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402

发布时间:2022-09-23 17:15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在是否戒烟的问题上,总有些不算明智的人。除非他们戒烟成功,否则就不得不为其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老李已有20年的烟龄,但他很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由此,可以推出:

A:老李请亲朋好友严格监督自己戒烟

B:老李若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成功戒烟

C:老李戒烟不能成功,因为他总是做不明智的选择

D:如果老李身体不好,一定是吸烟造成的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不为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戒烟成功;②老李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A项,题干未涉及老李请朋友监督自己戒烟,无法推出。
B项,老李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肯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可以肯定后件,即老李必须戒烟成功,可以推出。
C项,题干中未涉及不明智选择和戒烟不成功之间的关系,无法推出。
D项,身体不好⇒吸烟,与题干信息无关,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2、【判断推理】抽样调查:抽样原则

A:调查问卷:征求意见

B:人物访谈:访谈内容

C:设备操作:操作规程

D:数学模型:建模软件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抽样原则进行抽样调查。
A项,调查问卷是征求意见的手段,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访谈内容是人物访谈的内容,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根据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数学建模和建模软件是工具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3、【判断推理】某招考职位规定:凡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参加过支教活动的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均有资格报考该职位。张华是北京某名牌大学英语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却没有资格报考该职位。
由此一定可以推出的是:

A:张华没有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B:张华没有参加过支教活动

C:如果张华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那么他没有参加过支教活动

D:如果张华参加过支教活动,那么他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推理方式:通过英语专业八级且参加过支教活动且是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有资格报考该职位。张华是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却没有资格报考该职位,否定后件必然推出否定的前件,则张华没有通过英语专业八级或没有参加过支教活动。
A项,由题干信息无法推出张华是否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B项,由题干信息无法推出张华是否参加过支教活动。
C项,根据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如果有两个选言肢,否定其中一个,则必然肯定另外一个,可以推出。
D项,根据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如果有两个选言肢,否定其中一个,则必然肯定另外一个,选项与此矛盾,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4、【判断推理】电器:空调:塑料

A:服装:上衣:皮革

B:住房:车库:水泥

C:橱柜:衣柜:木料

D:电话:电线:电波

正确答案:A

解析:空调是一种电器,塑料是空调的一种材料。
A项,上衣是一种服装,皮革是上衣的一种材料,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车库和住房为并列关系,水泥是建造车库和住房的材料,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橱柜和衣柜都属于家具,木料是橱柜和衣柜的一种材料,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电话通过电线中的电波实现通话,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3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7题

5、【判断推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指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潜力并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系列管理方法。
下列不属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是:

A:办公室的小蔡要求调到市场部,负责组织一个市场调研项目

B:矿工小王上班的第一天就被主管领导安排下井锻炼

C:某企业对处于职业中期的员工采用轮换岗位方式让其保持对职业的新鲜感

D:小赵到某公司一年后,被公司委派去欧洲考察

正确答案:A

解析: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主体是组织。
A项,小蔡自己提出的要求,而非组织实施的,不符合定义。
B项,被主管领导安排下井锻炼,是由组织实施的管理方法,符合定义。
C项,对处于职业中期的员工采用轮换岗位的方式,是由组织实施的管理方法,符合定义。
D项,被公司委派去欧洲考察,是由组织实施的管理方法,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4题

6、【判断推理】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在一定情况下极有可能发展为由本企业承担,而迄今尚未完全肯定,需通过将来不确定的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的负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企业行为可能产生或有负债的是:

A:准备接收即将获得的侵权赔偿金

B:为已出售的商品提供质量保证书

C:为即将签订的合同约定洽谈日期

D:准备支付事先约定的合同违约金

正确答案:B

解析:或有负债的定义要点: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②一定情况下可能发展成为本企业的负债;③迄今尚未完全肯定。
A项,准备接受即将获得的侵权赔偿金,赔偿金并非负债,且即将获得是确定的情况,并非尚未完全肯定,不符合要点②③。
B项,为已出售的商品提供质量保证书,是基于过去的交易,且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发展成为本企业的负债,而商品是否会出现质量问题是迄今尚未完全肯定的情况,符合全部定义要点。
C项,为即将签订的合同约定洽谈日期,即合同尚未签订,并非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不符合要点①。
D项,准备支付事先约定的合同违约金,即已经是确定的情况,并未尚未完全肯定,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63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54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63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54题

7、【判断推理】酸奶:奶酪

A:木头:桌子

B:豆浆:豆腐

C:干冰:冰块

D:土壤:沙尘

正确答案:B

解析:酸奶和奶酪是并列关系,都是奶制品。
A项,木头是制作桌子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豆浆和豆腐是并列关系,且都是豆制品,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干冰是二氧化碳,和冰块无关,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土壤是沙尘的来源之一,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陈述中不包含国家秘密的是:

A:王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一些文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B:法院在审判时的法定程序

C:李某所在单位规定其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

D:张某所在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是不允许公开的

正确答案:B

解析:国家秘密的定义要点:①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②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A项,国家机关中的一些文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属于国家秘密。
B项,法院审判的法定程序是众所周知的,并非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不符合要点②。
C项,单位规定李某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体现了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属于国家秘密。
D项,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不允许公开,体现了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属于国家秘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9、【判断推理】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同学暗中捐款相助。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他询问了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
(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
(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
(4)甲和乙都没有捐;
(5)丙和丁都没有捐。
实际上,这五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

A:丙捐了

B:丁捐了

C:甲捐了

D:乙捐了

正确答案:D

解析:(1)和(4)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假的”可知,(2)(3)(5)都为真。由(5)为真可知丙和丁没有捐,即否定了(2)和(3)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甲没捐而乙捐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9题

10、【判断推理】三个好朋友“五一”节准备外出游玩,他们对出行方式的态度如下:王某要坐车,什么车都可以;李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公交车;张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出租车。如果他们根据自己的态度,对以下意见表示自己的看法:不坐车;坐公交车,坐出租车。
根据以上资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成立的?

A:有一个人同意全部意见

B:每个意见至少有两个人同意

C:王某和李某都同意坐公交车

D:张某同意不坐车和坐出租车

正确答案:A

解析:可以将题干内容归纳如下:王:坐公交车或坐出租车;李:不坐车或者坐公交车;张:不坐车或者坐出租车。
由此可见,同意不坐车的是李张,同意坐公交车的是王李,同意坐出租车的是王张。即每个意见有两个人同意。B、C、D三项都是可能的,只有A项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