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441

发布时间:2022-10-01 10:50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在乡村,老牛与牧童彼此守望。庄稼人面朝黄土,把自己生命的期望播种进________的泥土里,把一切梦想向季节里扔去,和庄稼、土地一起________,一起金黄。在鲜润的土地上,将十指插入泥土,攥一把,闻一闻泥土的清香,然后把泥土捏出心中渴望的形状,那是老农一生重复了多少次的庄重礼仪和神奇享受。________的身影和溅落的汗珠也被编成一个章节,使故事闪现着更加真实的笑声,________在季节深处的笑容和粗犷的酒歌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黝黑 葱郁 消瘦 镶嵌

B:广袤 成长 清瘦 洒落

C:湿润 葱郁 健硕 飘落

D:厚重 成长 矫健 凝结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由“一起……一起……”的句式可知,填入词语与表色彩的“金黄”相呼应,此处填“葱郁”更为恰当,排除B、D。
第三空,由“那是老农一生重复了……”可知,第三空处的“身影”代指“老农”,因此用“消瘦”修饰最为准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B: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中国人民与中国梦

D:中华民族的梦想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为总起句,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接着指出如何实现中国梦,即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和结果。可见“实现中国梦”是文段的关键词,A项与此最相符。B项侧重于论述中国梦是什么,C项侧重于论述中国人民与中国梦的关系,D项未涉及“中国梦”这一话题,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3、【言语理解】

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

A:

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

B:

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

C:

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D:

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

正确答案:A

解析:

这句话可以压缩为“选进语文教材的文章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B项较容易排除;C、D两项和“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并列关系的宾语,并非主宾关系,排除。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理想信方术,不敬人民敬“大师”,精神极度空虚;有的把共产主义看成________的海市蜃楼,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思想消极颓废;有的把西方三权分立、多党制那一套奉为________,价值观发生偏差,等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无缥缈 圭臬

B:虚无缥缈 圭璋

C:虚妄不实 圭璧

D:虚实相生 圭角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能描述“海市蜃楼”的特点。“虚无缥缈”形容虚幻渺茫、不可捉摸,描述海市蜃楼恰当。“虚妄不实”指没有事实根据,侧重强调事情的可信度;“虚实相生”指文学作品的一种表现手法,多用于绘画、诗歌等意境的描写。C、D两项修饰“海市蜃楼”均不恰当,排除。
第二空,由句意知,有的人是将西方三权分立、多党制奉为了法则。“圭璋”指贵重的玉制礼器;比喻高尚的品德。与句意不符,排除B。“圭臬”原指测量土地的仪器,后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符合句意,且“奉为圭臬”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5、【言语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________;中国文化的________,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________、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绝 长盛不衰 交流

B:源远流长 与时俱进 对话

C:多姿多彩 历久弥新 解构

D:千姿百态 推陈出新 重构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广博高深。“绵延不绝”指延续不断的样子,“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二者强调的是时间长,与“博大精深”对应不恰当,排除A、B。第三空,“顿号”提示所填词语与“碰撞”“融合”构成顺承关系。与“重构”相比,“碰撞”后先“解构”,然后“融合”,进而产生新的力量,更符合逻辑顺序。验证第二空,“历久弥新”和后文“革故鼎新”相呼应。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6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6题

6、【言语理解】以中国文人传统,艺术鉴赏从来讲究私藏和私赏,除去拜师,递藏是习得书画和精进技艺的重要途径。“雅集”就是古代文人常见的聚会形式,尤其北宋李公麟绘画、米芾题记的驸马王诜的“西园雅集”,成为后来历代画家摹绘的母题。雅集主人多为书画大家或文坛领袖,选个合意的日子,将同门好友召集到宅第花园,摆酒吟诗,读书品画。主人手里若是没有几件值得观赏的收藏,怎能应付得来这样的场面?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古文人画士的高雅情趣

B:雅集是书画的主要母题

C:艺术鉴赏的方法与途径

D:艺术鉴赏需要适量藏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古人进行艺术鉴赏讲究私藏和私赏,递藏是精进技艺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知,古人进行艺术鉴赏,藏品必须可少。然后介绍“雅集”这一形式,具体阐述了古人进行艺术鉴赏的方式。最后通过反问,指出如果主人必须有收藏才能组织艺术鉴赏活动。综合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古人的艺术鉴赏活必须有藏品才能进行,只有D项强调了这一点。
A项未提及“艺术鉴赏”,B项“雅集”是举例内容,C项没有提及“藏品”的作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兵减政 问心无愧

B:人所不耻 竭泽而渔

C:恃强凌弱 屈打成招

D:迫不急待 防微杜渐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精兵减政”应为“精兵简政”,B项“人所不耻”应为“人所不齿”,D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8、【言语理解】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大学生、海归、大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这支“新四军”的崛起,可以看作是创业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不过,因为机制体制不健全,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矛盾,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着不少障碍。倘若人的价值迟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创新创业者才能的释放势必会受到影响,诸多科技成果就可能烂在抽屉里,诸多科技企业就可能因为缺乏创新而死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改革要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

B:创业主体将从精英走向大众

C:机制体制阻碍人的价值实现

D:保障人的价值是双创的前提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双创的促进作用,然后以“不过”转折,说明因为诸多原因,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不少障碍,倘若人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保障,将会严重影响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由此可知,“保障人的价值”对“双创”工作的重要性应是文段强调的重点,D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正确。
A、B两项为转折前内容,非文段重点,且未提到“保障人的价值”,排除。C项为问题表述,非文段重点,且未提到“双创”,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3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5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2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5题

9、【言语理解】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农村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充实农业生产者队伍,需要从扩增量入手。下力气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吸引那些有志于农业生产的人返乡、下乡,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要把各项惠农、强农、兴农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提升务农效益,让他们增收有盼头。与此同时,也要增加农业投入,创造良好的务农条件和环境,来稳定他们的预期,为他们大显身手增动力、提信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必须把控好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节奏

B:当前农业人口的扩充问题亟待解决

C:落实相关政策培育激励新型职业农民

D:充实农民队伍确保农业生产代代传承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城镇建设所面临的矛盾,即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农村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接着针对此矛盾提出解决对策,即从扩增量入手来充实农业生产者队伍,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最后说明要从把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和创造良好务农环境两方面入手来提振新型职业农民的动力和信心。由此可知,对策是文段的重点,文段意在强调的是要培育并激励新型职业农民,从而充实农业生产者队伍。C项正确。
A项,“新型城镇化的节奏”文段未体现,排除。 
B项是提出问题,文段重点论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排除。 
D项,未体现“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具体措施,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17题

10、【言语理解】现在一些谈中国科技落后的文章,经常以晚清保守派把西方科技斥为“奇技淫巧”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________科学技术。这只是一种________的说法。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中国早期学者对于此前影响生产力变化和社会变迁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相当看重的,并对它们给予了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记述和肯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斥 以点带面

B:抵制 断章取义

C:鄙夷 信口开河

D:轻视 以偏概全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排斥”意思相近,“鄙夷”“轻视”与此不符,排除C、D。
第二空,“以点带面”意为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不能用来修饰“说法”,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