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502

发布时间:2022-10-13 5:11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社会适老化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且老年人口规模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但我国城乡住宅普遍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大部分老旧小区未安装电梯和设置无障碍坡道。此外,大多数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遭遇了许多不便。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社会“不适老”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在此段之前最可能讲的是:

A: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是解决老年人生活不便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B: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适老化成为当下的社会热词

C:要转变认知观念,提升全社会的适老化意识

D: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适老化改造的力度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社会适老化改造已非常紧迫,接着指出我国老龄化持续增长,但适老化建设十分滞后,并通过“此外”引出的智能手机应用给老年人带来不便的例子,说明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与社会不适老的矛盾已很突出。文段主要强调了当前社会适老化建设滞后,需要尽快进行适老化改造。故此段之前的内容应引出适老化的话题,B项指出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适老化成为当下的社会热词,作为背景话题介绍,恰当。
A项,强调适老化改造的意义,应放在文段之后讲述,排除。
C项,“转变认知观念”和“提升适老化意识”是具体措施,应放在文段之后讲述,排除。
D项,“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和“加大力度”是适老化改造要注意的事项,应放在文段之后讲述,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①因火焰的热量而变成气体
②因此,烛芯就显得尤为重要
③变成气体的蜡则可以在火焰中燃烧
④液体的蜡会堆积在里面,并在烛芯中向上移动
⑤点燃烛芯后,蜡烛的上部会因受热面熔化成碗状
⑥蜡烛一般是由石蜡制成,但直接用火很难点燃固体蜡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②④①③

B:⑥⑤④①③②

C:⑥②⑤④①③

D:⑥②⑤①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首句为⑥,首先辨析⑥后应该是②还是⑤。⑥说的是直接用火很难点燃固体蜡。②中含有因果关系词“因此”,指出烛芯尤为重要。⑤说的是点燃烛芯之后的情况。由此可知,⑥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前后紧密相连,而⑤中的“点燃烛芯”显然要跟在②之后。由此可排除A、B。
对比C、D两项,判断④应放在①③之前还是之后,④介绍的“液体蜡”状态,①③论述的是“气体蜡”状态。由常识可知,蜡在燃烧过程中先变成液体,然后再因为热量变成气体,因此①③应在④之后,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在还剩下6分钟的时候,陆地上开始闪现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时,一切大局已定。
上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地球的历史很漫长

B: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历史很长

C: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时间很晚

D:地球上有了生命才大局已定

正确答案:C

解析:在60分钟的时间内,生命的历史是从第45分钟开始,到第58分钟定格,这一切都说明生命出现的时间相当晚。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为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也同样成为我们划分阶段的依据。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C:同一个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前两句为“同时”连接的并列结构,说明的是把人类的进程划分不同阶段的依据。最后一句为主旨句,说的是同一发展阶段或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作用,B项是末句的同义转述。
A项,文段说的是有“类似的需要”,而不是“同样的需要”,且缺少“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这一前提,排除;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同一进程的人类”,C项“同一个种族的成员”与其不符,排除;D项“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的表述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5题,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9题

5、【言语理解】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非意味着宣传愚昧和迷信、抹杀人的主体性,________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自负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可以使人类________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________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且 无法 进一步

B:而是 难以 况且

C:却是 不能 并且

D:而是 不至于 进而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并非(不是)……而是……”为固定搭配,排除A、C。
第三空,“况且”多用于补充说明前文,“进而”表结果。“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是一种结果,此处应填“进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1)上帝此刻或许________了这个小生命,在马志恭被丢弃在乱石岗的第二天,一位老农意外发现了他。
(2)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农村电影市场日渐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垂青 萎靡

B:青睐 萎缩

C:垂青 萎缩

D:青睐 萎靡

正确答案:C

解析:(1)句,“垂青”表示重视,为敬辞,多用于长辈或上级;“青睐”意为喜爱或重视。此处对象为“上帝”,选“垂青”更恰当,且受到命运、上帝的垂青为习惯表述,排除B、D。(2)句,“萎靡”常用来形容精神不振,此处形容市场的减小,应用“萎缩”。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7、【言语理解】要写出________的文字、写出时代的壮阔和生活的丰富,更需要阅历,更需要思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动人心弦

B:石破天惊

C:惊天动地

D:动人心迹

正确答案:A

解析:空缺处的词语修饰“文字”,可首先排除表示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的“石破天惊”和表示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的“惊天动地”。“心迹”指心里的真实想法,“心弦”即指心,常表示受感动能起共鸣。代入空缺处可知“动人心弦”正确,即写出能感动人、引起共鸣的文字。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8、【言语理解】

刘慈欣这十年创作的每一篇科幻作品我都拜读过,他屡屡将目光投向贫瘠的大西北,写西北山村如何遭遇银河帝国拆迁队,一名身患癌症的教师、一群孩子、一个村庄、一个星球的命运、在群星闪烁的宇宙之下,如何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乡村教师》);写无数大肥皂泡裹带湿润空气以及两代人的梦想,进入内陆,从而调节西北干旱的气候(《圆圆的肥皂泡》)……

上述文字中所举的例子,是为了反驳下列哪项关于刘慈欣科幻作品的观点?

A:

不过是幻想的文字,并不接地气

B:

过于理性,很难使读者产生共鸣

C:

充满硬朗气质,缺乏对个人情感的描述

D:

注重宏大背景的描述,缺乏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

正确答案:A

解析:

结合《乡村教师》中描述的“贫瘠的大西北”“身患癌症的教师”“一群孩子、一个村庄”,以及《圆圆的肥皂泡》中“进入内陆,从而调节西北干旱的气候”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刘慈欣的作品是立足大西北这一现实基础,发挥想象力写就的文章,即反驳的是刘慈欣科幻作品只是想象、不立足现实的观点。A项与此相符。

B项,所举例子没有突出刘慈欣作品感性的一面,不能反驳“过于理性”的观点,排除。

C、D两项,“对个人情感的描写”“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仅对应《乡村教师》这一个例子的内容,不能与另一个例子相对应,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9题

9、【言语理解】传统村落需要保护,是________的吗?不是,反而需要充分的理由,尤其是对各利益相关方而言。传统村落保护的重大意义,凸显在中华民族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上,但现实中保护的责任或________却由具体的人来承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言自明 代价

B:自然而然 义务

C:毋庸赘述 使命

D:

理直气壮 后果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不是,反而……”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需要充分的理由”构成反义关系,表达不需要说明之意。“自然而然”侧重发生的自然,排除B。“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不符合文意,排除D。
第二空,由“或”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责任”构成并举关系。“使命”多指重大的责任,与“责任”语义重复,不能构成并举关系,排除C。“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能与“责任”构成并举关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17题

10、【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持续升温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越调越高的畸高房价让“房地产泡沫”一词一直为大家所热议。

B:不管载人深潜对深海潜水器硬件和软件的挑战都非常巨大,技术人员仍克服了难关,顺利自主设计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

C:这一服装品牌发展到今天,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离设计者追求艺术的原始初衷越来越远。

D: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将“不管”改为“尽管”。C项中“原始初衷”语义重复,“初衷”本身含有原来的意思,故应删除“原始”。D项否定失当,“未尝不是一种不好的生活方式”应改为“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