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82

发布时间:2022-09-19 16:23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在知情同意方面,由于绝大部分没有专业知识的受试者对基因治疗的原理无法准确理解,因而很难真正完全知晓其所承担的风险。另一个风险是由于很多基因治疗所针对的是严重的遗传疾病,因而通常需要在病人婴儿或儿童时期治疗,但此时是否做基因治疗的知情同意和选择将取决于其父母或监护人。父母或监护人是否有权为病人选择有可能改变其体内部分细胞的基因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共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实现难度

B:基因治疗中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C:基因治疗中医疗风险的特殊性

D: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观念分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为并列式结构,分别介绍了基因治疗中知情同意方面的两个风险。其一是受试者很难真正完全知晓其承担的风险,其二是父母或监护人是否有权为病人选择改变其体内基因,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共识。综合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实现难度,对应A。B、C两项未提到“知情同意”问题,D项的“观念分歧”只对应第二个风险,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8题

2、【言语理解】再卑微的人也有不容他人   的自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猥亵

B:亵渎

C:侵犯

D:干涉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干扰项为C项。“侵犯”是指非法损害别人权益。适用对象多为“权益”,是外界赋予的。而“自尊”是自己的内在感受。“侵犯”用在此处显然不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品牌一词,“品”在前,“牌”在后。这说明要先有“品”,才有“牌”。也就是说,要是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单靠打广告、搞赞助,即使能做出个名牌,也只是________。这方面的教训________。所谓的“品”,不仅指“产品”、“品质”,还包括企业的“品行”,也就是说企业还要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实不符 振聋发聩

B:浮光掠影 屡见不鲜

C:昙花一现 不胜枚举

D:掩耳盗铃 比比皆是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形容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的品牌不会长久发展之意。“名实不符”指名声与实际不相符合。“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D。“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不深刻,多指学习、观察等,形容品牌的发展不恰当,排除B。“昙花一现”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符合题意。将C项代入第二空验证,“不胜枚举”指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与表达“教训”多的语境也契合。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4、【言语理解】一座城市,究竟该有怎样的形象?宽广的道路,直达云霄的高楼,整齐划一的环境,当然都是目之所及的形象。但这些恐怕还不是全部,还有一个由“目之所及”向“心之所及”的扩展。比如城市成员的精神面貌,城市对外来人的包容之心,良好的政治生态,文化的繁荣,民生的保障……如果说“目之所及”是外在的,“心之所及”就是内在的;如果说外在的形象只是表面,内在的形象则是灵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更应注重内在形象的塑造

B:城市发展应遵循由内向外的路线

C:形象是城市对外交流发展的名片

D:民众是城市形象展现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城市的外在形象引出城市的内在形象,并指出“如果说外在的形象只是表面,内在的形象则是灵魂”。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城市的内在形象,A项与此相符。B、C、D三项在文段中均未体现,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绝不要假意装着孩子可以由其他东西替代,就如同绝不要假意装着你没有得到的东西是不值得获取的一样。
你没有得到的东西值不值得获取?

A:不知道

B:值得

C:假装不值得

D:假装值得

正确答案:B

解析:作者说“绝不要假意装着你没有得到的东西是不值得获取的一样”,“绝不要假意”强调肯定,说明没有得到的东西其实是值得获得的。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人体是一个庞大的共生体。人体皮肤表面、口腔、呼吸道、肠道________着大量微生物,它们的数量是人体本身细胞的数十倍,编码的基因是人体基因的100倍。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会有微生物留存的痕迹,而人体的健康会与体内的菌群________。人们将特定环境中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总DNA称为宏基因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寄生 同气连枝

B:依附 表里相依

C:潜伏 如影随形

D:生存 休戚与共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人体是一个庞大的共生体”可知,人体的皮肤表面、口腔等有着大量微生物,它们之间是共生的。“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养分,维持生活。“依附”指附着,依赖,从属。两词均表示自己不劳动而依靠别人生活之意,而文段中的“人体”与“微生物”之间是互利的共生关系,排除A、B。“潜伏”指隐藏,埋伏,与文意无关,排除C。“生存”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休戚与共”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填入形容人体健康和菌群的关系,恰当,且能体现“共生体”这一关系。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

7、【言语理解】以中国文人传统,艺术鉴赏从来讲究私藏和私赏,除去拜师,递藏是习得书画和精进技艺的重要途径。“雅集”就是古代文人常见的聚会形式,尤其北宋李公麟绘画、米芾题记的驸马王诜的“西园雅集”,成为后来历代画家摹绘的母题。雅集主人多为书画大家或文坛领袖,选个合意的日子,将同门好友召集到宅第花园,摆酒吟诗,读书品画。主人手里若是没有几件值得观赏的收藏,怎能应付得来这样的场面?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古文人画士的高雅情趣

B:雅集是书画的主要母题

C:艺术鉴赏的方法与途径

D:艺术鉴赏需要适量藏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古人进行艺术鉴赏讲究私藏和私赏,递藏是精进技艺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知,古人进行艺术鉴赏,藏品必须可少。然后介绍“雅集”这一形式,具体阐述了古人进行艺术鉴赏的方式。最后通过反问,指出如果主人必须有收藏才能组织艺术鉴赏活动。综合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古人的艺术鉴赏活必须有藏品才能进行,只有D项强调了这一点。
A项未提及“艺术鉴赏”,B项“雅集”是举例内容,C项没有提及“藏品”的作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球队的主要队员的平均薪水很高,因为他们代表了这一职业的精华,是每年这一国家成千上万球员中最好的。他们的薪水不能与一般的商人、医生或律师相比,必须与商业巨头、最好的外科医生和主要的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相比。
作者要说明的观点是:

A:球员所需的技术与高薪水的商人、医生和律师所需的相同

B:在市场经济中,任何货物或服务所应付的价格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C:与其他高技术的职业相比,球员的薪水并不过分高

D:寻求最大报酬的球员与商人、医生、律师有着同样的经济上的动机

正确答案:C

解析: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到,作者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说明核心球员的薪水和其他行业的核心人物的薪水比起来,还是少的。题干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就是球员高薪的合理性,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这个意思,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              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是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建立

B:确立

C:形成

D:达成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中“建立”、“确立”可以和“关系”搭配,所以排除CD项。确立是在建立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后面“是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选“建立”更合适,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40.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批判“送去主义”者自诩“丰富”、“大度”的愚昧

B:揭露帝国主义者侵占中国资源的罪行

C:说明中国煤炭资源即使丰富,也会有开采完的一日,所以不能一味“送去”

D:揭示“送去主义”所造成的祸国殃民的严重危害

正确答案:D

解析:此文段的重心是在谈“送去主义”对于未来子孙的危害,而不在于只是批判“送去主义”者的愚昧,所以A项错误。B项中的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文中没有提到。C项中的煤炭资源只是作为论述观点的例证。D项是文段的主旨。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