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94

发布时间:2022-09-22 5:59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作________着我们的业余时间。工作与家的关系,不是非得舍弃哪一方才能成全另一方,而是可以兼顾的,我们不能________,忽略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而在未来老去时空留悔恨和遗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占据 三心二意

B:消磨 本末倒置

C:侵占 半途而废

D:蚕食 舍本逐末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由“不是非得舍弃哪一方才能成全另一方”“忽略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我们不能为了工作舍弃对家人的关爱。“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半途而废”指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据词义排除A、C。
第一空,“消磨”指打发,多用于表示虚度时间;“蚕食”比喻逐步侵占。对应“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此处表达的是业余时间被工作侵占,“蚕食”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2、【言语理解】宋代周守中的《养生类纂》载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移气,不生瘟疫病”。古代的中国政府对于沟渠的通塞也很注意,每逢雨季之前,就命水利官员加以   以免泛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整治

B:疏浚

C:疏导

D:疏通

正确答案:B

解析:填入的词需与“沟渠”“通塞”搭配,再综合题干文风的半文言特色,此处填“疏浚”最合适,且与“沟渠通浚”相呼应。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虽然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但在高温闷热的“秋老虎”时节,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常会感觉不适,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症状。另外,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出汗过多,血液浓缩,如果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形成斑块;一旦斑块脱落,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就可发生急性心梗。此外,人在炎热夏夜往往得不到良好的睡眠,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闷热天气还会使人情绪波动、心情烦躁,这也是冠心病突发的危险因素。在这段时间,因工作劳累而缺乏休息的人,尤其要警惕心肌梗死突然来袭。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养生”尤其要“养心”

B:“秋老虎”之名因何而来

C:心脑血管疾病诱因知多少

D:夏秋之交要预防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通过转折指出“秋老虎”时节由于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常感不适;接着由“另外”引出高温天气人体出汗过多,血液收缩,容易引发急性心梗;然后由“此外”介绍,夏天人得不到充分休息也易引发心肌梗死,闷热天气使人情绪波动也是冠心病突发的诱因。最后指出在这段时间人们要注意休息,警惕心肌梗死来袭。文段主要介绍了夏秋交替之际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意在提醒人们在夏秋之交要预防心肌梗死,故标题应体现这一观点,只有D项符合。A、B两项与文段无关,C项未体现夏秋这一关键词,均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54题

4、【言语理解】现在的学生将高考当成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而学校和家长也是对此趋之若鹜。因为高考不考动手能力,自然将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当作副科。结果,造成许多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现状。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高考是当今学生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B:高考是造成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直接原因

C:学生高分低能与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

D: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知识,更要培养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高考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接着指出这种现状的出现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所以题干意在强调C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十分肯定。“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迂回同样能够达到目的

B:幽默可以巧妙地化解难题

C: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并不矛盾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确答案:B

解析:罗斯福的拒绝委婉含蓄,并且富有幽默感,这样不仅坚持了保密的原则,而且避免了尴尬的局面。由此可知,巧妙运用幽默有助于解决难题,B项表述与此一致。
A、D两项无法从故事推出。C项“灵活变通”较为笼统,没有体现出罗斯福的幽默。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4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4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

6、【言语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可谓“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正是“________________”。而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

B:人间正道是沧桑,雄关漫道真如铁,长风破浪会有时

C:长风破浪会有时,人间正道是沧桑,雄关漫道真如铁

D:长风破浪会有时,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

正确答案:A

解析:“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意思是别说雄关真像铁那样牢不可破。“人间正道是沧桑”比喻革命的道路虽艰难曲折却是正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
第一空,对应“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此处填入“雄关漫道真如铁”恰当。
第二空,对应“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正确道路”,“人间正道是沧桑”填入恰当。
第三空,对应“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长风破浪会有时”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24题

7、【言语理解】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B: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先秦时期我国形成的交融格局;接着指出秦国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然后举例说明从秦汉到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最后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还需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各民族共同铸就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对应A。
“辽阔的疆域”“伟大的精神”均与文段内容无关,“灿烂的文化”并非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B、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45题

8、【言语理解】据报道,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于华北平原正北方。据调查数据和卫星图片分析,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流动沙地从1960年的2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50万亩,平均每年增多10万亩,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比前30年扩展速度增加了一倍多,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逼近京津。
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的频繁是导致浑善达克沙地急剧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迄今为止,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增至700多万亩

C:浑善达克沙地或许是造成京津沙尘暴的影响因素

D: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严重形势直逼京津城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可推出。
B项,由“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可知,原文是“增加”,而不是“增至”。
C项,由“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于华北平原正北方”可推出。
D项,由“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逼近京津”可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9、【言语理解】“云计算”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并且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简单地说,“云”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计算和数据存储,用户只要有一台能访问互联网的普通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进行复杂计算,个人的数据资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放到“云端”进行存储。从硬件上说,“云”就是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可能是高性能的服务器,也可能是连到互联网上的普通电脑,甚至是手机。
根据上述文字,对“云”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云”是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的计算机群

B:离开互联网,“云”的功能将无法实现

C:“云”技术实际上就是互联网技术

D:谁控制了“云”,谁就控制了虚拟世界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从硬件上说,‘云’就是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可知,A项表述不准确,排除。由“‘云’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计算和数据存储”可知,云技术需要依托互联网,但云技术不等于互联网技术,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文段未涉及,且表述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1题

10、【言语理解】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相信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而偏好用凯恩斯主义来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但凯恩斯看得见的手是否真的能战胜经济规律的不可逆转性呢?也许最终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经济规律会让看得见的手不得不做出更大的让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胳膊拧不过大腿

B:近水楼台先得月

C:老虎屁股摸不得

D:落毛凤凰不如鸡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经济规律会让看得见的手不得不做出更大的让步”可知,此处的“看得见的手”指的是宏观调控,句意为宏观调控未必能战胜经济规律。“胳膊拧不过大腿”含有的“弱小敌不过强大”之义恰与此相符,且“胳膊”与“看得见的手”也对应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