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运动员:兴奋剂
A:合同:毁约
B:医生:误诊
C:山寨:制假
D:裁判:黑哨
正确答案:D
解析: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违反了比赛的规则。
A项,不遵守合同的表现叫做毁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医生误诊是工作失误,而不是违规行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山寨代指造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裁判吹黑哨,违反了比赛的规则,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0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5题
2、【判断推理】教授:副教授:讲师
A:开除:记过:警告
B:刑法:民法:道德
C:商务手机:智能手机:4G手机
D:发动机:内燃机:电动机
正确答案:A
解析:教授、副教授、讲师是并列关系,三者的级别逐渐降低。
A项,开除、记过、警告是并列关系,三者的处罚严重程度逐渐降低,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刑法和民法都是法律,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道德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商务手机、智能手机、4G手机两两互为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内燃机和电动机都是发动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88题
3、【判断推理】知觉防御,是指个体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它使人比较容易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对与满足个体需要无关的事物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觉防御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C: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正确答案:A
解析: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容易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对与满足个体需要无关的事物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A项,诗句表现了一种道德取向,不涉及具体的感官,不属于知觉防御。
B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体现了只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符合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
C项,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体现了只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符合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
D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体现了只观察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符合知觉防御的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4、【判断推理】牛角:梳子
A:钢板:矿石
B:玉米:汽油
C:空气:氧气
D:鸡蛋:香油
正确答案:B
解析:牛角可以制成梳子。
A项,钢板并非矿石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玉米可以制成汽油,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空气中含有氧气,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鸡蛋并非香油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5、【判断推理】党员:干部:青年
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学反应
B:芦苇:吊兰:鸢尾
C:处长:教授:博士
D:检察官:检察长:检察员
正确答案:C
解析:党员、干部和青年三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
A项,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属于种属关系。
B项,属于并列关系。
C项,处长、教授和博士三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
D项,检察长和检察员都属于检察官,属于种属关系。
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防火墙:隔离网
A:暖气片:电热毯
B:手表:罗盘
C:存储器:计算器
D:孔明灯:节能灯
正确答案:A
解析:防火墙和隔离网都有隔离作用。
A项,暖气片和电热毯都有加热作用,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手表用来显示时间,罗盘用来指示方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存储器是用来存储,计算器是用来计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孔明灯在古代有军事用途,节能灯是一种环保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7、【判断推理】条件性承诺指在社会活动中,一方对另一方做出附带条件的承诺。
下列属于条件性承诺的是:
A:小琴考上了重点高中,老爸奖励她到国外旅游一周
B:某公司老总答应给考核优秀员工每人每月加薪200元
C:陈某对女儿说:“老妈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你报考研究生。”
D:小雨为自己立规,不减肥5斤,就拒绝参加朋友聚会
正确答案:B
解析:条件性承诺的定义要点:①一方对另一方;②附带条件的承诺。
A项,小琴的父亲奖励她到国外旅游一周,并非承诺,不符合要点②。
B项,公司老总对考核优秀员工承诺每人每月加薪200元,符合定义。
C项,一如既往地支持,并没有附带条件,不符合要点②。
D项,“小雨为自己立规”,是小雨对自己的承诺,不涉及一方对另一方,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4题
8、【判断推理】举证责任的价值,主要是指诉讼中的原告、被告或第三人所承担的举证责任对胜诉和败诉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举证责任没有价值
B:举证责任主要由原告、被告或第三人承担
C:举证责任的价值在于可以让原告胜诉
D:举证责任主要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承担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原告、被告或第三人所承担的举证责任”可知B项正确,D项错误;A项属于无关项;根据“对胜诉和败诉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可知C项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白驹过隙:秒表
A:恩重如山:天平
B:一线希望:皮尺
C:一言九鼎:弹簧秤
D:风驰电掣:测速仪
正确答案:D
解析:白驹过隙形容时间飞逝,秒表是测时间的仪器。
A项,恩重如山形容恩情很深,与天平不存在对应关系。
B项,一线希望形容希望较小,皮尺是测量工具,不存在对应关系。
C项,一言九鼎说明重信用,与弹簧秤不存在对应关系。
D项,风驰电掣形容速度快,测速仪是测速度的仪器,和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6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1题
10、【判断推理】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该种植物或周围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化感作用的是:
A:在人参上喷洒的农药被土壤吸收后,会杀死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
B:胡桃树的叶、皮会释放葡萄糖代胡桃醌从而杀死胡桃树下的植物
C:桉树树叶中分泌出来的酚类物质被雨水冲刷下来后对附近亚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黑麦残株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羟基肟酸,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
正确答案:A
解析:化感作用的定义要点:①植物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②对该种植物或周围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作用。A项农药不是植物释放的,不符合要点①;其余三项均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