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很低,唐代就严令禁止商人做官,甚至规定从商者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到了明代,朝廷虽然认同商贾“以通有无”是社会所需,但早期在商人衣冠上依然有着严苛的规定。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从商者日众,这些圈住商贾的条条框框,也渐渐失去了往昔的效力。尽管如此,商人在日常用度上的自由也还是有限的,“吃”成了扬州富商可供选择的为数不多的一个斗富的机会。于是,扬州富商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扬州饮食发展的不同阶段
B:扬州人爱吃重吃的深层原因
C:商人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D:扬州富商奢侈的“吃文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尾句指出“扬州富商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根据话题统一原则,其后的内容应围绕此现象进行展开叙述。D项与此衔接最紧密。
A、B两项为无关信息,C项为本文已出现的信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5题
2、【言语理解】就一个群体而言,发生某种风险的几率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趋向一个常数。层次越高,范围越大、人数越多,这个客观存在的 就越 、越稳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定数 集中
B:变数 显著
C:常数 明显
D:固数 明确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第二句中的指示词“这个”可知,第一空中“客观存在的”应该是前面所说的“常数”,从而使前后保持一致。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3、【言语理解】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和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________的官场沉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本主义
B:沾沾自喜
C:官官相护
D:陈陈相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本主义”指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地凭书本条文或上级指示办事的作风;“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官官相护”指当官的人相互包庇、袒护;“陈陈相因”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变。“沉疴”指长久而严重的病,此处用来修饰“沉疴”,用“陈陈相因”最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1题,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4、【言语理解】
过去几十年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短期看这不失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从长期看只靠引进是不行的,它会使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将我们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为此,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
我国要逐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C:
我国要依靠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D:
我国要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正确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过去几十年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从短期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长期看会使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然后针对上面的问题,以“为此”引出对策,即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由此可知,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对策”的行文结构,对策部分为文段重点,即我国应采取措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A项表述与此一致。
B项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未体现文段关键词“自主创新”,排除。
D项,仅对应依赖外国技术的不利影响,但未体现针对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
5、【言语理解】面对人大代表的依法( ),有些部门的负责人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A:质疑
B:质问
C:质对
D:质询
正确答案:D
解析:质疑:请人解答疑难。质问:质疑问难,正其是非。质询:议员在议会会议期间,就政府的施政方针、行政措施以及其他事项,向政府首脑或高级官员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答复的活动。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质对:对质,对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能走多远,靠的不是双脚,而是________,鸿鹄志在苍宇,燕雀心系檐下;能登多高,靠的不是体魄,而是________,强者愈挫愈勇,弱者逢败弥伤;能看多远,靠的不是双眼,而是________,你装得下世界,世界才会容下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志强弱 胸怀宽窄 志向大小
B:志向大小 意志强弱 胸怀宽窄
C:胸怀宽窄 志向大小 意志强弱
D:志向大小 胸怀宽窄 意志强弱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鸿鹄志在苍宇,燕雀心系檐下”可知,第一句话是在说“志向大小”,排除A、C;
第二空,由“强者愈挫愈勇,弱者逢败弥伤”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强弱”,D项“胸怀宽窄”与此不符,排除D。
第三空,此处填入“胸怀宽窄”与后文“你装得下世界,世界才会容下你”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8题
7、【言语理解】外交问题的最终决策不能过于追随网络民意。________关注网上反映出来的“民意”,________重视互联网反映不出来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民意”,________兼顾国内、国际局势,以外交大局为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要 也要 更要
B:只要 就要 还要
C:既要 还要 又要
D:只要 只要 就要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第一、二空为并列关系,“以外交大局为重”表明第三个句子意思比前面的句子更进一层。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A。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2题
8、【言语理解】我们惊叹于威尼斯舟船往来的水上风貌、赣州古城地下排水设施“福寿沟”的巧夺天工。这些集聚功能性与艺术性,并能够绵延千载的城市风貌,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在城市的规划思路中,深深地镌刻了“人”的考量:如何让人的生活得到最大便利,如何照顾人的物质情感需求。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高置于规划思路的核心位置,既指向柴米油盐的丰沛,也承载弦歌礼乐的厚重,城市才会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
下列选项与上文作者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是:
A:如何让城市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关键在“人”
B: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基础功能,深刻思索城市的文化内涵
C:城市不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精神需求与文化享受
D:城市设计是技术,更是文化与艺术
正确答案:B
解析:
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才会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可知,A项正确。由“如何照顾人的物质情感需求”可知,C项正确。由“这些集聚功能性与艺术性”“既指向柴米油盐的丰沛,也承载弦歌礼乐的厚重”可知,D项正确。文段强调的是城市规划应注重以人为本,并未体现“重新审视城市的基础功能”的意思,B项无中生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5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3题
9、【言语理解】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情况, 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应 答应
B:反映 答应
C:反映 答复
D:反应 答复
正确答案:C
解析:“反应”指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也指事物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一般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也指把情况、意见告诉上级及有关部门。结合题意,可知应选“反映”。“答应”指出声回答,也指允诺、同意。“答复”指口头或书面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由题意可知,此处应选“答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下岗工人将获得7万美元补偿,这相当于普通蓝领工人两年的税后年薪。仅靠这笔钱,在美元疲软、物价上涨的时代并不能________,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枕无忧
B:一劳永逸
C:丰衣足食
D:为所欲为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中的“不能________,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可知,填入词语应与“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构成反对关系对应,表达满足长期生活需求的含义。“高枕无忧”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为所欲为”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明显不合文意,排除D。与“高枕无忧”“丰衣足食”相比,“一劳永逸”表达的长期性与文段更契合。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