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402

发布时间:2022-09-23 17:41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阳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___了自己的生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种 证明

B:经历 重现

C:存在 超越

D:同类 延续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从常识来看,植物标本代表的只能是这类植物,不能代表它在地球上的“经历”,排除B。
第二空,“证明”与“生命”不搭配,排除A。植物标本“超越了自己的生命”的说法也欠妥,排除C。“它们虽然远离了阳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表示作为标本的植物已经没有了生命,故说它们在科学的殿堂中“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2、【言语理解】就在“古典音乐注定是一种小众艺术”成为一种基本共识时,这个艺术门类的门槛却被新技术撬动了。之前,古典音乐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吸引新受众而不得,技术却展现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有适当的机会,人们其实渴望了解古典音乐。
以这段文字作为开头,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论述什么?

A:古典音乐的新魅力

B:古典音乐的受众群体

C:新技术促进古典音乐传播的方式

D:新技术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提到古典艺术的门槛被新技术撬动了,技术展现了吸引新受众的另一种可能性。由此可知,“新技术”对古典艺术的影响应为文章的论述主题,下文内容应与此相关,据此排除未提到“新技术”的A、B。D项为文段已有内容,排除。C项的“方式”是对末句“另一种可能性”的具体说明,故C项承接上文话题最贴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青藏高原的原始生态环境在全球占有特殊的地位,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有的植物被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高寒、干旱、原始和极其脆弱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
以下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青藏高原的植物十分脆弱,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

B:高寒、干旱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C: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

D: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虽然原始,但抗破坏能力很弱

正确答案:D

解析:从文段中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有的植物被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可知,D正确,A错误,文中提到的“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指的是“生态环境”,而植物是可以被恢复的,只是需要的时间较长。选项B、C文段中没有提到。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解释国家兴衰是许多学科________的学术好奇心所在,经济学家更是________地发展出各种理论框架,期冀破解经济增长之谜。激励学者们把中国这个经历了由盛至衰的历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是以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命名的所谓“李约瑟之谜”。这个谜题尝试回答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________于其他文明,而近现代中国不再具有这样的领先地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绝 孜孜矻矻 迥然不同

B:旷日持久 孜孜不倦 遥遥领先

C:亘古不变 皓首穷经 名列前茅

D:持之以恒 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三空,由“而近现代中国不再具有这样的领先地位”可知,所填词语是说古代中国科技水平领先。“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明显不同,不符合文意,排除A。“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排在前面,本身已经包含了名次排在其他对象之前的意思,后不能再接比较对象“其他文明”,排除C。“一枝独秀”比喻人或事物超群出众,特别优异,常表述为某物、某人一枝独秀,一般不与“于”搭配,排除D。“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超越同类的人或事物,符合文意。
验证剩余两空:“旷日持久”形容耗费时日,也可以指持续时间长,用在文段中,指解释国家兴衰是许多学科长久的好奇心所在,合理;“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用在句中,指经济学家不知疲倦地发展出各种理论框架,也就是经济学家一直很乐于解释国家兴衰的问题,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

5、【言语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已表现出种类多、地域范围广、蔓延速度快、危害程度重等特征。基于近十年的野外调查、标本鉴定以及文献统计,初步估计中国有860余种归化植物,其中369种被认定为入侵性植物,在全国各省(区、市)均有发现。目前,在我国已建立的1500余个自然保护区中,除少数位于远偏之地,其他或多或少都能调查到外来入侵植物,覆盖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原甚至城市居民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

A:严峻形势

B:形成原因

C:长期影响

D: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表现出种类多、地域范围广、蔓延速度快、危害程度重等特征;接着用近十年的野外调查的数据进一步说明外来入侵物种问题态势的严峻。A项的“严峻形势”与文意相符。
B项“形成原因”、D项“变化趋势”文段没有提及,C项“长期影响”是危害程度重的一种体现。三项均不能体现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核心,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92题,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6、【言语理解】坚持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科技的两轮驱动,不断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产业类别正在进行数字化高新科技的改造,如数字电影、3D、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等;另一方面,以数字化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正在迅速创造、诞生和风靡,如动漫、网游、数字音乐、网络视频、手机增值业务等。忽视数字高新科技的高端平台建设,缺乏高科技引导的创新创意,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为什么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以下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忽视高新科技高端平台建设,缺乏高科技引导的创新创意,必将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B: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是创新的前提

C:传统的文化产业正在进行数字化高新科技的改造,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应了这一现实要求

D:以数字化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因此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是必然选择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忽视数字高新科技的高端平台建设,缺乏高科技引导的创新创意,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可知,A项解说恰当。由“传统的文化产业类别正在进行数字化高新科技的改造”可知“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应了这一现实要求”,C项也是原因之一。由“以数字化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正在迅速创造、诞生和风靡”可知,这也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原因,D项正确。
B项“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是创新的前提”这一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且由常识可知,并非只有文化和科技结合才能创新。B项解说不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5题

7、【言语理解】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关于“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中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B: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丧失

C:两宋之际,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部沿海

D:中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中“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知C项中的“南部沿海”说法不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①众所周知,社会期望一旦提高,如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一般是绝不可能下降而总是不断上升的
②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财富分配这边
③当然,解决的思路必须立足于两个方面,即社会期望和财富分配
④如何逐步提高社会公正感,成为当前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⑤从社会期望方面入手的解决思路极为有限,甚至是徒劳的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①⑤②

正确答案:D

解析:③总括提出“社会期望”和“财富分配”两个方面,①、⑤阐述的是“社会期望”,②阐述的是“财富分配”,故③应排在①、⑤、②之前,与此相符的只有D,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9、【言语理解】创新就像踢足球,即使是最出色的球员也会痛失进球机会,其射门被挡出的概率大大高于进球的概率。关键在于得分最多者正是那些射门次数最多的球员,而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是如此。创新者与普通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每一个人都有想法,但创新者会自觉地钻研他的想法,并不懈努力直到证明想法切实可行或不可行。许多被普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在创新者眼里却是极具可能性的。“也许创造性思维只不过意味着能够意识到按常规方法办事也并非一成不变。”语言权威人士鲁道夫·弗莱切写到。这解释了我们在看到看似简单但却使我们生活更方便的发明时——比如塑料垃圾袋和带轮箱子——的反应:“怎么过去就没有人想到这办法呢?”
文章引用鲁道夫·弗莱切的话是因为:

A:鲁道夫·弗莱切是研究人类创造力最有名的专家

B:强调有创造力的人经常探索做事的新方法

C:作者熟悉鲁道夫·弗莱切的观点

D:这个引语对前述信息添加了一个新观点

正确答案:B

解析:依通常逻辑,文段引用其他人的话都是为其主旨或主题服务的。文段的主旨意在讨论创新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即许多被普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在创新者眼里却是极具可能性的,创新者会自觉地钻研他的想法,并不懈努力直到证明想法切实可行或不可行。鲁道夫·弗莱切的话恰印证了这一观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10、【言语理解】“公知”和“大V”这类群体中很有一些人,在舆论场分外活跃,以意见领袖的________指点江山,抛出的论调看似________,但惯用套路无非是拼接事实、断章取义、玩弄双标“三板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份 正确

B:姿态 独到

C:态度 完美

D:模样 高明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但”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惯用套路”构成反义关系,表与众不同之意。“正确”“完美”“高明”均不含有与众不同之意,排除A、C、D。
验证第一空,“以……的姿态”为常见用法。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