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462

发布时间:2022-10-05 2:25     浏览量:7

1、【判断推理】在当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各国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或受损。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有的国家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也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政策方案的出台及国际气候政策制定的态度。
由此可以推断:

A: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益影响

B: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影响

C:有的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

D:有的国家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根据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并不能推出是否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益影响,无法推出。
B项,根据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并不能推出是否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影响,无法推出。
C项,根据有的国家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可知有的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可以推出。
D项,根据有的国家是气候变暖的污染源,无法推出有的国家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91题

2、【判断推理】无影灯 对于 (       ) 相当于 (       )对于 老师

A:医生 黑板

B:护士 讲台

C:医生 讲座

D:护士 课本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医生做手术需要使用无影灯,老师讲课需要使用黑板,前后关系相同。
B项,护士在无影灯下协助医生做手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前后关系不同。
C项,医生做手术需要使用无影灯,讲座是教师讲课的一种形式,前后关系不同。
D项,护士在无影灯下协助医生做手术,老师按照课本讲课,前后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3、【判断推理】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

A: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

B: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

C: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

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

正确答案:D

解析:择一的因果关系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③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
A项,造成货物损坏,并非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要点②。
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刺死,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
C项,丙是被乙杀害的,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
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20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2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4、【判断推理】藏书,是指凭自己的爱好、评价和鉴赏力而有选择地收藏图书,不仅是为了自己参考、阅读或消遣,也是为了把某个领域的图书精心、完善地收藏起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藏书的是:

A:某围棋爱好者一见到吴清源的书就买下来并妥善保存

B:某书法家不惜重金求购各种碑帖拓本,以备临摹鉴赏

C:某商人批量买下市面上的某套书籍,待价格飙升售出

D:某古币收藏家一见到关于古代钱币的书就买下并保存

正确答案:C

解析:藏书的定义要点:①凭自己的爱好、评价和鉴赏力有选择地收藏图书;②为了自己参考、阅读或消遣;③为了把图书精心、完善地收藏起来。
A项,围棋爱好者喜欢吴清源的书并购买保存,符合定义。
B项,书法家收藏碑帖拓本以备临摹鉴赏,符合定义。
C项,商人批量买下某套书籍,待价格飙升后售出,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D项,古币收藏家购买关于古代钱币的书并保存,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高温津贴是针对高温条件下从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发放的特殊工资性补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高温津贴的是:

A:某建筑工地在最高气温超过36℃时给每个工人午餐多加一份饮料

B:某研究院给前往沙漠地区进行地质考察的研究员每人每天补贴50元

C:某钢铁公司炼钢车间炉前工人的工资标准比配料岗位工人每月每人多100元

D:北京某建筑公司规定每年6—8月工作实行夏时制,每天比冬季多工作1小时,每天每人多发20元

正确答案:C

解析:高温津贴定义的关键信息:针对高温条件下从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发放的工资性补偿。
A项,饮料不属于工资性补偿,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地质考察不属于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炉前工人的工资标准比配料岗位工人每月每人多100元,炉前工人的工作环境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比配料工人工资多100元是工资性补偿,符合定义。
D项,每天每人多发20元是对每天工作多1小时的补偿,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

6、【判断推理】工作:职员:薪水

A:资费:网民:电邮

B:驾照:司机:汽车

C:考试:学生:成绩

D:饭店:厨师:菜肴

正确答案:C

解析:职员通过工作获得薪水。
A项,网民不是通过资费获得电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司机不是通过驾照获得汽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厨师在饭店烹饪菜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0题

7、【判断推理】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做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决断后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决断后效应的是:

A: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一番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许多复杂关系,不如重新开创新天地

B: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最后她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

C: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班长建议选B。事后,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因为B最终夺得冠军

D: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最后他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甲大学,从此他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

正确答案:D

解析:决断后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难以决断每个事物的优劣,但是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并未体现他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B项,该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说明她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做出选择后发现所选的手机有色差,这只是对手机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未体现该女士对手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C项,该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后来老师的态度发生变化是因为B最终取得了冠军,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不符合定义。
D项,该学生“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当他选择甲后,就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即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81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6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7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7题

8、【判断推理】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报纸广告,每百人有26人表示对其有印象。据此,为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公司决定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公司决定的是:

A:电视是当地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B:报纸广告容易给观众留下“产品过于廉价”的负面印象

C:若不采用报纸广告而继续采用电视广告宣传,相同时间后,每百人有45人知晓该品牌

D:通过电视知晓该品牌的人中,八成有购买意愿,而通过报纸广告知晓者,仅两成有此意愿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以“电视广告宣传有15人知晓,而后选用报纸广告有26人知晓”为依据作出“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的决定。
A项,说明电视广告的宣传效果不一定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公司的决定,保留。
B项,题干论述的是报纸广告的宣传效果,即能否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项与宣传效果无关,不能削弱该公司的决定。
C项,说明电视广告的宣传效果实际上要比报纸广告更好,即电视广告更有助于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因此该公司将全部资金投入报纸广告的决定是错误的,有力地削弱了该公司的决定,且力度比A项更强。
D项,题干论述的是报纸广告的宣传效果,即能否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项与宣传效果无关,不能削弱该公司的决定。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

9、【判断推理】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B: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D: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论据: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
A项,小学生的网络关注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同学,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B项,小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C项,大多数家庭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D项,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体现了小学生对于信息的被动接受,说明小学生并非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1题

10、【判断推理】角色冲突: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角色冲突的一项是:

A:一些大一新生入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不适应

B:某公司一职员由于业绩出众,被公司提拔为销售经理,但是他感到力不从心

C:假期里,张某的妻子想让他陪她出去旅游,而他母亲想让他回家陪陪父母

D:在边远山区的一所小学里,某位老师既教数学,又教语文,但学生们的两门功课成绩都很好

正确答案:D

解析:角色冲突的定义要点:①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者几个不同角色;②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而发生冲突和矛盾。
A项,一些大一新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不适应,属于扮演一个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符合定义。
B项,一职员被提拔为销售经理感到力不从心,属于扮演一个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符合定义。
C项,张某妻子让张某陪自己旅游,张某母亲让张某回家陪父母,属于扮演不同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冲突和矛盾,符合定义。
D项,某位老师既教数学,又教语文,但学生们的两门功课成绩都很好,没有出现矛盾和冲突,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