在池塘里,地瓜长在土地里,但词项位置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莲藕是荷花的根部,为组成关系;地瓜属于中药,为种属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芙蕖是荷花的别称,甘薯是地瓜的别称,均为全同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3题
3、【判断推理】动物:仙鹤:长寿
A:石头:珠宝:价值
B:富强:牡丹:富贵
C:傍晚:黑暗:光明
D:植物:玫瑰:爱情
正确答案:D
解析:仙鹤是一种动物,代表长寿;玫瑰是一种植物,代表爱情。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所谓面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属于面源污染的是:
A:某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造成海水污染
B:酸雨造成了土壤污染和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C:农村到处散落的垃圾经降水过程污染水体
D:造纸厂的工业污水不经处理由排污管排放到湖里
正确答案:C
解析:面源污染的定义要点:①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②非特定地点;③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
A项,某核电站属于特定地点,且地震也非降水的冲刷作用,不符合要点②③。
B项,说的是酸雨对土壤和农作物的直接损害,并不是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且不涉及汇入收纳水体,不符合要点①③。
C项,散落的垃圾经降水过程污染水体,符合定义。
D项,造纸厂属于特定地点,经排污管排放污水,并不是在降水的冲刷作用下,不符合要点②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正如列宁所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但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有的顶天立地的伟人热爱生活、重情重义
B:古人非常动人的友谊一般都不超过40年
C:恩格斯同样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
D:列宁也是顶天立地的伟人和有血有肉的常人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题干“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和“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可知,有的顶天立地的伟人热爱生活、重情重义,该项可以推出。
B项,题干指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长达40年,“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强调的是两人的友谊动人,而这份动人不是纯粹因为时间,故无法据此得出古代动人的友谊一般不超过40年这一结论,该项无法推出。
C项,题干指出马克思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而后说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超越古老传说,未涉及恩格斯是否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该项无法推出。
D项,题干描述的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其中只引用了列宁的一句话,并不涉及对列宁这个人的描述和评价,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1题
6、【判断推理】X光片:骨折
A:卫星云图:降雨
B:科普图书:知识
C:电子导航:路线
D:饮食习惯:健康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过X光片可以判定是否骨折。
A项,利用卫星云图可以预测是否降雨,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通过科普图书获得知识,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电子导航可以指引路线,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饮食习惯影响健康,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7、【判断推理】“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者倾向性,表现为这次这样解决了一个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表面看起来相同的问题,不由自主地还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
上述文段无法推出:
A:在情境不变时,惯性思维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
B:在情境变化时,惯性思维不利于新方法的产生
C:惯性思维可能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D:惯性思维一定程度上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源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细节信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问题。
A项,根据题干可知,惯性思维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问题,所以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可以推出。
B项,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惯性思维会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问题,所以不利于新方法的产生,可以推出。
C项,惯性思维限制了人们面对问题时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因此可能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可以推出。
D项,惯性思维限制了人们面对问题时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因此不能成为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源,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8、【判断推理】蜂鸣式营销是一种通过向潜在消费者直接提供企业产品或服务,使其获得产品或服务体验的销售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蜂鸣式营销的是:
A:某软件公司在网上推出一款试用版软件,用户可免费试用三个月
B:某公司聘请演员在各大城市繁华地区扮演情侣,邀请可能成为目标客户的路人为他们拍照,借机向其宣传新款相机的功能
C:某企业定期向用户发送邮件,寄送产品杂志,推送优惠信息,并承诺购买产品一个月内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
D:某饮料公司让营销人员频频出现在街道、咖啡馆、酒吧、超市等场所,请路人品尝不同口味的饮料来宣传自己的品牌
正确答案:C
解析:蜂鸣式营销的产生必须是企业直接向潜在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让其体验。A项中软件公司提供软件,供用户免费下载使用三个月,符合定义;B项中邀请可能成为目标的路人拍照,借机宣传产品,符合定义;C项中企业只是定期向用户发送邮件,寄送产品杂志,推送优惠信息,没有涉及到产品或服务,不符合定义;D饮料公司请路人品尝不同口味的饮料,宣传自己的品牌,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5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0题
9、【判断推理】演员:导演
A:作家:读者
B:战士:指挥员
C:司机:交警
D:歌手:经纪人
正确答案:B
解析:演员在导演的指挥下演戏。
A项,作家写书给读者看,并不存在指挥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战士在指挥员的指挥下行动,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司机不一定完全在交警的指挥下开车,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歌手和经纪人是雇佣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5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5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
10、【判断推理】某公司四位业务员在为本月的业绩进行排名。张三说:“本月我的业绩最高。”李四说:“我的业绩不是最低的。”王五说:“我的业绩没有张三的高,但是还有人比我低。”马六说:“我的业绩最低。”但事实上,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
那么,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三说错了
B:马六的业绩最低
C:张三的业绩比王五低
D:李四的业绩最高
正确答案:C
解析:假设李四说错,则其他三人均对,李四和马六的业绩均最低,矛盾,故李四说对了;假设马六说错,则没有人业绩最低,所以马六说的也对,马六业绩最低;若张三说对,则王五也说对,所以张三说错了,王五说对了。即张三的业绩并非最高,进而可以得出四人的业绩对比为:李四>张三>王五>马六。A、B、D三项均正确,只有C项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