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玉石:雕琢:玉器
A:蚕丝:织造:丝绸
B:粮食:酿造:美酒
C:生铁:冶炼:钢材
D:蚊香:点燃:烟雾
正确答案:A
解析:玉石经过雕琢可以成为玉器,仅发生了物理变化。
A项,蚕丝经过织造可以成为丝绸,也是仅发生了物理变化。
B项,粮食经过酿造可以成为美酒,但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项,生铁经过冶炼可以成为钢材,但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项,蚊香点燃后会生成烟雾,不是加工关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69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70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9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6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0题,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3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3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3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2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0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2、【判断推理】B国最大的发电厂近日决定暂缓其清洁能源改造计划,除非该国政府决定对此项目给予长期资助。因为如果缺乏政府在此项目上的长期资助的话,由于使用清洁能源运营成本高,将使该发电厂陷入破产的危机。而B国政府清楚地知道,如果给予发电企业长期资金的支持,该国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门就必须在清洁能源改造方面具备制定有效政策的能力。国际社会据此推测说,目前B国的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部门在清洁能源改造方面已经具备了制定有效政策的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就可以合理地推出上述结论?
A:B国最大的发电厂将会暂缓其清洁能源改造计划
B:B国政府将会给清洁能源改造计划提供长期资助
C:B国政府将会开始蒙受更多的损失
D:B国最大的发电厂与使用非清洁能源的发电企业相比竞争力不足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为:①该国政府长期资助←不会暂缓其清洁能源改造计划;②缺乏政府长期资助→该发电厂陷入破产危机;③政府长期资助→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门在清洁能源改造方面具备制定有效政策的能力。
①和③可以构成连锁推理,即④不会暂缓其清洁能源改造计划→该国政府长期资助→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门在清洁能源改造方面具备制定有效政策的能力。
A项,指出B国最大的发电厂将会暂缓其清洁能源改造计划,否定④的前件,无法进行有效推理,因此该项不是所要寻找的假设前提。
B项,指出B国政府将提供长期资助,根据④肯定前件可以推出肯定后件,即“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门在清洁能源改造方面具备制定有效政策的能力”,则题干结论能够必然成立,因此该项是所要寻找的假设前提。
C项,指出B国政府将会开始蒙受更多损失,无法使题干结论必然成立,该项不是所要寻找的假设前提。
D项,指出B国最大的发电厂与其他使用非清洁能源的发电企业相比竞争力不足,无法使题干结论必然成立,该项不是所要寻找的假设前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9题
3、【判断推理】井底蛙:三脚猫:智慧
A:笑面虎:变色龙:真诚
B:千里马:孺子牛:可靠
C:替罪羊:铁公鸡:坚强
D:地头蛇:纸老虎:勇敢
正确答案:A
解析:井底蛙和三脚猫均体现了缺乏智慧。
A项,笑面虎多指笑里藏刀的人;变色龙比喻善于伪装的人。两者均体现了不够真诚。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千里马比喻人才;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两者与可靠没有明显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铁公鸡形容生活中小气,吝啬,一毛不拔的人。两者与坚强没有明显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地头蛇指在当地横行霸道、欺压民众的坏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两者与勇敢没有明显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5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4、【判断推理】隐性就业指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处于相关部门就业统计范围之外的工作状态。
下列不属于隐性就业的是:
A:颜某辞去工作后,一边带孩子一边经营一家奶粉网店
B:某教授受多家培训学校之邀,在工作之余常去指导授课
C:小陈离开公司后专门为电商店铺提供平台搭建和维护服务
D:酷爱写作的小王,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家报社的自由撰稿人
正确答案:B
解析:隐性就业定义的关键信息: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
A项,辞去工作经营网店,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符合定义,排除。
B项,该教授是有固定职业的,其在相关部门就业统计范围之内,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离开公司后为电商店铺提供服务,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符合定义,排除。
D项,大学毕业后成了自由撰稿人,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8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5题
5、【判断推理】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以来,广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约占当年高校毕业生的1%-2%。以2008年为例,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1.2%,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20%-30%。由此看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更具有创业才能。
以下哪一项正确,最能对上述结论构成质疑?
A:中国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较少,创业环境不佳
B:中国高校毕业生的绝对数量比西方发达国家多
C: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比中国大学生高
D: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更喜欢挑战自我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应届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所占比例的对比”得出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更具有创业才能”。
A项,说明中国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所占比例少是另有他因,但不一定能削弱结论。
B项,比例与绝对数量无关,是无关项。
C项,有无创业才能应看创业成功率而非创业人数所占的比例,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并非更具有创业才能,直接削弱论点。
D项,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喜欢挑战自我也与题干论证无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6、【判断推理】青霉素:细菌
A:伪劣产品:信誉
B:维生素:营养
C:国策:人口
D:经济措施:危机
正确答案:D
解析:用青霉素消除细菌。
A项,伪劣产品会降低信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维生素是有营养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国策可以解决人口问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用经济措施消除危机,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
暴雨:冰雹:天灾
A:
汽车:滑梯:玩具
B:
归纳:总结:逻辑
C:
舞蹈:歌剧:戏剧
D:
没收:罚款:处罚
正确答案:D
解析:
暴雨和冰雹是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天灾。
A项,汽车不是玩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逻辑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逻辑包括归纳逻辑,总结不属于逻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舞蹈不属于戏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没收和罚款是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处罚,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
8、【判断推理】剧场效应:指由于个体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引发其他成员效仿而导致集体秩序失衡,整体利益受损的现象。
下列属于剧场效应的是:
A:小明参加了一个高价辅导班,小芳的家长知道后,给她报了一个更贵的,他们觉得如果不上,小芳的成绩就可能比不上小明了
B:电商平台在小长假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其中的个别商家玩起了先提价、后打折的把戏,严重影响了平台的整体信誉
C:近年来汽车销售大战愈演愈烈,几大厂商最初是在电视台、报纸打广告,后来演变成高价请明星代言,成本投入越来越高,利润却越来越低
D:考虑到仙霞路上有大型活动,小王选择了平时不大走的春光路上班,没想到由于大家不约而同地走这条路,导致春光路严重堵塞,仙霞路反而畅通无阻
正确答案:C
解析:剧场效应的定义要点:①个体成员追求利益最大化;②引起其他成员效仿;③集体秩序失衡,整体利益受损。
A项,小芳家长效仿小明报高价辅导班,但并未体现其整体利益受损,不符合要点③。
B项,个别商家玩起了先提价、后打折的把戏,并未体现引起其他成员效仿,不符合要点②。
C项,汽车厂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始打广告,后来高价请明星代言,最后导致集体秩序失衡,整体利益受损,符合定义。
D项,大家不约而同地走春光路,并非效仿小王,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9题
9、【判断推理】法国某公园准备“聘请”一批乌鸦作为“保洁员”。但部分人也对这些“乌鸦保洁员”能否起到作用表示怀疑。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部分人的怀疑的是:
A:“乌鸦保洁员”可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导致公园游客剧增,从而产生更多的垃圾
B:据调查,为了目睹“乌鸦保洁员”如何拾捡垃圾,大部分游客有故意乱扔大量垃圾的倾向
C:哪怕是经过训练的乌鸦,也依然保留着乱衔树枝、小石头的本能,而且饲养乌鸦本身也会产生垃圾
D:经实验,受训的“乌鸦保洁员”每天只能拾捡极其有限的重量轻、体积小的垃圾,对公园的保洁作用几乎为零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部分人对“乌鸦保洁员”能否起到作用表示怀疑。
A项,虽然产生了更多的垃圾,但并不能证明“乌鸦保洁员”不能清理这些垃圾,不能支持。
B项,虽然游客会故意乱扔垃圾,但并不能证明“乌鸦保洁员”不能清理这些垃圾,不能支持。
C项,虽然乌鸦有乱衔树枝、小石头的本能,饲养乌鸦也会产生垃圾,但并不能证明乌鸦不能起到保洁作用,不能支持。
D项,直接指出“乌鸦保洁员”对公园的保洁作用几乎为零,说明“乌鸦保洁员”确实起不到作用,有力地支持了这部分人的怀疑。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
10、【判断推理】围湖造田:饮鸩止渴
A:卧薪尝胆:学以致用
B:忍辱偷生:削足适履
C:兢兢业业:刻苦奋进
D: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成语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且“围湖”是为了“造田”,“饮鸩”是为了“止渴”。
A项,学以致用并不是并列结构的成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忍辱偷生和削足适履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且“忍辱”是为了“偷生”,“削足”是为了“适履”,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兢兢”与“业业”不存在目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山穷”与“水尽”不存在目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