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在我国夏商周时期,海贝作为一种产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来交换品发展成为最早的货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土夏代的天然贝、骨贝和石贝。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在山西保德和安阳殷墓中还发现了铜贝。春秋战国时期更有银贝、包金贝。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下面哪一项最好地概括了这段文字的大意?
A:海贝是最早的货币
B: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
C: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D:贝是货币的早期形态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介绍了中国最早的货币形态——贝。材料首先说明夏商时期海贝是最早的货币,然后介绍夏商春秋战国各时期出现的贝的形式。A项仅列举海贝,概括不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基础科学的精神在于穷理。基础科学研究需要经过刻苦训练、需要有深度的看法,才会有新的结果、好的创意。因此,基础科学研究不经过旷日持久的付出,很难有成功的机会。有些人因而认为,与其如此辛苦,不如等别人做好基础科学研究后拿过来用。但持此观点的人忘记了一点:只有自己体悟出来的理论,才最了解其长短,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树立穷理的精神,也需要哲学的滋养。毕竟,科学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哲学精神和素养的支撑,才能塑造科学家的气质和意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基础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B: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奉献精神
C:基础科学的本质是穷理
D: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滋养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论述了基础科学的精神在于穷理,然后由“但”一转,提出另一观点——穷理的精神需要哲学的滋养。综合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滋养。A、B、C三项均未提到“哲学滋养”的问题,概括不全面。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3、【言语理解】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1952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它成为新旧招生制度的________,标志着“高考时代”的开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标志牌
B:分界线
C:分水岭
D:里程碑
正确答案:C
解析:“标志牌”和“里程碑”针对的都是一种事物,“新旧招生制度”是两种事物,由此可排除A、D。“分界线”一般不用来形容制度,排除B。“分水岭”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4、【言语理解】数学是世界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最先发展的精密科学。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同以几何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________,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势均力敌 遥相呼应
B:平分秋色 相映成趣
C:半斤八两 一唱一和
D:各有千秋 交相辉映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可知,此处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各有价值,所填词语应表各有价值之意。“势均力敌”指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文段并未将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进行比较,只是在客观论述两者具有的价值,两词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B。 “半斤八两”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含贬义,不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排除C。“各有千秋”指各自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各有特色,符合文意,且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
验证第二空,“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射照耀,填入形容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像两颗明珠,一颗在东方,一颗在西方,二者在各自的天空相互映照,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
5、【言语理解】卡尔·波兰尼说,如果听任市场机制成为人类命运及其自然环境乃至购买力的数量和用途的唯一指导者,那将导致对社会的破坏。就以商品而言,劳动力不可能被任意驱使、利用甚或舍弃而不影响刚好是这一特殊商品承担者的个人。也就是说,在处置一个人的劳动力时,制度总是面对着“人”那个称号下身体、心理和道德的统一体。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无管制的市场会破坏社会
B: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
C:无管制的市场缺乏道德属性
D:劳动力不能被商品化
正确答案:A
解析:材料首先提出一个论点,即如果市场机制成为唯一的指导者,将破坏社会。接着以作为商品的劳动力为例,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具体阐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________生态文明是由人的问题引起的,________最终指向人的生存和发展,________,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对人自身的观念、行为做出深刻的检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甚至 所以
B:虽然 并且 但是
C:由于 甚至 因此
D:既然 并且 那么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前句论述生态文明的引起,后句论述生态文明的指向,两句为并列关系,非递进关系,排除A、C。第一、三空,前句指出生态文明与人的密切关系,后句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人做出检视,两者为因果关系,表转折的关联词“虽然……但是……”衔接不当,排除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24题
7、【言语理解】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除了教学之外,还存在着无教授的学习,以及未能引发学习的教授等活动。即便是教学,也不仅仅存在于学校里,而是发生在人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中。远在近现代学校产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近现代学校产生之后,人类的教育活动依然在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广泛发生着。教育学将自身的研究视野限定在学校时空框架内,实际上是给自己确定了一个错误的学科边界,因而只能将大量的教育现象含糊地当作所谓“广义的教育”而暧昧地排斥于自己的主要研究视域之外。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教育活动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B:无人教授的学习行为也可以归入教育活动
C:当前的教育学研究对于学科边界存在误判
D:近现代学校的出现限制了教育学的研究视野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文段第二句的“即便是教学,也不仅仅存在于学校里,而是发生在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可知A项正确。根据首句“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除了教学以外,还存在着无教授的学习以及未能引发学习的教授等活动”可知B项正确。根据“教育学将自身的研究视野限定在学校时空框架内,实际上是给自己确定了一个错误的学科边界”可知C项正确。D项强加因果,并非是近现代学校的出现限定了教育学的研究视野,而是教育学自身造成的。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8、【言语理解】作为一条合作通道的“一带一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多边机制,开展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它的历史作用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________。今天“一带一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为________的所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界限 举世瞩目
B:界限 举足轻重
C:范畴 举足轻重
D:范畴 举世瞩目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范畴”指类型,范围。文段说的是“一带一路”的历史作用很大,超过了经济交流的范围,故选“范畴”更契合文意,排除A、B。第二空,“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关注。文段强调的是“一带一路”所经地带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而非其所处地位重要,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________大多是零散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________,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解释 升华
B:阐述 映射
C:感受 解读
D:概括 延伸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读出音乐般的美妙”“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都是科学家关于科学美的论述。科学家并未解释什么是科学美,只是说明自己体会到这种美,排除A。“感受”“概括”与“零散的”不搭配,排除C、D。“阐述”指论述。填入符合题意。将B项代入第二空验证,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反映,“映射”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我们的整个文明都建立在自然生态之上,它们跟不上我们的步伐,终将令我们也随之________。将责任推给“适者生存”,任凭野生动物在我们制造的阴影中________,这不但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更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亡 自谋生路
B:瓦解 自取灭亡
C:崩塌 自生自灭
D:崩溃 自求多福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是如果人类使生态文明跟不上人类步伐,人类自身也会消失、无法生存。“瓦解”指事物(从内部)发生分裂破解、毁坏;“崩溃”指完全破坏、垮掉,多适用于军队、堤坝、防线等有防御性的事物,或经济等宏观抽象概念。二者都指破坏掉,不符合“消失”的含义,且适用对象一般不为人,排除B、D。
第二空,“自谋生路”指自己寻找出路;“自生自灭”指自己生长又自己消灭,比喻不加过问和关心,任凭某物自行出现、发展和消失。句意是说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不予关注,任凭其在人类的破坏行为中自行发展或消失,“自生自灭”更契合,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