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雨水:干旱
A:阳光:潮湿
B:雾霾:寒冷
C:飓风:灾害
D:冰雹:农田
正确答案:A
解析:雨水可以缓解干旱,且结果是积极的。
A项,阳光可以驱除潮湿,且结果是积极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雾霾并不能缓解寒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飓风是一种灾害,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冰雹会使农田受损,但结果并不是积极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2、【判断推理】电视机:液晶电视机
A:冬天:冰雪
B:收音机:收录机
C:
冰箱:空调
D:汽车:卡车
正确答案:D
解析:液晶电视机是电视机的一种,卡车是汽车的一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一般消毒用的酒精浓度为70%~75%,此浓度的酒精渗透性最好,杀毒效果也最好,浓度更高的话,反而达不到消毒作用。因此,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不一定越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即使浓度低于60%,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
B:酒精通过渗透进入病原体并破坏其完整性,以达到杀毒效果
C: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造成皮肤脱水
D:浓度为95%的酒精可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酒精渗透的保护壳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不一定越好。
A项,指出浓度低于60%的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即较低浓度的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但并不能说明高浓度酒精的消毒效果是否好,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酒精可以杀毒的原理,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皮肤,造成皮肤脱水,但并不能说明高浓度酒精的消毒效果是否好,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浓度为95%的酒精可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酒精渗透的保护壳,直接说明高浓度的酒精消毒效果并不好,有力地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81题
4、【判断推理】冰:水
A:木:炭
B:桑田:沧海
C:犬:獒
D:火:灰
正确答案:A
解析:冰经过一定变化(加热)后会化成水。
A项,木经过一定变化后会变成炭,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桑田泛指田畴,沧海指大海,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很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獒是犬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灰是物质被火烧过后的产物,不是火变成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
5、【判断推理】老陈和小吴比赛下象棋。根据规则,比赛共三场,每场胜者积2分,败者扣1分,平局则双方积分不变化,三场比赛结束后,老陈的积分为3分,小吴的积分为0分。
由此可知:
A:没有平局
B:老陈三场均获胜
C:小吴最多败一场
D:老陈至少败两场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三场比赛老陈共得3分,且比赛共三场,每场胜者积2分,败者扣1分,平局则双方积分不变化。因此老陈肯定胜两场,负一场,才可能积3分;对应的小吴负两场,胜一场,积0分。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6、【判断推理】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只包含倒摄抑制?
A:头部受伤后,无法回忆之前发生的事情
B:背课文时发现中间段落往往是最难记住的
C:学习英文字母后,学过的拼音字母会读错
D:一天中,人们一般在早晨和夜晚的记忆效果最佳
正确答案:C
解析:倒摄抑制定义的关键信息: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的内容有干扰作用。
A项,由于头部受伤而“无法回忆之前发生的事情”,并未体现后学习的内容与先学习的内容之间的干扰作用,不涉及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排除。
B项,“中间段落往往是最难记住的”说明开头和最后都比中间段落更容易记住,即先学习的内容和后学习的内容都对中间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干扰作用,其中既包含前摄抑制又包含倒摄抑制,排除。
C项,后学习的英文字母对先学习的拼音字母有干扰作用,只包含倒摄抑制,正确。
D项,“记忆效果最佳”体现不出先学后学之间的影响,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花椒:麻
A:月亮:圆
B:饮料:冷
C:火焰:热
D:水泥:硬
正确答案:C
解析:麻是花椒的固有特征。
A项中圆不是月亮的固有特征,它有时也会是缺,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中冷不是饮料的固有特征,它有时也会是热或常温,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中热是火焰的固有特征,和题干关系一致。
D项中硬不是水泥的固有特征,它未晒干之前也会是软的,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9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4题
8、【判断推理】弹簧秤:千克:质量
A:温度计:摄氏度:温度
B:直尺:平方米:面积
C:表:光年:时间
D:考试:分数:成绩
正确答案:A
解析:弹簧秤可以测量质量,千克是质量的单位。
A项,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和题干关系一致。
B项,直尺可以测量长度,但平方米是面积的单位,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表可以测量时间,但光年是距离单位,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考试不可以测量成绩,分数也不是成绩的单位,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9、【判断推理】老王对老李说:“除非你在今天之内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否则我们法庭上见。”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不同?
A:只有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老王才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B:如果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C:如果老李今天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就会将他告上法庭
D:如果老王没有将老李告上法庭,那么老李在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方式:不支付货款→法庭上见。
A项,不会将他告上法庭→支付货款,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含义相同。
B项,支付货款→不会将他告上法庭,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含义不同。
C项,不支付货款→法庭上见,和题干推理一致,含义相同。
D项,不会将他告上法庭→支付货款,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含义相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1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10、【判断推理】文物:出土:鉴定
A:乌龙茶:封装:销售
B:投影仪:切换:播放
C:温度计:显示:测量
D:降落伞:加速:着陆
正确答案:A
解析:出土文物、鉴定文物均为动宾结构的短语,且先出土,后鉴定,二者存在顺承关系。
A项,封装乌龙茶、销售乌龙茶均为动宾结构的短语,且先封装,后销售,二者存在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切换、播放不能与投影仪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用投影仪可以切换、播放影像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显示、测量不能与温度计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用温度计可以测量并显示温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加速、着陆不能与降落伞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用降落伞可以避免加速着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8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