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的市场参与者,都被抛进不断更新的陌生空间中。市场的交易主体、交易行为、交易制度和交易商品,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尤其是考虑到经济生活信息化和网络化,市场经济的陌生关系就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面对的是陌生关系
B: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信息不断更新
C:市场经济生活变得越来越信息化网络化
D:市场经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化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参与者处于陌生空间中;后两句论述受市场交易变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中人们将面对更复杂的陌生关系对此加以论证。由此可知,“市场经济”“陌生关系”应为文段论述的重点。A项与此相符。
B、C两项均属于使陌生关系更复杂的因素;D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使陌生关系更复杂,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复杂。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没有人再怀疑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史无前例的成就中,新的危机却悄悄萌发了。美国思想家梭罗曾说过:“我们热切地挖掘了大西洋隧道,期望新旧大陆更为密切地接近,实际上传来的最新消息不过是阿德莱亲王打了个哈欠。”危险正是在这里。
这段文字中所说的“危险”是指:
A:信息太多,传播太快,会造成人们预想不到的危机
B:信息过剩会降低信息的质量,影响双方密切的接近
C: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无法判断某些信息之间的本质区别
D:剩余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可能湮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美国思想家梭罗的话中“阿德莱亲王打了个哈欠”这样的信息之于“期待新旧大陆更为密切地接近”这样的期望而言是没有价值的,由此可知,“危险”在文段中指的便是剩余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可能湮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据报载,英国有调查机构曾以《世界上谁最快乐》为题做过一次调查,统计数字显示,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以下四种人:刚发表长篇小说的作家;刚生下小孩的女人;刚顺利做完一个大手术的医生;玩沙子堆砌成功的小孩。
以上几种人之所以最快乐的原因在于:
A:从事创造性劳动并经过努力获得了成功
B:快乐与否在于自我感受,不是取决于物质条件
C: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在兴趣之中
D: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能获得快乐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四种人的共同特点在于:从事创造性劳动,并且都取得了成功。故本题选A。B项的“自我感受”、C项的“兴趣”以及D项的“有志者”在文中均没有体现。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弥漫,这可怕的景象绝不是________,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不认真解决水害、沙害,土地资源流失与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弊病,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想。大自然的警告,足以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空穴来风 振聋发聩
B:耸人听闻 警钟长鸣
C:虚张声势 当头棒喝
D:危言耸听 醍醐灌顶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填入词语与“活生生的现实”相对,应含有虚构或夸大的意思。“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与句意相悖,排除A。“虚张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不能用来形容“可怕的景象”,排除C。
第二空,“警钟长鸣”意为时刻保持警惕,“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与“警告”的语境相对应,“警钟长鸣”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5、【言语理解】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这段话意在说明:
A:极微小的事情可能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B:量变引起质变
C:因小失大是大忌
D:多米诺骨牌效应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说的是丢失了一个钉子使得一个国家灭亡的故事。说明微小的事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A项与此意相符,当选。
B项量变到质变强调的是积累,排除;C项因小失大指为了很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形容得不偿失,与文段不符,排除;D项多米诺骨牌效应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不能体现亡国的严重后果,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5题
6、【言语理解】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7、【言语理解】纠风工作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抓好抓实,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纠建并举的预防机制、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着眼治本的创新机制,不断铲除源头上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和条件。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是:
A:纠风工作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B:纠风工作要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
C:纠风工作要依靠广大群众参与监督
D:纠风工作要从源头治理,做到长治久安
正确答案:A
解析:复述题要概括得精炼全面,前面的“构建各种机制”对应“多管齐下”,“铲除源头上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和条件”对应“标本兼治”。只有A是最精炼全面的。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只要有合适的渠道,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国公众目前的环保参与程度还很低,原因不是公众环保意识淡漠,而是缺乏参与渠道。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良性的公众参与不仅能弥补政府力量之不足,还能大大提高公众对政府政策的认同度,更能提升国民的公共道德素质。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公众参与环保的驱动力大
B:中国公众目前环保参与程度不高
C: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作用明显
D:目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不畅通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共三句话,第一句首先表明只要有合适的渠道,公众在环保问题上就能释放出巨大的力量;第二句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即公众“缺乏参与渠道”;第三句说明公众的良性参与会产生什么作用,意在说明的还是公众参与渠道的重要性。故整个文段都是围绕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展开。四个选项中与之相符的只有D,故为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开学第一课”,本质是“课”,是所有教学的一部分,而课程创新也属于学校的教育事务,因此,在进行“开学第一课”时,各地宜充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特色,由全体教师参与进行课程设计论证,并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年的“开学第一课”也不必回避相同的主题,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任务本就不同,关键在于要给同样的主题注入新的内涵。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不能脱离课的本质开展“开学第一课”
B:“开学第一课”应由老师、学生、家长三方主体共同设计完成
C:“开学第一课”与课程创新要同步
D:“开学第一课”不应拘于形,而应重于实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开学第一课”是教学的一部分,课程创新也是学校的教育事务,然后以“因此”引出在开展“开学第一课”时需要结合学校特点,充分听取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接着通过“也”提出每年“开学第一课”不必拘泥于不同的主题形式,关键在于同样的主题中传递新的内涵。综合而言,结合学校特点、不回避相同的主题均体现出课程不应过于关注形式,而应有与现实接轨的新的内涵,D项正确。A项为文段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的“三方主体共同设计完成”与文段表述不符,且只涉及对策的一方面,排除。C项侧重“开学第一课”和课程创新的同步性,而文段强调的是“开学第一课”要注意和学校特点相结合,不用非强调不同的主题,而要传递新的内涵,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10、【言语理解】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________,历来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________和思想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南 增进
B:途径 进步
C:方法 积累
D:工具 变革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阅读文段,无法判断哪个词语填入最恰当,暂不做选择。
第二空,对应“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此处所填词语应能表达发展变化之意,填入“变革”最能与之对应。“增进”“积累”侧重强调量的增加,不含发展变化之意;一般说“知识使人进步”,但不能说“知识进步”,排除A、B、C。
第一空填入“工具”也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