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现代火炮按弹道特征可分为榴弹炮、迫击炮和加农炮,其中迫击炮弹道的特征是:
A:初速小,弹道比较弯曲
B:初速小,弹道比较平直
C:初速大,弹道比较平直
D:初速大,弹道比较弯曲
正确答案:A
解析:榴弹炮弹道较弯曲,炮身较短,初速较小,射角可达75°,用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较多,弹道机动性大,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加农炮弹道低伸,身管长,初速大,射角一般小于45°,用定装式或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少,适于对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射击。迫击炮弹道弯曲,炮身短,初速小,射角为45~85°,变装药号数较多,适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射击。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8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2、【常识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A:传统节庆礼仪
B:传统民俗活动
C:传统表演艺术
D:传统手工艺品
正确答案:D
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D项手工艺品不属于上述范畴,错误,应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崎岖闭塞的山东半岛地貌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明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典型的山地地形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辽阔壮丽的草原地貌
正确答案:A
解析:A选项描绘的是蜀道之难,非常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并不是山东半岛的地貌,A项说法错误;B选项“黄河之水天上来”暗含的是黄河之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落差大,水流急,说明我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奔流到海不复回”暗含黄河水流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滚滚东流入海,说明我国的地势西部高、东部低,B项说法正确;C选项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C项说法正确;D选项描绘的是内蒙古大草原的迷人景色,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我国山脉众多,给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B:祁连山脉融雪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主要水源
C: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脉
D:阴山山脉是传统上最重要的农业与林业的分界线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正确。由于秦岭南北面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B项正确。祁连山脉位于河西走廊南侧,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主要水源。
C项正确。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D项错误。阴山山脉是我国旱作农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5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0题
5、【常识判断】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诸葛亮——《出师表》
B:李白——《饮中八仙歌》
C:屈原——《天问》
D:曹植——《洛神赋》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正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B项错误。《饮中八仙歌》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杜甫。
C项正确。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D项正确。《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49题
6、【常识判断】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A:足癣和手癣
B:艾滋病
C:鸡瘟或猪瘟
D:非典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足癣和手癣,系真菌感染引起。
B项错误。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
C项错误。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鸡瘟是一种由禽流行性感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D项错误。非典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7、【常识判断】“二十四节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起源于长江流域,是我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B:立夏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C:是通过观察地球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D:春分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二十四节气”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是我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B项说法错误。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且越往北越长。过了夏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一天比一天短,黑夜则一天比一天长。
C项说法错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D项说法正确。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下列哪一情形不可能发生?
A:顺治帝在圆明园饮宴
B:乾隆帝游览扬州瘦西湖
C:雍正帝在紫禁城召见臣子
D:康熙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欣赏歌舞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当选。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抢掠焚毁,八国联军侵华时(1900年)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成一片废墟。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生于1638年,卒于1661年。所以顺治帝在圆明园饮宴的情形不可能发生。
B项不选。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北郊,原名保障湖,在清朝乾隆年间改称“瘦西湖”。所以乾隆帝游览瘦西湖的情形可能发生。
C项不选。雍正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生于1678年,卒于1735年。紫禁城是北京故宫的旧称,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所以雍正帝在紫禁城召见臣子的情形可能发生。
D项不选。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生于1654年,卒于1722年。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耗时89年建成。所以康熙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欣赏歌舞的情形可能发生。
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某省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与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
A:应当直接适用发改委的部门规章
B:应当直接适用该省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
C: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
D: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
正确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10、【常识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立木取信——商鞅
B:卧薪尝胆——勾践
C:围魏救赵——孙武
D:
图穷匕见——荆轲
正确答案:C
解析:围魏救赵的提出者是孙膑,它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其撤兵的战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